<p class="ql-block"> 春末夏初的五月,踏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在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温暖、明媚的季节里</span>,5月8日,迎来贵州省乡村名师黄霞、彭贞杰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有望谟县教育局教研室段太文、黄德双教研员、名师工作团队成员及我校全体数学组教师,相聚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体验数学魅力,同课放光彩,异构显新章教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交流,促进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艺术,更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成长之路。</p> 致辞环节 <p class="ql-block"> 办公室许斌主任致辞:天空是鸿鹄的目标,大海是航船的目标,果实是花朵的目标,闪光的锦绣前程是您我共同为教育所设计的宏伟目标,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携起手来,撷取智慧的精华,付诸劳动的艰辛,共同把教育教学的汗水连缀成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美丽珍珠。</p><p class="ql-block"> 你们放下手头紧张的工作,未曾擦干辛劳的汗水来到甘莱校区,与我们共谋教育良策,共铸教育辉煌。你们的到来,让我们体会到你们对教育工作的无比关心与支持,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有了努力工作的信心和进步的力量,你们的到来必将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全体师生、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p> 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罗泽民老师的这节课以教材为本,按教材的编写思路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孩子们操作、观察、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其中“猜谜语" “猜气球”等游戏环节设计,让孩子明白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件,原来可以这么有趣。通过摆小棒贯穿整堂课,放手让学生动手,深入浅出,不仅讲授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还大量的举例验证说明余数要比除数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确实感觉到平均分物体时,余数存在的客观性和产生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还知道了为什么比除数小,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p> 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年轻的苏钦望老师以6颗草莓平均分入手,分的过程出现: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和7颗草莓平均分后有剩余两种情况,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整节课苏教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以"抱团游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生大胆参与、积极思考,对问题进行猜测验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span></p> 第三节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韦宏信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设计,从游戏引入,层层深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他亲切、大方的教态让孩子们踊跃、开心地互动,瞧,孩子们动手画一画,寻找有顺序的规律。</p> 第四节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是陈益美老师执教,教法娴熟,很有亲和力,也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她先让孩子们猜猜小猪佩奇和保罗乔治的顺序规律,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抓关键信息,让孩子多动口描述规律,再运用所学知识,让孩子们通过练习、PK等教学环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p> 第五节 <p class="ql-block"> 班丰盛老师准备充分,教具、学具制作精美,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作为单位来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动手操作中,对于选择用正方形作单位的优越性有深刻的认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动态形象直观课件让学生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利用希沃白板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了能力,本节课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学得轻松。</p> 第六节 <p class="ql-block"> 方正老师灵活使用教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实物、多媒体课件白板的演示,使学生真正了解认识了面积,语言亲切,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触摸,辨认,借助学具摸一摸、涂一涂、摆一摆来进一步感知理解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认识了常见的面积单位,并通过知识点的冲突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常见面积单位的大小,<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使课堂趣味化、生活化。</span></p> <p class="ql-block"> 授课中“ 同” 中见“ 异”,“ 异” 中求“ 同”,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思,不同的教学风格,演绎着同一个教学内容,精湛的教学技能,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准确精炼的讲解,优雅的教态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有效地和学生进行互动,自然流畅的课堂节奏,彰显个性风采,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真正感受到“ 精品课” 的魅力,为观课的老师们搭建高质量的研讨平台。</p> 交流座谈会说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六位上课教师从他们的设计理念与流程方面、就上课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进行了说课,并进行了反思、查找了不足之处。</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评课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授课老师进行点评,虽然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交流盛会。</p> 专业指导 <p class="ql-block"> 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研室主任、现教育工会主席、名师工作室顾问任利、</span>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段太文作教育教学活动全面的总结,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聚合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数学教学问题,帮助老师们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引发教师思维碰撞,以具体事例做说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求得专业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p> 总结发言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我校韦杰校长对贵州省黄霞、彭贞杰乡村名师工作室成员、教研室领导等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介绍我校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没有理由陶醉,更没有理由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把过去的成绩当做新的起点,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用新的思想境界、新的目标追求、新的精神面貌、新的行为表现,开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谱写甘莱校区的新乐章!</p> <p class="ql-block"> 研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停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为老师们专业化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与,探索出了一套集思广益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与探索下,定会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图文编辑:黄经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9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