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总是写不完

少年老陈

<p>图片</p><p>妈妈的故事</p><p>常常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的人生尚有来处。父母的努力,让我们的大家庭仍有一堵挡风的围墙。都说尽孝要及时,&nbsp;&nbsp;我也想做点什么能让父母 感到幸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过几天母亲节,想找找妈妈的照片,或者是母女留影 来发个朋友圈以示孝顺,可是太少,以至于不够一个九宫格。倒是我和女儿的很多</p><p>很多。唉……我就是那个只有瓜怜子的瓜,没有子怜瓜的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就回爸妈家找找吧。进门习惯地问老爸:”妈呢“,”睡了“ 。轻轻推门到卧室,微微吃了一惊:床上被子下小小的一团,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孩那么大!再仔细看看:确实是妈妈,她侧曲着,细细的胳膊露在外面,手指关节肿大,肩胛骨一高一低凸起,满头白发下一张小小的千沟万壑的脸,嘴微微张着像要诉说什么……我从没如此仔细地端详过妈妈,也不知道她何时这么”小“了,我突然眼酸咽哽,掩门而出——我刚强的妈妈,现在 需要我们呵护了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妈妈原来是高大丰满的,从她自己的讲述中,在我们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个傲娇女神:从小被外公宠爱着,乳名就叫酒坛儿,大名玫文,字 瑰华。1936年出生的女性上了六年级,虽然是半耕半读只有三年半,可老是被派作小老师,写的字也被其他学生当作”印板儿“,外公过年给别人家写春联,有时处理公事都是带着她的。后来很多事都证明:妈妈把她所学的知识发挥到了极致,富养了自己,家庭,后代,甚至惠及乡里。她有了孩子以后还能上卫校,学中医,学习新法接生……。村里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妈妈手里受到洗礼,村民们的一些小毛病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过年时,我家也会收到诸如花生呀筒子面呀等贵重礼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特别感谢妈妈的是,在我们出生成长的年代,她把贫穷和辛酸都挡在了身后,没有给我们心里留下太多的苦难。现在想起来:白天,我家的院子是充满阳光的,柴垛整整齐齐,场子干干净净,最不一般的是我家还有一个小花园,十样锦,夜来香,美人蕉 ……更稀有的是:弟弟八岁时走了将近百里的山路带回一株玫瑰花,是因为妈妈会喜欢,全家人会快乐。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妈妈做着针线,我们围坐在她身边,有的做作业有的给她帮些小忙。就在那时候我们知道了山伯访友,罗成破阵,宝黛初会等。妈妈最爱讲的是杨门女将,她很得意自己是杨门之后,经常炫耀:嗯哟,我们杨家烧火丫头都能挂帅!所以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五郎六郎等形象特别鲜活。现在还能清晰的背完“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大郎死,二郎亡,三郎战死在疆场……等歌谣。”有时也教我们唱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等是那么动人。我们村其他的孩子只会唱学习雷锋和学大寨的歌,妈妈又让我们牛了一把。常常是在我们又笑又唱惊动了书呆子老爸,一声”好嫌人呀“中扫兴结束。妈妈就嘴里咕叨着“臭老九,”仍然是连一个鸡蛋都要留着等他回来吃。一年每人三双鞋两套衣服被妈妈轻松搞定。就是这样在灾荒年代,我们在阳光,花儿,歌声,笑声中养成了爱花,爱读书,乐观的面对艰难生活的好习惯!</p><p>&nbsp;&nbsp;在我的印象中,家里有很多难事儿,都是妈妈解决的,爸爸遇事只会紧锁眉头哼几声。特别是调皮捣蛋的二哥,小时候老是招人到家里“卧槽”,有老妇人,有小男孩,还有妇联主任的儿子他也敢惹……那些人开始气哄哄地来,妈妈好吃好喝的招待几天,亲亲热热的聊几天,后来他们都高高兴兴的走了,我家又多了几门亲戚。</p><p>&nbsp;&nbsp;&nbsp;&nbsp;&nbsp;妈妈的骄傲还在老辈们的笑谈里,老书记说:你妈那时多屌啊,我去主持分粮,你家没工分,停了秤杆,她对我们说,你们别小量人,老娘明儿生三个儿子,一个当保管一个当会计一个当队长,看哪个停我秤杆!后来我妈真的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当了会计,一个科级干部,一个县级干部。老队长至今也津津乐道:有一次搭田坎,几个人包一组,我家没男劳力,都不和我妈一组,队长安排不下去了,我妈袖子一撸,裤腿一卷,一个人一组,说,好令人子,挑花绣朵我都会,还怕搭田坎?那语气那架势,干出的活让所有人都服气!当时的余粮户说我家只知道红口白牙的吃,有很多的排挤,妈妈就这样用杨门女将的霸气和精神胜利法把苦难踩在脚下,闯过了蹉跎岁月的风风雨雨。</p><p>&nbsp;&nbsp;&nbsp;&nbsp;妈妈在我面前也是骄傲的:前几年她七十多岁了,有次我一起去给她办存款,忘了带身份证。业务员对我说:”你回去取,老年人慢。“我妈说:”嗯哟,她还不及我“。利落地打开门跳下台阶,飞快地走了。又一次送她回家,反复地要求帮她背包,她不干,一直不撒手。遇到一大姐,惊奇地说:”婶儿,那么大一个包,您咋不让妹妹背呀?“她又是不屑地说:”嗯哟,她还不及我。“又一阵得意的笑。有很多时候要帮她做点事,她总说我不及她而作罢。我在不服气的同时也乐得偷懒,一直享受着她的偏爱。到现在她还在给我钱花,替我操心甚至流泪。 </p><p>&nbsp;&nbsp;&nbsp;&nbsp;&nbsp;近几年来,妈妈走路渐渐慢下来了,我们走着走着就要停下来等等她,重点的东西我们提,好多事情是我们做,好多时候都是我们嘱咐她要怎么怎么的。有次开玩笑说:”妈,现在总不及我了吧“?她依然强调:你还是不及我,从小要是听了我的话,你不止这个样儿,看,你啥事不是照我的话上来了?我立刻无语。妈妈那时候的话就重重地敲击我的心房,她最经典的我没听的三句话是:莫刁嘴儿,啥都要吃,不然以后身体不好啥也做不了。好好读书,自己挣钱,吃一口轻松饭儿。莫偷懒,啥都要学着做,气力是有去有来的。我的老妈,这个最爱我的人,她就是预言家,哲学家:她早在几十年前就对我灌输了健康第一,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先进理念:我刁嘴,个子矮小,一直身体不好,一事无成。我没好好读书,只能当工人后又下岗,家庭煮妇这口饭轻松吗?我偷懒:身懒’,好多该做的不愿做,该会的不会做。心懒,毁了梦想,我的大学梦,教师梦一一破灭,没有活出自己该有的样子。所以我想呼吁所有的女儿,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她一生丰富的阅历,练就的智慧,说的就是真理!不听就是会后悔!听了就能少走好多弯路!</p><p>&nbsp;&nbsp;&nbsp;&nbsp;&nbsp;也庆幸自己学到了好多妈妈的优点;热情,大方,公道,乐观;坚强,一贯善良,怜贫扶弱……。她的言行已如涓涓溪流沁润着她的后代。现在我妈妈已是八十多岁了,四世同堂,一提起我们这家,都说,这一家子都是好人!这也是对我妈妈的最高褒奖。我虽不及她还是要学她,重复着她的话,教育着我的女儿,经营着我的家庭。</p><p>&nbsp;&nbsp;&nbsp;&nbsp;&nbsp;妈妈养育了我们几十年,我们可能只照顾她几年几个月,她给我们留下的物质的精神的养料永远充实我们的生活。我们又能给她多少呢?我的女儿又能从我这儿汲取到什么呢?我永远不及她!</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