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节

二道绿房间

<p class="ql-block">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最初是全国学联倡议推行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p> <p class="ql-block">  核心内容是: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关爱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p><p class="ql-block">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p> <p class="ql-block">  选择“5•25”是为了便于记忆,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团中央和教育部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年的心理健康节,全国各大、中学校都会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管理自我、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节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关注心理健康,促进</span>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努力促使每一个学生都阳光成长,快乐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