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大:活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李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倾听、对话、感悟、重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定县人大常委会利用身边红色资源为学习教育注入源头活水,回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引导人大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干部职工前往县委党校重温入党誓词、瞻仰特别支部纪念碑、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前往尖山铺参观战斗遗址,开展现场教学。引导人大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窦小军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将党员的荣耀、责任和使命牢牢铭记在心中。铿锵的誓词,让党员们热血沸腾,<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字一句,神圣而豪迈,铮铮誓言,体现了党员同志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坚定了入党使命,奋斗初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有序瞻仰“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和“红军长征”纪念碑。了解纪念碑的由来和红军长征过武定的历史。全体干部职工近距离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倾听红色精神,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既净化心灵,又激发斗志。</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全体干部紧随讲解员的脚步,仔细听取讲解员的讲解,详细阅读廉政教育材料,认真观看反腐案件图片和警示教育影视短片,真真切切地受到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警示教育。</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西进部队途经武定县,在行军至县城东南方约5公里的尖山铺一带,与敌保安一旅陇生文部队发生遭遇战,战斗中打退敌人5次进攻,共毙敌人100余人。尖山铺战斗中,边纵西进部队3团团长李承华等11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0余名战士受伤。战斗结束后,英勇牺牲的李承华团长被简葬于小山脑村旁,后被村民移葬于张家小山。1952年,麦岔乡农民协会把李承华墓迁至黄土坡村,并树立墓碑。1955年3月,武定县人民政府建立烈士陵园,将李承华墓迁入烈士陵园,并加立了墓碑,使其成为武定县烈士陵园唯一的双碑墓。 </p><p class="ql-block"> 尖山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西进部队在武定县境内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p><p class="ql-block"> 武定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祁朝发同志为人大干部精彩讲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边纵”西进部队尖山铺战斗……</span>当年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纪念的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形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钢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教育着我们,激励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一路沐浴历史光辉,一路寻根溯源,一路深学细悟。这是人大干部学好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课”的有力举措。一个英雄人物就是一座航标,一个行为就是一次境界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和风细雨润心田。身边的红色资源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进一步坚定了人大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激励着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奋进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span></p>

武定县

教育

党史

尖山

人大

干部

讲解员

纪念碑

学习

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