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 记课题组成员参观杨枧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青青校树

<p class="ql-block">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上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全社会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p> <p class="ql-block">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中小学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种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通过讲故事,演讲,研学旅行,参观访问,社团活动,志愿者行动着力培养我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基本会做家务,会做手工,会服务班集体。</p> <p class="ql-block">  为使我校学生进一步从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今年初夏,在课题负责人陈华鹏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劳动教育课题组成员一行驱车来到城郊杨枧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7日下午放学后,细雨霏霏,气候宜人,我们骑行出城区,一股泥土的芬芳便扑面而来,走进杨枧小学,满眼都是绿的,苍翠的松柏,高大的樟树,掩映着校园建筑,低矮的雨针树和蓬勃的绿化带衬托着红色塑胶跑道,整个校园既肃穆又雅致。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畦畦,一垄垄,种着各种蔬菜瓜果,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在即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整个劳动基地占地约有600平方米,分成四大块若干小块,分别由二至六年级各班划分为劳动阵地。那醒目的牌子似乎承载着一种责任,又或是喻示着一种快乐,一份收获!</p> <p class="ql-block">  看,四年级学生种的玉米长势喜人,它们已从地膜里探出头来节节升高,宽大的叶子在雨中随风摇曳,旁边搭着瓜架呈交叉状的是黄瓜,秧苗正顺着瓜架向上攀爬,大点的已开了小花,远处种的是豆角,藤蔓已顺着瓜架长一人多高了,那嫩绿的叶子一簇簇,一丛丛,其间隐约可看到新生的豆角。</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学生的劳动基地里刚拔掉大蒜和小葱,又种上了生菜,边上还种着花生,其余地里都种着大豆,长势也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的劳动基地里可丰富了,各种时令蔬菜应有尽有,黄瓜、豆角、辣椒、茄子、蕃茄,大多已挂果,有的已成盘中餐了,我们顺手摘了几条黄瓜就地吃起来,那味道鲜、嫩、脆,比菜市场里买的好吃多了。</p> <p class="ql-block">  二三年级的学生也不落后,瞧,他们种出的大蒜和辣椒已成了学校食堂里必不可少的佐料和配菜。</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走看,看看走,时而指指点点,时而俯身细瞧,时而交头评论,时而笑逐颜开,啧啧称赞学生的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  琴亭镇中心小学校长肖水林笑着对我们说:“杨枧小学充分利用校园内土地资源,建设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躬身践行,以劳带劳,不仅向学生传授了劳动知识,使学生掌握了劳动技能,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尊重劳动者,爱惜粮食。今后,学生的营养中餐,蔬菜基本能自给自足而且吃得放心。”他还说准备拓展阵地,要在校园四周种上果树和花草,让校园内四季瓜果飘香,让每位学生有劳动机会,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美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课题负责人陈华鹏校长听了肖校长的介绍后,频频点头,不时询问有关创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拟定在城厢小学校园内规划创建更大更有新意的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  拍摄着绿油油的菜园,抚摸着丰硕的果实,想象着餐桌上的美味,再看着置放在菜地边的水桶,铁锹,锄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老师带着学生在地里掘土,锄草,施肥,摘菜的画面,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幸福的笑容,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p> <p class="ql-block">撰稿:郭国华</p><p class="ql-block">审核:陈华鹏</p>

劳动

学生

实践

基地

教育

瓜架

陈华鹏

时而

课题组

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