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妈妈

胡兰

<h3>一,幸福的一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怎样才是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我认为,一个女人能有一个厮守到老的爱人,能有一群健康的孩子,能保全一个完整的家庭,她就应该是成功的幸福的。这样看,我的妈妈就是一个成功并幸福的女人!</h3> <h3>现在,妈妈走了,带着她诸多的眷恋,离开了这个她深爱着的世界。</h3> <h3>九十一岁的她,在无病无痛之中,静悄悄的终止了呼吸,合上了她美丽的双眼。握着她逐渐冰冷的双手,俯下身细看她的脸:平静安祥,没有苦痛,但眼角似乎有泪光。我想,那应该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h3> <h3>妈妈这一生,平凡而简单,没有轰轰烈烈的作为,却也圆融完满。所以,有诸多个无须修饰就很美丽的字眼儿,可以评价妈妈这一生。首先,我想老妈最认可的两个字应该是:幸福!</h3> <h3>然后是如意顺遂…</h3> <h3>单纯正直…</h3> <h3>尚新进取…</h3> <h3>无私奉献…</h3> <h3>美丽优雅…</h3> <h3>活跃快乐…</h3> <h3>当然,她也富有!她拥有一个令她骄傲的家庭。家族的开枝散叶繁衍兴旺,让老妈的内心充实富有,她美好的品质也永远无声地庇护恩泽着她的子孙后代。 </h3> <h3>她养育的四个儿女簇拥着她的生命,叠加着她的幸福和快乐,延续她此生未竟的追求……</h3> <h3>纵观老妈这一生,应该是少有缺憾的……她以自己的勤勉努力忍耐与付出,成就了整个家庭,也获得了终生的幸福!</h3> <h3>二,难忘美好快乐的过往</h3> <h3>这是我的姥姥。一个干净利落永远叼着大烟袋的老妇人。妈妈出生在长春本地一个富足的商人家里。家中据说当时拥有许多套房产,有好几个大院落,所以也算一个富家小姐吧! 不过老妈是很新潮的,当新世界来临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和家庭出现了分野,头也不回地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她理想的追求。</h3> <h3>参加革命工作后,她认识了我爸爸。当时做共青团工作的爸爸,帅气阳光真诚活跃,这些都深深感染了她。他们相爱了。</h3> <h3>他们的爱情有了结晶。我是他们第一个孩子。他们给了我一个英雄的名字:胡兰。</h3> <h3>这是爸爸当年的日记,这个名字给予我的生命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印迹。</h3> <h3>接着有了老二莎莎。这名字也应该是当时国家与和苏联交好的缘故吧?!</h3> <h3>接下来有了三丫英英。她生在困难时期,吃不饱的她整天哭咧咧滴。</h3> <h3>四年中生了三个丫头,可以想见妈妈当时有多难!</h3> <h3>弟弟是捡回来的。妈妈说那时三个孩子己不堪重负,当发现又怀孕了,拎着盆去医院,去做人工流产。幸好没有床位回来了。于是我有了弟弟。妈妈有了儿子!</h3> <h3>在新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的家是鲜花盛开的地方!</h3> <h3>当时家里仅有的家具都是组织配给的。只有我们四个宝贝,属于父母。</h3> <h3>据说妈妈年轻时很温柔贤惠,勤劳持家。爸爸工作忙,几乎不着家。她一边工作,一边看护一群子女,还要帮爸爸照顾来长春上学做工的弟弟妹妹。她为家庭耗尽了青春年华。</h3> <h3>其实,妈妈更钟意自己的工作。这辈子事业上没能有所作为,是她永远的心结。</h3> <h3>这是早年妈妈工作过的吉林日报摄影美术组的同仁。李玉朴,王纪栋,矫玉璋,姚述平,孙文铎,蒋谷峰,李华,戈沙,邓平,李可明……因为我经常和妈妈一起去值班,所以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叔叔阿姨的名字。这些人许多后来大都成为省内的名家大咖,妈妈也为曾经与他们为伍而骄傲,不过同时也为自己的默默无为所黯然……</h3> <h3>这是后来的吉林日报美术组。组长大鼻子戈沙是中俄混血,凭借这张脸后来频频被电影厂邀请客串角色。他的拿手好戏是板画。同样以板画著名的是蒋谷峰。记得他和组内李玉朴都是摘帽右派。他为人和善做事低调,不知反右的大棒怎么会轮到了他?!李玉朴是爸爸的同学好友。早年和爸爸一起在东北大学学绘画。他被打成右派的原因也许是他画了太多的人体?!其实他的油画真的很棒,记得妈妈说过,解放初期,每逢重大时刻,都是由他来画毛主席的肖像呢!妈妈那时乐善好施,尽管自家不富裕,也经常省下布票粮票接济别人。李叔的家也是妈妈的主要救济对象。</h3> <h3>邓平叔叔我的印象很深。艺术气质的他行为举止与众不同,在爸爸的日记里看到,有人说他像“阿飞”!其实我觉得他只是太儒雅太温柔,用现在的话说,有一点点“娘”而己……孙文铎叔叔当年还单身,妈妈好心把漂亮的小姑姑介绍给他认识,可惜小姑嫌人土气,长得黑,怎知如今人家可是山水画大师,画作论尺卖的勒!🤩当今赫赫有名的林百石,那时候还是刚入职的艺术学院大学生,而妈妈,做为美术组中唯一的女性,才是混在这群专业人士当中真正的职场小白!</h3> <h3>没有读过大学,沒有经受过专业培训,妈妈做事很辛苦。她只能跑跑通联,做些办公室琐碎杂事。但夹在这些大咖当中,每天耳濡目染,她始终心中有自己的梦想。她偷偷的自己学画画,去读摄影学习班,他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门技能,从而摆脱为人作嫁的命运……</h3> <h3>当年报社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成了妈妈练手的对象。在孩子们幼稚的眼中,我的妈妈,真厉害!挎着照相机给孩子们拍照的那一刻,妈妈获得了成就感!</h3> <h3>老妈从新中国的建立走进新世界,这一生她相信共产党,始终不渝地跟着党走,追求进步和光明。她经历了各种运动,她以自己单纯朴素的感情参与其中,从进步青年到革命老同志,最后离休回家,成为彻头彻尾的赤色老太太……</h3> <h3>老妈那一代人,由于时代的缘故,大多曾一度迷失了自我。到了晚年,老妈才真正关注了自身。</h3> <h3>三、老妈的晚年时光</h3> <h3>自从老爸在深圳过世之后,老妈毅然选择进养老院生活。一晃,已经十几年了。说起来老妈当时也真是够潮够开明,自行做主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福利院的生活,他十分的习惯和满意。他也自豪自己的选择,他认为,自己能够独立的生活,给子女减轻负担,是她这个年纪的老人能为孩子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因此他从来也没有后悔过晚年住进福利院。相反的,他十分庆幸自己能够住进舒服的福利院,尽享社会大爱。</h3> <h3>老妈这辈子有两个爱好始终不变,首先是喜欢画画。</h3> <h3>退休后,她最中意纸上涂鸦!这是老妈在深圳的时候,举办的有生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个人画展。老爸亲自给她写了序,鼓励她创作的热情。开展当天弟弟和弟媳带着孩子还一起来助阵。<br></h3> <h3>报纸上还发了消息!</h3> <h3>绘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也使曾经情绪一度失控的老妈,渐渐的安静下来。 重新找回内心的自己,在绘画当中他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找回了自信。她学会了仔细审视身边的美丽,这样,老妈获得一个全新的幸福的晚年。<br></h3> <h3>这是老妈晚年的作品。在老人院,大家非常支持她的爱好,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画坊,并把钥匙交给老妈管理。所以老妈又开始重操旧业,开始临摹一些人物画了。<br></h3> <h3>看到退休后的我也开始学画,老妈很高兴!</h3> <h3>九十岁的老妈见到了多年前的老同事。他们都已经是省内著名的画家了!</h3> <h3>九零后老妈再执画笔!</h3> <h3>美女!</h3> <h3>老妈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喝酒。</h3> <h3>女婿是她最可心的陪酒先生。</h3> <h3>另一个陪酒先生夫妻二人,专门带着螃蟹好酒来给老太过生日。</h3> <h3>参加我们闺蜜们的酒会,也是老太太的最爱。</h3> <h3>和儿子媳妇儿同框是老妈的念想!</h3> <h3>最疼的小棉袄给她修脚最舒坦!</h3> <h3>过节数红包也是老妈的最爱!</h3> <h3>我与老妈永远貌合神离……</h3> <h3>修理她是我的长项……</h3> <h3>现在老妈去天国了。梦里总是有她!</h3> <h3>想她吗?真的好想!尽管曾经我们嫌她烦她怨恨她,但她走了,她的样子却永远留在我心深处,越来越清晰……</h3> <h3>爱你,妈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