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初夏

晓凡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到华中地区旅游,那里初春就已经是春暖花开、满目青翠,在天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景观中浸染一月之余,回嘉后,突然很想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西北风光,看看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在许久未去的祁连山里发发呆…</p> <p class="ql-block">  寻得一个晴天,我与老伴自驾,从嘉峪关出发,先向西走G312、S302,再向南转S219,进入祁连山。</p> <p class="ql-block">  初夏的戈壁,晴空万里。行驶40公里左右,我们先来到大红泉水库。只见碧水与长天一色,美的不可方物。</p> <p class="ql-block">  大红泉水库是一座半挖半填注水式水库,大坝总长为2950米,最大坝高12.8米,总库容为350万立方米。它由白杨河引流而来,主要为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供水。</p> <p class="ql-block">  距水库8公里处的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祁连山国家公园。一路上,群山逶迤,气势雄伟;雪山、草甸、经幡、羊群、土房构成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卷。越往山里走,积雪越多,在阳光的照耀下,雪山泛着晶莹的白光,呈现出无以伦比的壮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祁连山阻止了腾格里、巴丹吉林、库木塔格三大沙漠南侵,哺育了大西北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维系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保护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路遇一名红衣牧羊人放着一群羊</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山深处的牧民之家,条件还是很艰苦的</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路,应该是牧民自己趟出来的路</p> <p class="ql-block">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戈壁上搭建的简陋居住方式。就是在路附近找个比较高的地方,向下挖约1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平米,再用土坯或石头垒起约1米多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搭上树枝后用草叶、泥巴盖顶。</p><p class="ql-block"> 这个地窝子是五六十年代,公路养路工因养护道路长(十几公里),经常无法返回道班驻地,只能临时居住在用树枝、草席、甘草搭建的“地窝子”里。其实我们的父母一代,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做为第一代创业者也曾经住过地窝子和干打垒的简陋房子,想想老一辈他们才是真的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发现一只可爱的土拨鼠</p> <p class="ql-block">  躺在祁连山草甸上发呆,不由想起了6年前的这个季节,我们跟随户外俱乐部到张掖附近的祁连山徒步。由于那里海拔低,气候要比这里暖和。这个季节山里的马兰花和狼毒花都开了,大片草甸都绿了,祁连山呈现出多彩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山里的牧民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见到我们非常友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山里的牧民门前,他们正在剪羊毛</p> <p class="ql-block">  好怀念那个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