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石干娘”的习俗

十砚堂

<p class="ql-block">在鲁、豫、皖地区的民间,认干亲的保育求吉习俗古来有之,十分盛行,经久不衰。所谓“认干亲”,就是俗称的认干爹、干娘。时至今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认干亲虽然有所减温,但是依然存在。 在风风雨雨的自然界,人是非常渺小的,有的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有更多担心,惟恐养不活;有的孩子出生在朔日和望日(初一、十五),或者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这些节日,家里老人担心孩子八字命硬,一定要寻觅干亲共同护佑,以求吉祥长寿,平安成长。认干亲的习俗较为普遍,各个地域不尽相同。干父母,既包括和自己家里关系不错的长辈,也包括故去的历史名人,传说中的神仙,甚至有些地区拜认某些动植物乃至无生命物为干父母,甚至打场的石磙也成了带有“灵气”的物件。石磙,又称碌碡,是农民用来打场用的工具,过去,几乎每个麦场上都有。可以用牲口拉,也可以用机械拉,一般用于小麦、谷子等农作物,使粮食脱离穗子。这石磙就跟土地一样,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如果哪一年石磙闲着派不上用场,听不到吱呀吱吱呀的石磙叫声,那年肯定是荒年,农民就要挨饿的。一头黄牛拉着磙架,石磙慢慢压平坎坷,还有赶牛人扬鞭的影子,这样的画面是上个世纪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石磙滚动时吱呀吱呀的响声,让人回想起那温馨的童年时代,那枯涩的岁月,还有那质朴的乡亲。</p> <p class="ql-block">关于认石磙作干娘的事,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孩子叫石娃,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小时候没了娘。本来他身子就弱,加上没人照顾,经常生病。他的头上长了很多疮,脓水顺着脸往下流。大家都很厌恶这个石娃,就连小朋友们也都躲着他,父亲也不对他抱多大希望了。这样他就一个人到处游荡。这天,石娃在外面游荡了一天,也没混上口饭,他脚下就打起了飘,他正走着,突然就变了天,一阵狂风刮起来,接着雨一下子就下来了,石娃在野外,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 他见不远处有一个碌碡,他就上前抱住那个碌碡,虽然还要被雨淋,但最少被风刮不走了。并且他抱住这个碌碡,让他觉得有了依靠,就像投到妈妈的怀里一般。等一阵狂风暴雨过去后,石娃抱着碌碡不觉睡着了。等他再醒来,觉得身上轻快了,也精神了许多,并且头上的疮被这一淋,轻快多了。看到他抱过的那个碌碡,就觉得应该感谢那个碌碡,要不是它,自己早就大风刮走,或是被大水冲走了。他便跪在那个碌碡前,说:“多谢你救了我一命,我也没什么好表达的,我正缺个干娘,你如果不嫌弃,我就认你个干娘吧。”他就给那个碌碡磕了三个响头,就算是认了干娘了。当天晚上,石娃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太太。老太太对他说:“我就认你这个干儿了,你叫石娃,是石命,正好咱娘俩结缘,你的病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来也奇怪,石娃头上的疮竟然一天天地好起来了,也不常生病了。石娃感谢这个干娘,就把那个碌碡请到家里,当神仙供着,过年过节的还给那个碌碡摆上供品,点上香。 以后,石娃的身体越来越好了,长到十几岁上,已经成了一个能干的小伙子,就把这个家顶起来了。不久,还娶上了媳妇,有了几个孩子,外人看着都羡慕。最后,石娃一口气活到一百多岁,不光是孩子都成了家,孙子们也都娶了媳妇,到后来连重孙子都有了孩子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了。石娃这件事传出来,人们这才知道,认石磙为娘能保长寿。从此后,认石干娘的风气大盛,家家户户都让自家的孩子认石磙为干娘。到年节还给石干娘烧香,让她保佑自家的孩子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家里,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石磙,说起她的不同,主要有四点:一是材质好,用细腻的青石制成。石磙呈圆台形,上下底直径75厘米,母线80厘米,重1000余斤,是一般石磙重量的2倍;二是上下底截面刻有莲花图案;三是年代久远,甚至我的曾祖母也不知道她的具体年代,只知道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四是这个石磙被作为方圆几百里的石干娘供奉。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带着孩子到家里来,举行认石干娘的仪式。听奶奶讲,除了周围的府县,黄河以东的山东,黄河以南的安徽,都有人乘船过黄河领着孩子来认干娘。尤其逢二月二、三月三、初一、十五等日子,来的人更多。奶奶在世时,认石干娘的仪式都是她来主持。奶奶去世后,现在有人来认干亲,一般由伯母或我的母亲来操办。首先是把孩子母亲的衣服披在石磙上,上香摆供,然后戴锁子,让孩子跪下磕几个头,算是认了石磙做了干娘。戴锁子要准备三个铜钱,一挂白洋线,(不用黑线和蓝线,因黑和兰在五行上都属水,故不用),三尺红头绳。把线按照顺序拧成股,依次穿上铜钱,最下面绑上红绳,然后再石干娘的前面转三圈,然后戴锁。带锁时,有一套话:“锁子头上顶,**(小儿的乳名)得太平;锁子头上走,活到九十九;锁子脖上戴,免病又免灾。”一般戴锁子时,小儿的至亲应在场,给小儿保锁。 小儿戴上锁,三天后就可以去掉,由母亲放到柜子里保存。戴锁每年一次,一般生日前一天或者当天进行。有戴锁就有开锁,一般的开锁年龄为三岁、六岁、九岁、十二岁、十六岁。开锁时,要把以前所有戴过的锁全部拿来,买一把锁门的铁锁,然后举行开锁仪式。开锁时仍然有一套话:“锁子开,锁子开,开了锁子免了灾;锁子开,锁子开,锁子开了富贵来;锁子开,锁子开,无病无灾又无害;锁子再从头上走,**(指小儿的小名)百岁到永久。”“认石干娘”这种保育择吉习俗,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仍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生命的爱护和关注。这一民间信仰,反映了父母祈求孩子吉祥平安,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