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大连归来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五一聚会的喜悦之中。今天上午 看到亲情群里大姐的美篇佳作《亲情聚会·浪漫大连》,以及她向老家亲人的盛情邀约,不知怎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长姐如母”四个字,然后就把这句话发到群里了。但冷静之后,又不知这句话是否说的通?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历史上还真有“长姐如母”这样的唯美句子和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长姐如母”的真正含义,是说父母不在了,当大姐的像母亲那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p><p class="ql-block"> 仔细算来,大姐1948年正月出生,我是1953年12月出生,她年长我近6岁。从我记事起,就体会到大姐真有大姐的样子,她特别带才,从来都是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不占家人乃至外人的一点儿便宜。小时候与大姐去远处抬水,她总是把水桶拉近自己那头儿,给我让出好长一截,生怕累着我。下乡绥中山区7年多,她很少回家休假,甚至有几年春节都是在青年点度过的,以此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p><p class="ql-block"> 2006年12月25日下午,母亲因病与世长辞。之后的十五年间,大姐总是像母亲那样关心照顾我们四个弟弟妹妹,尽心尽力的维系和增进兄弟姐妹间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来,每当清明节或母亲的忌日,大姐总是从外地赶到锦州,牵头组织弟弟妹妹们去祭扫父母的合葬之墓,共同缅怀父母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我们这一辈人已经进入古稀之年或者已过花甲之年。</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晚辈中发扬光大,增进年轻一代的亲情和友谊,在大姐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她的大女儿王艳于2019年国庆节,在锦州牵头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型聚会。聚会以年轻人为主,长辈们也积极参与,祖孙三代、五大家庭、23口人欢聚一堂,亲情四溢……</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冠疫情,这样的聚会中断了一年。今年"五一"期间,在大姐的全力协助下,她的二女儿王芳又以东道主的身份,在大连举办了一次“亲情聚会·浪漫大连”的完美相聚。聚会过后,大姐将照片加以整理附上文字说明,并精心制作了美篇发到群里,记录了这次亲人相聚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来,大姐传承了“长姐如母”的中华美德和凝聚亲情的光荣传统,对于弟弟妹妹都表现出母亲般的呵护,对于每位家人遇着困难也总是乐于相助出手大方。我的孙子从出生到现在,大姐每次见面都给出红包,这次又将她外孙子的衣物、图书让我们带上,其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她自己却生活朴素,处处节俭。这次我亲眼所见,一条毛巾虽已掉毛透亮儿,她却仍在使用,舍不得扔掉。为办好这次大连聚会,大姐和她的两个女儿花了很多钱。出于感激和过意不去,离别时我拿钱给大姐表示感谢,她却坚决不收……</p><p class="ql-block"> 此次大连之行,既是亲情的召唤,又是亲情的升华。我和我的家人对大姐和大姐全家,充满了敬意和感恩。离开姐家时,我不满三岁的小孙子哭的稀哩哗啦,一遍遍的呼喊着“我不要回家,我还要上姑奶家”!……</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的母亲节,我曾经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题目是《一件没有绣完的肚兜兜》,发表在美篇和锦州日报上;今年这个母亲节,我忽然灵光一闪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有一种亲情叫“长姐如母"》,献给我衷心爱戴的大姐—刘秀娟!</p><p class="ql-block"> 作者:锦州市松山新区东湖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退休干部,刘学刚。手机号码:15941632828。家庭住址:松山新区曼哈顿A区7一16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1年5月8日22时</p><p class="ql-block"> 发表在同年8月20日《锦州日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