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追春(8)--百里杜鹃

黄跃君

3月24日春光明媚,我们参加百里杜鹃一日游。<br><br><div>按照约定,我们于早上7点半在贵阳的酒店大门口等候,可旅游车姗姗来迟,千呼万唤之后,9点才露面。原来我们参加的是大团游,司机要去好几个地方接游客。<br><br></div><div>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北部、毕节市中部的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距贵阳155公里,分八大景区。其中的杜鹃林带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呈环状,绵延50多公里,宽1-5公里,故称百里杜鹃。</div> 5A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的、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花国家森林公园,享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之美誉,是世界级的国宝精品。 百里杜鹃最主要景观分布在金坡和普底两大景区,分别在黔西县和大方县,二者相距20公里,共有20多个景点。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最佳游览时间。<br><br><div>11:25到达百里杜鹃景区大门口。一下车,游人已经呈“井喷”状态,来不及拍大门照,导游直接带我们进去排队,我一看,顿时被一条游客编织的“长龙”震撼住了!</div> “长龙”在慢慢移动,我趁机抓紧恶补功课。<br><br><div>杜鹃花全球有960多种,亚洲拥有850种。中国是杜鹃花最主要分布地,共560多种。百里杜鹃有60多种,生长着杜鹃花6个亚属中的全部品种。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品种和颜色的花朵,最多可达7种,这是多种类杜鹃之间的天然杂交所致。<br><br></div><div>杜鹃花,为贵州、江西、安徽之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之市花。<br><br></div><div>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1991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杜鹃花特种邮票,全套8枚加小型张1枚,将中国杜鹃花中的9个名贵品种绘入邮票,被评为当年的“最佳邮票”。<br><br></div><div>这是第一枚马缨杜鹃邮票。(网载)</div> 第三枚映山红邮票。 排队近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坐上景观车。 只见杜鹃花铺山盖岭,竞相怒放,犹如广袤的锦缎华章,千姿百态,一幅色彩绚烂的水粉画徐徐铺开。 1:40下车。看到上面点缀着各色杜鹃花的“中国百里杜鹃”六个字的大门,又排队去了。 等导游买好票,2:15进苗族园吃饭时,大家早已饥肠咕噜,来不及等菜上来,就开始干吃饭了。 约3点,坐上第二道景观车。<br><br><div>沿途满目的杜鹃花,由近及远,点点红,点点粉,点点黄,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繁花似锦,如火如荼,灿若云霞,装扮了整个山峦,把她的原始美发挥到极至,仿佛蕴藏着一股巨大的穿透力和震摄力,让人产生一种超越自然、净化心灵的神圣感。</div> 十几分钟后下车,开始正式游览百花坪--百里杜鹃的精彩之地。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汉白玉大理石雕塑--索玛蔚。 高9米,头戴彝族花饰,端庄地矗立在莲花台上。<br><br><div>相传,索玛是天神的女儿。远古时,这里天崩地裂、洪水滔天,彝族人纷纷离世。天神便派仙女到人间,与彝族人吱嘎阿鲁结为夫妇,繁衍后代。待人间繁荣昌盛,天神便招女儿回天。索玛舍不得丈夫和子孙们,于是变成了杜鹃花,世世代代守护他们,保佑这里风调雨顺,畜旺民安。从此,索玛蔚成了彝族人对杜鹃花的称呼,是他们心中唯一崇拜的花神。每逢开花时节,彝族人就会汇集到这里供奉膜拜。</div> 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石雕,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中国特有鸟种,国家保护动物。 黑体黄字“中国百里杜鹃”石刻前总是不断有人在拍照。 我们从石刻左侧上观景台。<br><br><div>登高远望,一眼百里,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鲜艳夺目的杜鹃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远方,就像是一条缀饰在山上的彩带,姹紫嫣红配上青葱翠绿,美不胜收。</div> 杜鹃花将整座山谷点缀得五彩缤纷、灿烂生辉,仿佛变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一派花的世界,泛起大地灿烂的微笑,令人心醉神迷。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什么是连绵起伏,什么是漫山遍野,不禁被大自然这无与伦比的美景所感染,兴奋、惊愕,春心萌动。 百花坪上,游人如织。 远方花丛中的万花楼。 品种繁多。有深红的马樱杜鹃,蔷薇色的团花杜鹃,玫瑰色的锦绣杜鹃,浅肉色的皱皮杜鹃,乳黄泛白的迷人杜鹃等,不胜枚举。<br><br><div>树姿优美。或古雅挺拔,或俊秀扶疏,或苍劲向天,或素淡无华,或坚实壮硕。<br><br></div><div>风情万千。有的娇艳欲滴,有的热烈奔放,有的美丽可人,有的清新淡雅。<br><br></div><div>色彩多样。有鲜红、粉红、紫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红得如火,粉得似霞,白得像雪,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div> 花团锦簇。一朵朵花瓣,簇拥成一团花球;一团团花球,汇集成一树树花枝;一树树花枝,聚拢成一个个花坡;一个个花坡,共同组成了七彩斑斓的百里杜鹃,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开无形,色彩无边,情深无垠。大朵大朵的花瓣,小家碧玉的容颜,斑斓的翅膀奋力张开。 马缨杜鹃树身高大,棵连棵,枝连枝,花冠浓密。团团花簇红得像翻滚的火龙,如升腾的烈焰。 “啼血”杜鹃。 相传,古蜀国有个勤勉而热爱百姓的皇帝,叫杜宇。死后,其灵魂化为子规鸟。春天来临时,就四处飞翔,呼唤百姓“布谷、布谷”,直啼得嘴边流血,鲜血洒落大地,染红朵朵鲜花。百姓被杜宇所感动,将子规鸟叫作杜鹃鸟,把那鲜血染成的鲜花称为杜鹃花。每逢杜鹃花开时,杜鹃鸟就开始啼鸣。<br><br><div>“杜鹃花似海,穹山留异香”。春风吹来,杜鹃花迎风摇曳,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div> “永远属于你”,这是杜鹃最浪漫的花语。送给情人,比玫瑰花还真诚。白色的杜鹃,素洁纯朴,清丽脱俗,更显高雅。 杜鹃花在野生环境下,穿越时空轮转,历经风雨摧残,任性而顽强地绽放在山谷岩壁野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象征着自强不息和坚韧乐观,永不言弃,是“沧桑之花”。 春风春雨吹落满地,落英缤纷,妆点大地。此时,她们依然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美。 杜鹃花还有一个名字叫“映山红”,是由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红军之花,英雄之花,象征革命的胜利。 生长在五六十年代的人,都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对其中的插曲《映山红》耳熟能详: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br><br><div>自古以来,有许多以杜鹃为题的诗词。唐朝诗人李白晚年看到杜鹃盛开,联想起幼时在家乡常听见的子规鸟啼叫,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远方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br><br></div><div>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br>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div> 诗圣白居易酷爱杜鹃花,把杜鹃比做美女西施:<br><br><div>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摧得万花开。<br>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br>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蟆母。</div> 清代女诗人秋瑾赞美杜鹃花的红艳,惜春之情油然而生:<br><br><div>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br>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div> 5点是集合时间,我们依依不舍。 上午旅游车和导游迟到1个半小时,加上进景区两次排队等候近2个小时,共花了3个多小时,导致我们只玩了百花坪一个景点,不到2个小时,即仅游览全部景点的1/20,也没有时间到附近的网红桥--索玛花桥上览略,但我们毕竟有福见识了中国最宏阔、最壮美的百里杜鹃春色。 这是同伴路过万花楼时匆匆拍的。 这是同伴远拍的索玛花桥。 后来,我朋友到百里杜鹃游览时,直接住进普底景区的民宿,游览了两天。这是他们发来的照片之一二。 早春有约,杜鹃有知,花神有情,做人有义。衷心感谢同伴们的一路关照,提供了一个唤醒激情、激活生命的机缘,使我这个貌似正常的残疾人与杜鹃花发生了一次绝无仅有的艳遇。她带给我的不只是视觉享受,更是一种心灵触动,打开了我封闭沉寂的心灵,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贵州旅游美篇完成之际,恰逢母亲节。真诚祝愿与我同行的美眉们如杜鹃花般的质朴优雅!祝全天下的母亲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br><br>(注:文中一些照片系同伴和云南朋友提供,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