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泰安堡

大田二号农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培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早听说,邻村小华有土堡可观。二十年前,虽曾在小华挂名驻村,却不深入,竟然一再错过一探土堡景象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日,恰是暮春之际,村前屋后,万物蓬勃。阡陌田野,生机盎然。山清水绿,浓翠欲滴。假日有闲,天气晴和,正可出游。于是,带上妻子与女儿,顺便给自己补个课,驱车前往泰安堡,一睹泰安土堡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停车步行,隔溪远望,泰安堡安静地伫立在一大片水田中央,呈现在我的眼前。远看土堡似乎不大,白墙黑瓦,呈长方形,高有十余米,左右两边和左后方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碉式角楼,碉楼是土堡的一大特色,楼内三个方位各开一个内窄外宽的瞭望窗,主要是为了防御时能全方位看到各个角落,不留死角。碉楼虽与主楼连成一体,却比主楼高了一大截,显得有此突兀,在暮春的阳光映衬下,古老的土堡闪烁着神秘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石径,来到土堡前,方觉得土堡比一般的土楼显得更大些,但与安贞堡和安良堡、芳联堡相比,规模还是小,土墙主体高大厚实,目测有十二、三米左右。土墙外墙已用白灰重新粉刷,虽然好看,却失去风雨沧桑的本真面目,容易让人产生不真切的恍惚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开厚厚的木门,这才发现,土堡大门竟然有三重,一重叠着一重,抬头可见每一重门中间都有两个圆孔,直通三楼的回廊,可从回廊上,往圆孔灌水,防范土匪以火烧门。三重堡门,亦是泰安堡的一大特色,也显现了主人,建造土堡时的匠心独运与精巧构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堡内,抬眼望去,顿觉豁然开朗,三层堡楼尽收眼眸。大楼为木质结构,左右对称,布局平稳。五十二根直径近50厘米粗的柱子支撑着三层楼体,挑梁与穿斗结合,纵横交错,不用一根铁钉,把内部牢固、妙巧地结合起来。每一层楼房有20个开间,每个开间约9平方米,不大,三层楼房总计却有60余开间,用木板铺设,具有很好的防潮功能。顶层正中有一个厅堂,为半封闭式,木质半墙、雨篷,上半窗口开敞,可凭窗望远,只是少了堂匾,不知是原就没有,还是后来遗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堡后呈半圆形,土楼顶为悬山式,左右角楼为四角攒尖顶,其形如华盖。墙体高大厚实,厚度约有二米多宽,并排可行十余人,便于堡内在回廊四周快速调动御敌物资和组织人力聚散,地土堡墙体上布满孔洞,可对外放枪,或是灌入沸水,阻止外敌入侵,御敌于堡门之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堡内有天井,厅房呈三级落差,前埕正中设台阶通厅堂,旁凿一口水井,方便取水饮用。可惜厅堂早已消失废弃,不见踪影,留下一地石基,默然不语。倒是水井,打开木盖,可见井水依然清澈如初,盈盈含情,守望一方圆圆天空,在向我们诉说着古堡艰辛与神秘的过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井埕斗,用鹅卵石铺砌地面,具有很好的防潮消水功功能。土堡的下水道沿檐下滴水归口后直出楼门旁,意为“百水归一口”。右前角楼共四层,第三层与回廊连接。第四层为最高建筑,战乱时可作为指挥场所,站立顶层,楼内外一览无余。一二层用土墙与土楼隔离,一旦土楼失火,可作为避火间或贵重物品储藏间。从堡门进入,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石阶,依次可通达各个楼层。堡内谷仓、厨房、水井一应俱全。土堡建设完成后,常年备有粮草与日常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他们也确实为林姓人家的财物、人身安全,家族的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林氏后人说,先祖曾经在堡内被兵匪围困的时间最长竟达半年之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土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太华镇小华村,坐东朝西,始建于清咸丰丁已年(1857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由林姓18户人家,靠手提肩扛,历时11年艰辛与努力,才得以完工。可见这座土堡建设工程对普通民众来说,是多么浩大。18户人家,为了能够安身立命,在社会动荡,匪患不断的年代里,保全家人,苟延于乱世,残喘于动荡,是多么地不容易。不难相象,这18户人家,在11 年漫长的时光里,除了农忙季节,采桑种粮,不误农时,以求温饱之外,一定是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投入全部的时间与精力,一土一石、一瓦一木,日夜为继,与时光赛跑,以求早日完工,为自己与子孙后代尽早建造一个牢不可破的避难所,躲避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战乱与匪患,为自己争取一个最基本的生存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最让我震惊,不是土堡的建筑特色,和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甚至我觉得这座以防御作为主要功能的土堡,在堡内的楼房建造上,还相当粗糙,一点也不精细,特别是与之直线距离不超过十公里的安贞堡相比,更是相形见绌。经过百年时光洗礼,风雨侵蚀,战火淬炼,内墙斑驳凹凸不平,柱子和木板颜色发黑。但堡里三楼左回廊墙上的一块黑板,确实在我的心里引起极大的震撼。主人介绍说,160多年前,先祖在建造这种土堡时,就预先在这里设计了一处小学堂,让孩子们在堡里避难之时,可以继续在开堂上学,不误学业。这块小小黑板,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历次的灾难之中,不管时间长短,只有孩子门进入堡内,朗朗的读书声,总是伴随着外面兵匪的呐喊声,在这座土堡里响彻开来,冲破笼罩在土堡上空的愁云惨雾,让人们看到希望的阳光。在亡命之时,依然不忘耕读兴家,这种重视教育的儒家传统思想,已然深入林氏族人的骨髓,也让人深深为之敬佩。这也是5000年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的最伟大源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堡以泰安2字命名,不仅寄托主人期盼“国泰民安”的迫切心情,也寓意土堡会像泰山一样稳固,护佑自己的子孙后代安然渡世,不为兵灾匪患所伤害的思想。</p><p class="ql-block">泰平有庆人咸泰,安堵无虞世久安。这副土堡门前的嵌名联,上下联前后2字均为泰与安。同时,与堡名的寓意一脉相承,相互呼应,十分有特色。与其说,这副对联是林氏先祖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祈盼“国泰民安”的渴望,不如说,是对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强烈控诉,是对朝不保夕动荡社会的无声抗争,是对追求最基本的安全生活的无声呐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在这样的时代,早已逝水东流,不在重返。如今,泰安堡已经成了160余年近代历史的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出新的历史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