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特点

晓hx

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就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这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是打基础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家长对此应当有比较全面地了解。为了帮助广大家长了解小学儿童的身心特点,我校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家校共建系列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b>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逐渐趋于完善</b><br> 小学教育将促使孩子的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正常发展,并尽量缩小儿童之间的某些认知差异;促使其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协调一致;引导孩子培养具有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行为和习惯,是他们没有或减少自卑、执拗、任性、粗野、懒惰等不良行为。<br> 1.小学儿童的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br> 低年级儿童还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常常容易离开知觉的目的,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次要的、与知觉要求不相干的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才能逐渐发展起来。例如有些孩子上课时对于老师的讲课内容并不关心,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文具盒上,于是就忘记了听课,却饶有兴趣地玩起文具盒来。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克服这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br> 2.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取得了很大进步<br> 虽然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正逐步增加,但无意注意还占有重要地位,那些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持续注意的时间在不断延长。一般情况下,4-7岁儿童集中注意的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7-10岁儿童约为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女生比起男生来,注意更为稳定一些。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前半节课孩子较为专注,后半节课专注力有所减弱,其原因就在这里。<br> 3.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要地位<br>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机械识记的依赖减少,对意义识记的运用逐渐增加;儿童的具体形象记忆虽占优势,但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能力也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迅速提高,并占主导地位,这一变化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实现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指导低年级孩子背诵课文时,喜欢让孩子们结合课文边做动作边背诵,就是充分发挥孩子具体形象记忆的优势。但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将逐渐通过理解进行记忆。<br> 4.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r>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一年级孩子在学习“几加几”时,仍需要用实物不断进行演示,学生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加强理解。进入高年级后,数量关系虽不用再进行直观演示,但图形知识的学习仍离不开具体形象教学。 <b>二、小学儿童逐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b><br>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为由口头语言逐渐转变为书面语言。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大量使用口头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得到增强,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 <b>三、小学儿童积极情绪逐渐趋于稳定</b><br> 小学儿童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发展相对更快一些,与幼儿相比,兴奋和抑制之间更趋于平衡,他们一般都能调控自己的行为,情绪从易变逐渐转化到稳定。所以,家长应引导孩子经常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因一点小事而愤怒、恐惧或焦虑不安;引导孩子平时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b>四、小学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b><br> 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大多能够逐渐较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较客观地评价别人。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努力发扬,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尽力改正和克服。能逐渐较正确地估计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避免因估计过高而盲目地自高自大,估计过低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br> 有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一年级孩子能较正确地评价同学,却认不清自己,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矛盾,多数孩子总认为是他人的责任,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是因为进入小学后,儿童的自我意识虽在加速发展,但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仍较差。只有孩子年龄渐渐大起来,才能学会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将别人的行为当作自己行为的“镜子”来对照,逐渐学会独立评价。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五、小学儿童逐渐建立基本的人际关系</b></h1><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儿童自主性逐渐增强,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迫切,但集体意识、坚持性和自制力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在小学阶段才能完成。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开始新的人际交往,儿童也要努力从心理上适应环境,建立一系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新情况的需要。一年级孩子交往更多地体现在课间游戏中,孩子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同学,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父母、亲人关系密切融洽,尊重师长,友爱同伴,有自己的朋友,乐于与人交往。对班级和集体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如向往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友爱感等,能将自己的愿望与集体要求保持一致。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能与人为善,尊重、友好、真诚、谦让、不嫉妒、不骄横、不怯弱、不退缩。班集体是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场所。一年级孩子集体观念淡泊,不明白什么是“集体荣誉”,这需要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加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将逐步建立。</p> <p class="ql-block"><b>家教案例及点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祥祥开始懂事了</b></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一年级小学生祥祥背着书包气呼呼地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满脸愤怒的样子。爸爸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肯回答,只顾自个儿生闷气。自己越想越生气,后来他又是踢门,又是摔玩具。经爸爸耐心开导,他才说出原委。原来,他在学校里和同学玩小彩球游戏,他玩胜了,按照规则,那位同学必须把自己所有的小彩球都交给祥祥。可那位同学硬是不给,两人就发生了争执,险些打起来。祥祥气得小脸通红。</p><p class="ql-block"> 爸爸知道了儿子气愤的缘由,就对他说:“你们能在一起玩游戏,这证明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为一点小事就翻脸,多不值得呀!”“就因为是好朋友,才更不应该事先说好的事情,最后又耍赖!”儿子很不服气。爸爸就试着启发他:“没错,游戏规则是事先说好的,他又反悔,是很令人生气。我想,要他一下子把自己心爱的彩球都送给你,他一定挺舍不得的。你说呢?”祥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想了想,犹豫地说:“这倒是,我也是因为太喜欢他的小彩球了,才提出要和他打这个赌,估计他也没想到一下子就全输了,要是换成我,可能也会舍不得。”看祥祥这么有“悟性”,爸爸由衷地欣慰,赶快趁热打铁:“想想看,你就是把小球都赢到了手,却失去了朋友的友谊,值得吗?”说到这儿,祥祥的怒气也渐渐平息了,他靠在沙发上若有所思。爸爸告诉儿子,用赌的方式占有他人的东西是不道德的。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还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懂得谦让,才能更好地减少烦恼。</p><p class="ql-block"><b> 点评:</b>案例充分说明,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小学是个全新的大家庭,需要认识新老师和新同学,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孩子要想快速融入新集体,和老师及同学和谐相处,有赖于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培养,要启发孩子的自觉,更离不开家长紧密结合孩子彼时彼地生活和心理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b>链接:家教名言</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宋庆龄</p><p class="ql-block">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吴玉章</p><p class="ql-block"><br></p>

小学

儿童

孩子

逐渐

同学

自己

祥祥

一年级

家长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