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之徐文文老师的《白桦》

郯城二小·李海玲

课堂实录 <p class="ql-block">一、直接导入,干净利落</p><p class="ql-block">师:走进第三单元诗歌单元,体会诗歌的情感。齐读课题《白桦》。</p><p class="ql-block">师:“桦”是要求会写的字,板书,再读课题</p><p class="ql-block">师:《白桦》的作者是叶赛宁,译者顾蕴璞,再读课题。</p><p class="ql-block">师: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俄罗斯人民创作了许多有关白桦树的诗歌、童话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还谱写了许多有关白桦树的民歌。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也写下了一首《白桦》。听!(老师配乐范读)喜欢这首诗歌吗?自己尝试读一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字词检查,初读诗歌</p><p class="ql-block">1.出示两组词语,学生读词。联系生活理解“流苏”,老师出示各种流苏图片,再读词语。</p><p class="ql-block">2.读好了词语,再来读诗。</p><p class="ql-block">3.现代诗富有韵律美,让我们走近《白桦》,体会韵律的美。学生自读诗歌,谈感受谈发现。学生发现了偶句韵脚“a”。带着感受再读诗歌。老师指导朗读韵脚读响亮。</p><p class="ql-block">4.指生读第一、第二、第三小节。齐读第四小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品读诗歌</p><p class="ql-block">叶赛宁被称为“天才的乡村歌手”,他的诗歌,有着柔美清纯的诗句,有着灵动和谐的韵律,读了诗歌哪些句子让你感到新鲜?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p><p class="ql-block">(一)走进一二小节</p><p class="ql-block">1.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拉近镜头,走近看看白桦。(出示图片)</p><p class="ql-block">3.带着感受读。</p><p class="ql-block">4.练习说话。</p><p class="ql-block">披着一身雪花的白桦犹如——</p><p class="ql-block">一簇簇毛茸茸枝头的白桦犹如——</p><p class="ql-block">学生说一说。</p><p class="ql-block">5.再读诗歌。</p><p class="ql-block">6.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描绘的画面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学生谈发现,老师小节:就像镜头,由远及近,由全部到局部。</p><p class="ql-block">7.配乐,再读诗歌。</p><p class="ql-block">8.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我们体会到了白桦的形态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走近三四小节</p><p class="ql-block">请同学们运用一二小节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小节。</p><p class="ql-block">小组汇报。先说词语再说画面。</p><p class="ql-block">师: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呢?</p><p class="ql-block">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光线,各种颜色在一起,构成了如此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白桦的色泽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走进白桦和作者</p><p class="ql-block"> 作者用独特的语言描绘出白桦独特的形象,这仅仅是一棵树吗?</p><p class="ql-block">1.资料拓展。学生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联系资料一和资料二,学生明白了白桦不止是一棵树,更是一类人,更是浓浓的热爱之情。</p><p class="ql-block">2.再读诗歌。师生合作读。</p><p class="ql-block">3.白桦是作者无声的朋友,在不同的环境下,柏树有着不同表现。学生练写。</p> <p class="ql-block">四、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整理同主题、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摘抄整理,做一份属于自己的摘抄本。让生活变成一首诗。</p> 我的点评 <p class="ql-block">  在会上没有机会表达我对徐老师课堂的喜欢着实可惜,在这里表达出来。徐文文老师的课堂给我就四个字的感受“干净利落”。首先,是徐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设计上不拖沓不冗杂,导入直接一句话就切入了本单元的主题: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没有多少华丽的话语,就一语中的;其次,是美的呈现。徐老师开篇的范读,直接带着学生领略了诗歌的美,为下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最后,徐老师的讲讲到了点子上。听课前的我只看了单元导语、课文、课后题,却能够听出徐老师的课堂节奏,可见徐老师的课堂设计很干净很清晰。徐老师能够抓住本单元主题和重点,并且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有效突破了语文的“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起来,同时课堂上徐老师的每个问题指向性很强,直指教学目标和课后题,很干净利落!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再简单,我太喜欢徐老师的干净利落了,值得我学习。</p> 我的心得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是小学诗歌教学专题,几位老师都给了我美的享受,无论是几位教师如沐春风般的话语,还是孩子们真挚纯美的童声,都给了我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从今天的几节课中,可以了解到诗歌教学较别类文学,它是具有特殊性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诗歌它美妙,含蓄,深广,讲究意象和意境,正是如此的特点,最是适合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正因为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所以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才是达到美的极致。在这种特殊性下,我们的教学就要想办法拉近诗歌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接受倾向。</p><p class="ql-block"> 其次,诗歌教学的浸润式。诗歌字少话少,就是这种欲说还休的特点才有了美感和教学意义,怎样揭开“半遮面”呢?我想,不得不搜集作者的资料,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的,作者当时经历了什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诗也无非是记事抒情,只有真正的走进作者的内心,才能达到共情。</p><p class="ql-block"> 最后,有了输入,怎么输出呢?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学诗必须从学“读”开始,它要求输出的是通过物理都声音表达出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诗歌教学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唯一可以作为评判的依据便是孩子的读、想、写。反复诵读是解读诗歌的关键,翻译是多余的,要在教学中处理好诗歌与诵读,与美育,与想象的关系,我想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诗歌教学的效果就达到了一大半。</p>

诗歌

白桦

老师

小节

教学

学生

课堂

作者

词语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