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火眼金睛

长安医院检验科

显微镜下的火眼金睛 <p class="ql-block">“物美价廉”的涂片中找到“鬼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微生物检验向自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span>,但形态学检测在日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工作中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鉴定细菌起着“导航”作用。</span>它可以对自动化仪器检测的结果进行复核和修正,把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先进仪器检测相结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信息。革兰染色涂片是我们每日工作中所遇到最多的形态学检测,也是考验一个合格检验人员基本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于痰液标本的培养,我们从质量控制出发,对每一份标本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span>目的一,评估标本是否合格,根据低倍镜下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数量来判定(每个低倍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lt;10个或10-25个,白细胞&gt;25个,否则视为不合格标本)。其二,初步判定是否有病原菌存在,如发现形态典型、有特殊结构,初步可以确定所属菌属或种的细菌,可直接报告。接下来分享一个肿瘤患者合并肺结核的病例,他的痰培养细菌涂片的形态又是什么情况呢?</p> <p class="ql-block">【案例经过】</p><p class="ql-block"> 近日观察一位患者痰液标本革兰染色涂片时,遇到一个特殊现象,如下图:在患者的革兰染色涂片中,显微镜下发现大量未着色、长短不一、折光性强、呈杆状排列的阴影,难道是结核分枝杆菌?</p> <p class="ql-block">  为了验证心中所想,立即对标本重新涂片进行抗酸染色,显微镜下显示为大量红色长短不一、呈不规则排列的抗酸杆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查看患者病历显示:患者入院时为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并且肺癌T3N3M0&nbsp;ⅢC期 患者基础状态差、血清淀粉样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影像学检查显示X线片上块状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到稀疏透光区和钙化点,肺内常有散在结核灶。</span></p> <p class="ql-block">  查看病历后进一步对革兰染色中的阴影进行分析:鬼影细胞是由英文“ghost cell”翻译而来,因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大量脂质,普通革兰染色难于着色,从而显现出细胞轮廓的“鬼影”,或者染色斑驳的阳性杆菌。临床病例错综复杂,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未表现出典型的结核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没有高度怀疑是结核菌感染的病人时,可能不会开抗酸染色涂片的医嘱,很大程度会造成一定的漏诊。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微生物检验中,廉价的涂片镜检看似简单,但是对每一份标本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与显微镜下的美邂逅过后,能否发生美丽过往,离不开我们检验人的热血和坚持。对每一份标本负责从涂片镜检做起,减少漏检,为临床保驾护航,前行路上,如影随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安医院检验科</p> <p class="ql-block">西安三级甲等医院</p>

涂片

染色

标本

革兰

患者

显微镜

临床

结核

抗酸

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