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撰文、摄影/邢贵中</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放假五天,在这五天时间里,北京市以五月一日这一天的天气尤为好,天空湛蓝,又有朵朵白云漂浮在天上,上午感觉到天气如此之好,就决定下午去天坛公园游园,相信在这蓝天白云之下,天坛的景色一定会更加的好。</p><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祀上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所谓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 从西门进入天坛公园,再经过西天门进入内坛墙内,然后向左转先到双环万寿亭景区。途径百花园,百花园有一个六角形亭,名为百花亭。造型庄重,比例协调,琉璃瓦顶,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 百花园内正值牡丹盛开,花开艳丽,引得很多人驻足观赏。过了百花园就是双环万寿亭景区。</p> <p class="ql-block">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原在中南海内。亭体由两个重檐圆亭衔接并合而成,恰似两环相套,结构精巧,造型新颖,此种式样的亭子在国内仅存此一例。</p><p class="ql-block"> 相传为清乾隆皇帝为祝贺母亲的五十大寿,于乾隆六年(1741年)所建。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所以两个亭子的亭基为一对寿桃,又俗称“桃亭”。1975年从中南海迁到天坛。</p><p class="ql-block"> 另有一说,是慈禧时于1903年所建。庚子之乱,慈禧携光绪帝母子仓皇西逃,翌年回到北京,劫难后的西苑(今称中南海)残败不堪,慈禧令内务府增拨千万两白银整修西苑,新建了佛照殿(怀仁堂)和双环万寿亭。双环取‘双还’谐音,寓指帝后双返京都,万寿则是向太后祝寿之意。</p> <p class="ql-block"> 双环亭景区由多个造型奇特,美观大方的亭子组成,位于在天坛内坛西北方向,祈年殿西侧。最北面正中是“双环万寿亭”。</p><p class="ql-block"> 万寿亭的西侧,有一座小巧的双方亭,名方胜亭。亭子之间以游廊贯穿连接。亭子和游廊的梁枋上,绘有山水、人物、花卉以及西湖风景画。</p><p class="ql-block"> 万寿亭以南有一座扇面式建筑名扇面亭,灰色顶,苏式彩画,玲珑小巧,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以及东南方向的百花亭遥相对望,交相辉映。这些不同风格的亭台建筑构成为一组独具特色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 扇面亭,亭子平面投影成扇形,造型美妙,典雅漂亮。</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方胜亭,是两个方亭套合在一起,不仅平面成套方形状,其木架结构也巧妙,科学地连为一体,十分精巧。套环、套方寓意吉祥圆满。该亭在古建中也是仅存一例。</p> <p class="ql-block"> 从方胜亭往西有L形连廊,连廊的另一段有一个单方亭。</p> <p class="ql-block"> 在几个亭子中间有大片绿草坪,有几株参天古柏立在中间,景区建筑错落有致,整体布局合理大方,配草坪翠柏,显得古朴典雅,精致美妙!</p> <p class="ql-block"> 从连廊里往外看扇面亭和双环亭,画面感非常强烈,像一张有框的园林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双环万寿亭景区,然后去祈谷坛景区。祈谷坛景区需要单独买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 祈谷坛是皇帝举行孟春(每年正月)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即为祈年殿,是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p><p class="ql-block"> 祈谷坛为三层圆形结构,总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坛的正中间建有大殿,为祈年殿,殿也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圆形建筑!</p> <p class="ql-block"> 祈谷坛每层都有汉白玉护栏,一周共有八条登坛台阶,其中正面(南面)有三条相互独立的台阶,东西各一条台阶,北面有三条紧挨在一起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位于祈谷坛正中的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最中间有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p> <p class="ql-block"> 五一这天天坛公园游园的人很多,据报道这一天的客流量达到5.4万人,仅次于颐和园和八达岭长城,排在北京客流量的第三位。所以拍祈年殿正面照是这个样子的,这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是举着相机等几分钟,等到感觉人稍少些时按下的快门。</p> <p class="ql-block"> 祈年殿的侧面人稍少些,容易找到拍摄机会。这张照片巧在正好此时有一缕白云在祈年殿正顶的上端,所以看上去像是给祈年殿加了个帽缨一样,非常难得!</p> <p class="ql-block"> 这是祈年殿背面(北面)的照片,照的其实是竖版照片,但是照片下部分实在是人太多,只好切掉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巧的是此时也正好有一团白云在殿顶正上方,祥云当头,感觉这像是预示着今年是丰收之年,国家走大运、走好运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北面是三联台阶,中间台阶很宽,中间有大块汉白玉石雕,雕有祥云和龙的图案,应该是皇上走这个台阶上坛祈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祈年殿北面的皇乾殿。是供奉历代皇帝牌位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 西配殿和西天门。</p> <p class="ql-block"> 东配殿和东天门。</p> <p class="ql-block"> 东配殿和祈年门。</p> <p class="ql-block"> 三层坛的每层之间有很宽的圆形坛面,可以绕坛一周。</p> <p class="ql-block"> 在祈谷坛上可以看见远处的CBD,中国尊大楼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祈谷坛从东面出来,准备去北神厨。途径长廊,长廊外是一大块草坪被苍松翠柏环抱着,景色绝美。中间有一大的枯柏,很令人注目,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通往神厨的长廊,也称为七十二连房。</p> <p class="ql-block"> 北神厨院位于祈谷坛东侧,坐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神厨、井亭,是祈谷坛祈年大典之前制作各种祭品的场所。建筑规整庄重,是中国祭祀建筑中仅存的几座神厨之一。</p><p class="ql-block"> 位于圜丘东侧的南神厨院基本与北神厨院相同,只不过南神厨院是为圜丘祭天大典制作祭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神厨</p> <p class="ql-block"> 井亭和神库。</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神厨,出来再经过一片大草坪,可去往北宰牲亭,中间也是又几株参天大柏树。</p> <p class="ql-block"> 北宰牲亭也是一个院落,说是叫“亭”,其实是一个比神厨还高的殿式建筑,里边有六个灶台,可架六口大锅,用来烧水为宰杀的牲畜退毛清洗。园内也有一个与神厨院内一样的井亭。同样的建筑在圜丘东面还有一个,叫南宰牲亭。</p> <p class="ql-block"> 从宰牲亭出来,来到丹陛桥,也叫天桥。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甬道,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为御道,西为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往天庭。如此宽阔壮美的天桥,尽显皇家的威仪和对上天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在丹陛桥上往北看可以看见南砖门以及南砖门上边露出的祈年殿的顶尖。往南到达成贞门。</p> <p class="ql-block"> 在成贞门的门洞里看圜丘坛内的皇穹宇。成贞门是祈谷坛与圜丘坛的界门。</p> <p class="ql-block">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墙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 皇穹宇西配殿</p> <p class="ql-block"> 皇穹宇东配殿</p> <p class="ql-block"> 从皇穹宇到圜丘,要经过两道门,先是皇穹宇的南壝墙门,然后是圜丘的北壝墙门。</p> <p class="ql-block">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杆等。圜丘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p> <p class="ql-block"> 圜丘为三层,每层九个台阶,从各层台面到登坛石阶、石栏板和望柱等数目,均采取九九的倍数。因为九是“阳数之极”,通过对“九”的反复应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地位。</p> <p class="ql-block"> 站在圜丘高坛上,视野开阔,使人似乎手可触天,脚可离地,仿佛在天上行走。站在圜丘坛的天心石上说话,虽然只用了很小的声音,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回音,使人感受到“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因为人太多,天心石上站满了人,无法拍照。</p> <p class="ql-block"> 圜丘有两道壝墙,内圆外方。</p> <p class="ql-block"> 望灯杆是祭天时挂灯的,高九丈九尺九寸。据说大灯笼两米多高,里边用的蜡烛长4尺,粗1尺,可燃烧12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圜丘外壝墙内的东南角设燔柴炉一个。燔柴炉是以绿色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九级台阶,用来燔烧祭天正位(皇帝)的祭品。祭天大典开始时,先逐一刳净牛犊于炉上,以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为“燔柴迎帝神”。</p> <p class="ql-block"> 在圜丘内外壝墙内,地面宽敞,视野开阔,可以观看四周建筑和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圜丘观看皇穹宇和祈年殿远景。</p> <p class="ql-block"> 在圜丘也能看到高耸的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祈年殿和圜丘这两个另收费的景区开始清场,丹陛桥上已经空无一人,太阳的余晖挥撒在周边古建筑上,没有了喧嚣,天地之间显得安静祥和,心情也随之舒爽!除了这些另收费的地方,其它地方可以继续游览,趁着这么好的光线,我要在公园内再寻觅游玩一番!</p> <p class="ql-block"> 先来看看七星石。</p><p class="ql-block"> 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按北斗七星方位设置。清朝乾隆帝又在东北方加一小块石头,表示不忘祖籍。因此说是七星石,其实是七大一小共八块巨石。拍照时新视角的关系,有两块重叠在一起了,所以照片上只能看到七块。</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内有很多苍松翠柏,夕阳斜下,光线投射到古树的树梢,呈现出金色,听着很有古韵味的公园背景音乐,边走边拍照,真的很惬意,享受着这份寂静。</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现有古树3562株,以柏树为最多,树龄在300年以上的近1500株。明、清时,柏树被选择种在天坛主要建筑周围,行株有序,庄严肃穆,被称为“仪树”。彰显了皇家礼仪和威仪!</p> <p class="ql-block"> 在太阳落山之前,又回到了神厨前的长廊草坪前,忍不住再照几张有金色光线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想买祈年殿另收费的门票,又想拍祈年殿,最好的位置是在祈谷坛围墙外,东面或者东北、西北两角,能照到以下照片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皇乾殿的后身。</p> <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后,又回到双环万寿亭景区,在太阳的余晖下再次欣赏这里的美景,又有不同的感受,傍晚时天空出呈现淡紫色,显得更加的寂静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 游园结束了,天坛公园庄严、大气、隽美的古典园林景色,加上五一这天好的天气,使这半天的游园非常的圆满,比任何一次来天坛游览都令人回味,拍的这些照片也值得珍藏!</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