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人间四月天—城东小学语文92学时第三小组培训心得

真真

<p class="ql-block">  萌芽时节,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4月11日,我们共同相聚在钉钉直播间,开始了语文92学时培训。</p> <p class="ql-block">  4月11日上午,斯怡安校长做了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心理学教育越来越重要,每位老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倾听能给孩子们自醒的时间和空间,少说多听,用心去倾听,让孩子自己疏通自己的情绪。当我们用接纳的语言传递相信的方式,相信我们与孩子之间会有更顺畅更成功的沟通 。</p> <p class="ql-block">  高亚兵老师的讲座《用心理咨询技术改变传统教师沟通方式》,用鲜活的教育案例让我们理解到“传统沟通方式”的三个误区:一味要求而不是接纳;说教、告知、命令而不倾听和尊重;消极关注而非正向发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忙碌中我们也时常为了追求高效而采取直接的沟通方式,高老师谈及的这些误区,总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涉足了。我深刻地意识到接纳是一切沟通的前提,尊重是沟通的原则。师生沟通,也需要我们教师俯下身来,内心倾听,充分尊重,才能起到正向积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来自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的蔡迎春老师做了《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主题报告。学生生命成长的支持系统里有父母、老师和同伴。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学习:1.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2.理解生命成长的需求;3.尊重生命成长的差异;4.相信生命成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不断成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家长的角色与位置也在发生变化。这时候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低谷,是为人父母的一堂必修课。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记住:好的关系胜过一切!</p> <p class="ql-block">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新视角,作为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得了解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钟志农老师用风趣亲切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了殷切的期盼——善待处境不利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钟老师所谈到的处境不利的学生不一定具备绝对的弱势人群特征,也并非都是先天不足或后天不努力,是社会或家庭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公平、更适当的环境或舞台。这些学生由于特定的弱势因素,而身处班级边缘地位,自感孤独、焦虑、自卑、无助,从而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危机问题。钟老师也给予了我们教师具体的应对措施,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且都秉着“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指引着我们有效地实施班级管理。</p>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构建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有充满精气神的状态,要有充满阳光的表情,要有温和的专注的目光,要有分寸有温度的语言,要用平等的真诚的语气,还要有睿智幽默的风格。在今后教学中我们都要力求做到这几个方面,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汪维辉老师的分享,让我们一起追溯了汉语词汇的古今变化,例子经典,讲出了灿烂华夏文明中词汇背后的故事和发展轨迹。我们知道了词汇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使用习惯,新兴事物的出现这三者而变化的,词汇也并不是完美的,是需要不断完善、丰富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日常中也应该多注意词汇的规范使用,注意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使用场合,尤其是在正式书面报告中,用词一定要严谨合理。</p> <p class="ql-block">  闫老师的《上一节高阶阅读课》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基础为起点,从文本教学为例,以教育发展观为引领,为大家上了一堂精粹的高阶阅读课。从经典文章片段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思维、拓展,从而提升学生思维阅读、高阶阅读的学以致用。由浅入深,由培养学习至惯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化主动学习,让学生从字词、句段、文章去认识、去思维、去鉴赏、去掌握,提高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闫老师还从今到古,从中到外,使学生领略阅读的魅力,感受字词句中蕴藏的情感、意义、文化,让学生从感受、讨论、辩证中学会自主感悟文本、感悟作者,感悟经典。再从一些教师的实际教学对比中,提出高阶阅读的基点——启迪学生,以生为本的观点。指导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高阶阅读的培养,文本解读时要高阶提问、层次对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层感悟、高阶讨论,最后精准把握文本,提高自我阅读,高阶阅读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孙敏强老师看来,苏东坡的诗充满着哲理与生活美学,无论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是《炖肉歌》,都是在逆境中寻找前行之路的写照,也是后人应该积极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一首《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被后人认为极具禅味。孙老师认为,人生应如苏东坡写的观潮一样,无论前行的道路上有风景还是风雨,人生的悲欢离合都要去面对,“去做,去努力、去经历,生命的圆满就在于此。”</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先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他们,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都以孩子的所需和接受度作为中心目标去优化学习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情景,创造气氛等行为,来为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平台与机会。</p> <p class="ql-block">  “实践出真知”,学习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没有意义。4月29日下午我们在荷花小学进行了课堂实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这次我们组主动申请来上课的是来自荷花小学的陈敏燕老师,她是一位对工作对孩子充满热情的老教师,为了本次公开课,陈老师多次试教,已有33年教龄的她自己制作PPT,好几次试教后教案重新推翻。从头再来,就像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教师一样,虚心好学,不厌其烦。这次小组活动也得到了荷花小学语文老师,特别是袁满袁老师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虽然并不是培训班成员,但是袁老师却热情地参与其中,听试教改教案与我们小组老师一起研讨点评,陈老师和袁老师这样的教学热情,对教学的专注投入,是我们年轻教师前行的航灯,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当然我们整个小组成员也非常认真。除有一人特殊原因请假之外,全部克服繁重的教学任务,赶到荷花小学参与研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堂课凝聚了大家的汗水与智慧,在5月6号上午在全体组员面前有了更完美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  5月6日,全体老师聚在明德小学,开启第三阶段的学习。第一节课蔡璐老师执教了《父爱之舟》,从作者的绘画导入,出示图示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抓住主要人物和故事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剩余场景。全班交流后,引导学生关注第3.8.9自然段,把最能体现父爱的词句圈画,旁边做好批注。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深深的父爱,更好理解题目《父爱之舟》。</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吴文君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蜘蛛开店》。吴老师用谜语引入,抓住“蹲”“寂寞”引导学生体会蜘蛛的无聊。然后用“蜘蛛卖____,顾客来了,是______。”的句式整体感知课文。最后仔细品味了2~5自然段(蜘蛛卖口罩的部分)。课堂中,吴老师注重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的教学,基础扎实。</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三节课执教老师是陈敏燕老师,来自荷花小学,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对孩子们充满热情。她任教三十三年,当班主任三十三年,一直担任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她曾获诸暨市优秀教师,两次获风范奖,所带班级三次获市级先进班集体,多篇论文发表,获奖。所带学生多次在绍兴市级及以上获奖,其中一个学生获诸暨市英才奖。为了本次公开课,陈老师的PPT换了三个版本,全家总动员修改了四次,试教了三次。陈老师对于教学的认真,点亮了我们年轻教师前行的航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荷花小学陈敏燕老师说:“我是一名毕业班的语文老师,考虑到毕业班(六下)语文课文基本上完的情况,我挑选了四下语文的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层次:“难之大”、“人之乱”、“船长之伟大”,阶梯式展开,层层递进。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外国小说,篇幅较长,有45个自然段,而且课文中的船名,地名,人名读起来比较拗口,所以教学一开始就引领学生解决这些难词。“难之大”着重让孩子们找寻文中能体现灾难大的词句来体会,重点品读“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弦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了一个大窟窿”来感受场面的惨烈;接下去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来感悟“人之乱”;最后透过各种对话朗读、配乐等方式感受哈尔威船长伟大的品格,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PPT的呈现让课堂更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更集中,积极性更高。而我在制作PPT时做了三个版本,不光背景图片有所不同,文字色彩也不断调整,由蓝白,黑白,灰白三个版本,可以随着不同的大屏幕随时选择。第一稿设计完后,我在自己学习的四(4)班试教,邀请了我校大师级的袁满园老师和其他几个四年级来说一起来听课,倾听他们的宝贵意见后及时调整修改。4月29日。在场的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修改意见。经过三次磨课后最下午邀请了本组的所有老师来我们学校,和四(7)班的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第二次磨课终于今天上午在明德小学和四(1)班的孩子一起完成了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来自城东小学俞国梅老师的点评:大家好!陈老师这堂课已经磨了好多次了,我们小组也集中听课进行了讨论,自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一.精心设计,构思巧妙。这堂课用了阶梯式的设计:难之大——人之乱——船长之伟大,前面两个部分为第三部分蓄势,层层铺垫,层层深入,最后发力,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哈尔威船长在危机时刻的沉着冷静、舍己为人,从而达到本堂课的高潮,取得不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二.围绕要素,体会品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陈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从一开始抓住三组难读的词语:两艘船名,五个地名,四个人名和职位,紧接着抓住能表现“难之大”和“人之乱”的关键句子,从而体会到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p><p class="ql-block">三.重视朗读,加深感悟。大家不难发现,在整堂课中,陈老师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朗读,无论是词语,还是句子,还有对话朗读,举一个例子,在“人之乱”环节,找到三处表现人群混乱的不同场面后,陈老师先让孩子们自由读,再指名读找关键词,接着创设了情境“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找不到妈妈的小女孩”“不知道妻儿状况的爸爸”来体会人们的惊恐万状,然后男女生朗读,最后齐读,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之乱”。相信每一个人学了这个故事之后,一定会记住这样一位船长:记住一位与船同沉的船长!记住那位在大海中永生的船长!记住那位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船长!</p> <p class="ql-block">  楼校长的课堂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楼校长从课前的听到聊天,鼓励孩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开始抓住第一句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查字典、联想的方法揭题,出示作者。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体会作者发出的感概,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作者此情此景的感受。通过这个环节教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上片的写景叙事到下片的情和理自然衔接。所以课堂上孩子们思想自由,产生想法,敢于表达想法是很重要的。最后环节楼校长出示苏轼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认真漂亮地把这首词写在书法纸上,告诉孩子们认真书写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楼校长认为聆听是一切语感学习的基础,通过声音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增强语感。阅读的积累很重要,聆听的训练更重要。二三年级的教师可以每天进行五分钟的聆听训练,让学生边听书边看书。他的课堂上三本书必备:语文书、新华字典、听写本。每节课都要查一个字,写几个字,让孩子对文字产生敏锐性。</p> <p class="ql-block">  楼校长认为,语文学习的序列化非常重要,要教师用心设计,有详细的日历表。这是教学变革的第一要义。比如一二年级的经典诵读,每周至少保证2篇书目的背诵。所以学校要有校本课程的序列化,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教学序列化。教学变革的第二要义就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准确优雅地表达的意愿。教学变革的第三要义从评价开始。</p> <p class="ql-block">  5月8日展示的是高级班老师们的示范汇报课。第一节课由白门完小的朱洁琼老师执教《文言文两则》。朱老师引出题目后让学生猜意思,教给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是一个好办法,出示囊,学习书写。随后通过朗读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意思,通过三问深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胤的勤学努力,最后拓展环节借助作业本的习题《怀素写字》做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灵活运用。这堂课设计巧妙,各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特别是三问设计很巧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有所得,课堂充满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行知小学的杨建军老师执教《杨氏之子》。杨老师从看图猜一猜让学生讲故事引出课题,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适时解决两个多音字“为”、“应”,一个读音“诣”,一个易错词语的意思“禽”。随后通过细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甚聪慧”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密码,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理解人物形象后学生会诵就自然而然了。最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杨老师运用了学共体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课堂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92学时培训,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机会,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力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内驱力。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呵护学生学习兴趣的萌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教育路上,我们在一起,真好!</p>

学生

老师

教师

教学

课堂

孩子

学习

我们

引导

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