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美丽的吐峪沟大峡谷之我行

随缘

<p class="ql-block">  说来话长。吐峪沟大峡谷是这次跟当地旅游团去新疆拍片的最后一站。由于还要赶当天下午六点多的飞机回南京,此行注定无法深入拍摄,只能是蜻蜓点水似粗略地飞了一下,还算拍了几张片子。还好,由于新疆去了四次,土峪沟大峡谷此行算是第二次,而上次2018年主要是去了 吐峪沟大峡谷最南端的麻扎村进行拍摄,这次的拍摄主题就是航拍吐峪沟大峡谷的风光。两次拍摄下来从地理位置来看算是拍了大峡谷的一头一尾,也算是少了一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细细说来,吐峪沟大峡谷位于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北起苏巴什村,南到麻扎村,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吐峪沟之名,意思是“走不通的小山沟”。直到1992年,为了方便火焰山的南北人民的往来,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人民解放军的大力帮助下,这里才修了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结束了“此路不通”的历史。为感谢人民解放军的支援,此条路便命名为"连心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此也明理了小沟大峡谷奇特地貌一说的原由。</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路边顺着峡谷往下看,峡谷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峡谷内怪石嶙峋、犬牙交错、跌宕起伏,谷底有一山涧小溪顺着沟谷蜿蜒向南流去,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如此惊人之作不能不令人惊叹万分、拍案称奇。火焰山最高峰就位于峡谷中,这里不仅有怪石磷峋、沟谷纵横的峡谷风光,还有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麻扎(墓葬);不仅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而且还有藏传佛教大寺院遗迹,既是西北地区穆斯林心目中的“东方小麦加”,也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每年都有不少穆斯林、佛教徒前来朝觐、朝拜。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至少有,被近百年来观光考察的游客、学者称之为“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  吐峪沟大峡谷,称得上是中国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有开凿于西晋、十六国时代的吐峪沟千佛洞;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有藏传佛教大寺院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民俗活化石)之称的古老维吾尔族村落;是世界两大著名宗教文化交汇地;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驿站;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中国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史有“东方的麦加”之称。壮美的峪谷、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蕴涵、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融为一体,构成了神秘、独特、奇异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拍摄的结果来看,航拍真算得上是一种非常独到、屡试皆爽的拍摄手法,其独有的拍摄角度和变化无穷的视角,是当代相机所不能不折服的。从前后两次吐峪沟大峡谷拍摄效果来看,航拍确实能把其特有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整组照片来看,其画面感和镜头语言也是照相机无法比拟的,那么地鲜活不由得令人不得不赞叹不已,感慨万千。这真得就是我当时拍摄时的心历过程,不由的我在拍摄中从内心发出不断的感叹。去拍得那天是早上八点左右,和内地前后相差两个小时。当时真得是天公作美、阳光灿烂运气出奇得好,但沟口的风还是有点大,估计在5级风左右,飞得时候还是有点胆战心惊。要拍摄的这一段地形应该是峡谷中最险也是最壮观的一段。阳光打在峡谷内的山石上,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把峡谷的怪石嶙峋、跌宕起伏、崎岖不平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下,沟谷蜿蜒曲折、斗折蛇行不断地向南伸展延伸,无人机就势拍下了峡谷前后2、3公里的山势陡峭、沟谷纵横的峡谷风光。整个过程历时大约1个小时,无人机升空后就沿着沟的走向前后不停地移动,此时车外温度在0度左右,风声挟快门声此起彼伏、顺着峡谷由北向南一路穿行,镜头就此留下了吐峪沟大峡谷壮丽的山影和最美好的记忆,不由得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分……,说到是天时地利人和,真可谓不虚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过程中,画面如何切入,还是蛮考验人的,后期的调色处理也功不可没!不得不提的是,在航拍中,全景接片的拍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及具丰富的表现力。当然,拍摄时全景接片在屏幕中整个效果看不到,真得就是凭感觉,真得就是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