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相沟中小 庄海静】沟通算理 打通脉络~~临沂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第二天

庄海静

<p class="ql-block"><b>临沂市小学“计算教学”研讨会在临沂三小热火朝天的开讲啦!同课异构的模式早就期待已久,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上午三位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小数的加减法例1例2》。</b></p> <p class="ql-block"><b>老师们扎实的教风,朴实、实在的课堂,对教材把握的精准,教学环节的设计,淡定的教态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第一节和第三节老师都借助了整数教学运用迁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计算,运用迁移的旧知识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b></p><p class="ql-block"><b>三节课的老师都善于追问,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学生的思维总是在老师的设疑中步步深入,追本溯源,进而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小数点对齐的道理。</b></p> <p class="ql-block"><b>为什么总有学生把百分位上的“5”直接拉下来的?因加法的负迁移?通过自主尝试,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列出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但是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出现了疑惑,“是末位对齐?还是小数点对齐?”此处是否可以有这样一段对话,“在以前的整数加、减法运算,都是把末位的两个数对齐,可这道题为什么不把末位对齐了呢?”在这里是否可以变“知识”为“话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对话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引发不同观点的碰撞,而正是这种学生认知上的差异,给学生以新的启迪,为后续展开比较、发现、联系、提升等活动提供有价值的资源。让学生与数学本质对话。”让学生逐步明晰算法理解算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学生对算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算理,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谈一下我的思考:小数的加减法,正如上课老师所讲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我们是否把重点设在不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呢?就像第二节,感觉应该把重点放在后面出的练习题上,而不是把整节课倾向于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之一,我们从小和数打交道,对于数最为熟悉。而计算教学又是基础的基础,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罗鸣亮先生所说:计算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相同计算单位的个数分别是多少。</b></p>

学生

小数

加减法

对齐

算理

计算

老师

教学

末位

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