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院前院内信息交互平台应急实战演练!

白柳

为助力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巩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组织了急诊监护病房、创伤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放射科、CT室、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一次严重伤和多发伤患者救治流程的应急演练,以查验并改进科室创伤救治环节、人员合理分工、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量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的滞留时间,提高医院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2021年5月7日下午3时15分,巩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急救中心主任赵宏峰下达了创伤急救应急演练开始的命令,各组成员按照演练流程进行实战演练。接路人拨打巩义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救电话,巩义市嵩山路与310国道交叉口发生严重车祸,现场2人受伤昏迷,2人轻伤。调度员立即通知急诊值班医师及科主任,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启用【严重创伤预警信息联动系统】,携带抢救箱及抢救物品2分钟内出诊,滴度——滴度——滴度!120急救救护车的警笛划破长空,3医3护,两辆救护车同时出发,急速奔跑在城市到郊区的道路上。 <p class="ql-block">途中医务人员电话联系询问患者情况,指导现场进行基本急救后等待急诊医务人员到达,经过5分钟路程,救护车抵达现场,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评估周围环境安全,现场总指挥高博进行现场分诊,经验伤,现场两名伤员较重,一名昏迷病人考虑颅脑损伤,一名病人考虑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腹部闭合式,股骨骨折,另两名患者为轻伤,一例头皮挫裂伤,一例右下肢皮肤挫裂伤。高博医师边检伤,边给予伤者携带伤情识别卡,后联系指挥中心汇报伤情并请求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护士韩璐根据验伤分类卡片,PDA识别,佩戴信息收集手环,建立信息推送至院内信息系统。</p> 院前医生唐海雄,给予昏迷患者应用颈托、脊柱固定板、头部固定器固定脊椎及头部,护士李晓君给予建立静脉通路、采血等治疗。只听口号1、2、3,医护司配合默契,将患者稳稳当当的转运至担架上。 <p class="ql-block">院前医生高帅博,给予多发伤患者颈托固定,护士马童雨给予检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协助医生给予骨折部位夹板固定后铲式担架搬运。</p> 高博医生给予两名轻伤病人伤口包扎止血。 急诊科医护人员转运患者至救护车进行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同时使用【严重创伤预警信息联动系统】联系科内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启动绿色通道流程,完善相关检查单的开据,通知相关科室提前到达急诊科等待会诊,途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到达急诊科后由创伤专家组团队再次对伤员进行创伤评估:<br>患者甲格拉斯评分3分,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尿管,进行快速床旁超声检查(FAST),生命体征稳定后由呼吸机辅助呼吸行CT检查,CT室内多科会诊后一致认为患者暂无手术指征,收住急诊监护室治疗。<br>患者乙入院后血压测不出,给予深静脉置管补液,留置尿管,床旁超声检查(FAST)提示腹腔积液,脾破裂可能性大。积极补液、配血,血压回升后完善腹部增强CT,多科医师CT室会诊,建议手术治疗,与家属沟通病情后直接送入手术室。<br>患者丙给予完善颅脑CT后头皮缝合,收住急诊外科。<br>患者丁给予缝合伤口收住急诊留观室。<br> 演练结束后赵宏峰院长联合各协作科室集中进行了总结会,对演练中每个环节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并针对问题下一步整改措施进行布置。通过此次应急实战演练,有效检验了创伤中心建设的成效,院前创伤急救能力及MDT救治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实战演练,才能发现院内急救水平的不足,提高创伤救治能力,增强创伤知识,使流程完善优化,让操作更加规范化,为患者争取更快捷、安全的救治服务保障。通过梳理流程,增强了巩义市人民医院对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为多发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优化创伤患者急救流程,对创伤患者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促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快速并有效的进行抢救,提高医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及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创伤

患者

演练

急救

急诊

救治

急诊科

给予

院前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