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最有味道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回忆!

福星高照

<br></br></h3></br><h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叫<strong>“万元户”,</strong>那么在那个商品奇缺的年代又有那些奢侈品呢?图中美女展示“三大件”,有了这三件,就可以当嫁妆,把新媳妇娶进门。</h3></br><h3> <h3>那个年代的湖南妹子真的很有味道!</h3></br><h3> <h3>图为80年代万元户的标配。</h3></br><h3> <h3>这样一桌高级酒店里的酒席,相当于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很少人吃的起。</h3></br><h3> <h3>曾经的经典摩托车型幸福250,当时这款车型相当的受欢迎,那时候许多男人都梦想着能够拥有一辆这样的摩托车。</h3></br> 直到80年代,彩色电视机逐渐走进家庭。 山西大同城区拉家具的脚蹬三轮车,拉的是一个高衣柜。 图为一男子在村里了解情况,一旁还有人给他擦汗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倘若个人没有慧根、缺乏悟性,再好的师傅恐也白搭。 在走街串巷之间,平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细节与情趣,朴素而精准。 生活中总少不了这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br></br> 哥儿坐在门口唠唠嗑,聊聊子女的事情。 撒钱许愿池<br></br> 爷爷奶奶带着孙子逛公园,那时候香烟是有好东西 两个农村小男孩,各背着一个背篓,手上拿着一把镰刀,到田里去打猪草。那时候农村的小孩,从小就要帮家里干家务或农活,打猪草更是经常要做的事。 路边的一个修鞋摊子,一个漂亮女孩光着脚坐在小板凳上等着修鞋匠给她修鞋。这种修鞋摊在八十年代的大街小巷很常见,那时候的人们对它非常的熟悉。 北京的一个街道上,一个老大爷带着孙子在街上遛弯,老大爷推的这种小推车在八十年代满大街都是,有推着孩子遛弯的。也有用它来拉煤运货的,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中都有这样的一辆小推车,但是现在可看不见了,现在带小孩的都是用时尚的婴儿车。 推着老式爆米花机走乡串户做爆米花的大爷。七八十年代的人对这个一定记忆颇深,这是许多小孩童年时代的甜美记忆。 图为一个小山村的农田边,一个赤脚医生正在给一个农村妇女打卡介苗。 一位农村小女孩在猪圈里喂猪,小小年纪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4名女同学在教室外面的走道上整理新课本,准备拿到教室发放给同学们。小时候开学的时候拿到新课本,都会拿挂历或者报纸把它包起来。 图为1981年,北京西四路口,一名尽职尽责的交警护送了一个小学生过马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交警敬礼表示感谢。 1986年,长安街街头的小汽车。 1988年,山西大同市的一家照相馆,那个时候照相留念成为了一种时尚。 1988年北京长安街的骑自行车的市民,当时的服饰已经非常新潮,现在这些人都是有钱人。 街头养鸟人,小孩被鸟吸引住了。 <br></br>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刚进入改革开放,校园里迎来新思想,年轻的中学生首要接触更多年代新风,他们的精神状态从未有过的活跃,这组30年前的珍贵照片实在再现了其时的女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图为一名女生正在教室里清扫垃圾。<h3> 图为80年代正在集体干活的中学生<h3> 看画报和看书的两位中学女生 <br></br>课间教师门口聚集的 中学生在聊天,门牌上写着:初二(3班) <br></br>教室外跑步的学生,也许这是一节 体育课。 <br></br>在画室学习绘画的女学生。<h3> 席地而坐聊天的女学生,满满都是青春气息。 图为一个阴雨气候,一名穿戴白色裙子的女生走向教室。<br></br> 图为正在打扫卫生的几名女生,阳光照射下,有一种复古的韵味。 连背影都是那么的美好,不过那个时候的美女可不仅仅只是背影美。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女生美的天然,美的舒畅,而其时这样一个女生的倩影也能让很多男性为之痴迷。</p> 课间,三五成群的女生在一起聊天也是不错的时光。 图为80年代的女中学生正在排队,可能是在上体育课或许升旗。 那个时候的友谊是真的能用天长地久来描述,没有争奇斗艳,没有你争我抢,没有姐妹斗心机。 图为刚刚雨停后的操场上的一对小姐妹,爱情十分的调和,是互相交心朋友。  <h3> 80年代上体育课的中学生,统一的蓝色校服,清澈纯真。<h3> 放学时教学楼前的中学生,衣着都很简朴。<h3> 放学后在黑板上解题的女中学生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3iaV9kuWmifk_00TFoGeH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