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绝美!太原滨河自行车道!

百草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五一”假期,</span>太原汾河景区是花的海洋、树的海洋,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母亲河”汾河两侧的滨河自行车道正式投入使用了。</h1><h1>碧水荡漾的两岸,新建成的滨河自行车道蜿蜒曲折、纵贯南北,像两条“彩带”掩映在绿树花草中,给游玩的人们带来了无尽乐趣。</h1><h1><div>太原滨河自行车道沿汾河东、西两侧设置,北起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迎宾桥以南2公里处,全长75公里,车道净宽5米,面层采用环保、耐磨、鲜艳、防水的彩色陶瓷颗粒,两侧各设2米绿化带。</div><div>工程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设计时速控制在15公里以内,设置出入口30余个,两层观景平台5个,一层休憩平台6个,助力推行系统52套,东西两岸共布置路灯877盏,线条灯1.6万延米。<br></div><div>经过多年建设,汾河景区已成为太原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景区内设置自行车道,既能让市民通过骑自行车享受交通便捷,达到健身和通勤目的,又可以畅享汾河美景,改善城市亲水性,畅享“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的感受。</div><div>同时,把滨河自行车道与东西向城市道路、城市腹地顺畅衔接后,也可以分流大量市民以骑车来解决南北向中短距离交通需求,缓解南北向干道的交通压力。  <br></div><div>以如此大手笔一次性建成一套城市慢行系统,在国内外并不多见。<br></div></h1> <h1>“五一国际劳动节”,上午9时35分,太原市汾河公园滨河门球场,设在这儿的滨河自行车道开通主会场的开通启动键摁下后,汾河东、西两岸10个点位的千余名骑行爱好者同步开始骑行活动。</h1><h1>一时间,汾河两岸犹如蜿蜒彩带的自行车道上,骑行者们挥动着小红旗疾驰前行,汇成了五彩的的车流。</h1> <h1>新建成的自行车道宛如两条红色丝带,镶嵌在汾河两岸,成为龙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r></h1> <h1>在滨河自行车道建设过程中,对沿途景观进行了提质升级。<br>  "春”可赏杂英缤纷、芊蔚芬芳,<br>“夏”可闻蝉鸣蛙叫、群鸟欢歌,<br>“秋”可望橙黄橘绿、层林尽染,<br>“冬”可眺雪雾凇间、冰色妖娆。<br>四季美景成为市民、游客骑行在岸绿水清、点线辉映、人水相亲的汾河景区里的一种常态。</h1> <h1>淡红色的路面配上春天的的新绿,与都市的车流并行在美丽的汾水边。</h1><h1>汾河上的每座桥进入汾河景区的楼梯都重新设计更加平缓 ,铺了塑胶, 两边有坡道,方便自行车推行。</h1> <h1>作为全市首条自行车专用道,设计时速控制在每小时15公里以内。为拉近广大群众与汾河景区的距离<br>与跨汾河桥梁、滨河东西路人行天桥互联互通,<br>共设置出入口30余个。<br>方便广大群众以多元化方式进出汾河景区依托滨河自行车道主动脉,联通山脉、水网、城区,形成"一轴"(滨河自行车专用道)、"一环"(东西山自行车赛道)、"多脉络"”的自行车网络系统,打造集合运动、休闲、通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自行车路网体系<br>塑造多样化、富有活力的自行车交通系统。</h1> <h1>太原有多支自行车骑行队,“五一”期间,滨河自行车道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对于这些喜欢长途骑行的人来说,家门口有了一条几十公里长的安全、舒适骑行通道,真是多了一处休闲、健身好场所。</h1> <h1>市民可骑着自行车,在山水之间静享绿色生活,同时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h1> <h1>在景区往北,可享受到湿地提供的天然氧吧,往南可欣赏到现代化都市景观。</h1><h1>东岸近可看到蓝宝石般的露天游泳场,远可观气势恢弘的大型龙灯。</h1><h1>西岸可以置身樱花大道,尽享“樱花永苍垂杨岸”的别样情怀,又可远眺湿地景观,与白鹭等珍稀鸟类亲密接触,还可穿越历史悠久的网红铁路桥,与之隔空对话。</h1> <h1>“娘子军”们整装待发</h1> <h1>路在景中、景在路中。</h1> <h1>骑行畅游</h1> <h1>滨河自行车道开通后,让汾河景区又有了一种新的美感。</h1><h1>短短几天,就有骑行者总结出了四处新景观,并美其名曰——太原新的“网红”打卡地。</h1> <h1>康乐街驿站向北骑行的车队</h1> <h1>车队穿过迎泽大桥,一路向南,驶过匝道转弯处。</h1> <h1>为何路面是红色,这种路面有啥好处?<br>滨河自行车道的路面“彩妆”绝非只是为了美观,更有助于提升骑行安全。<br>滨河自行车专用道的路面结构分为三层沥青,分别是厚度为4.5厘米的下面层、3.5厘米的上面层和0.2厘米的彩色面层。最上面的是彩色沥青,也就是骑行者肉眼可见的路面。<br></h1> <h1>为满足自行车道的特殊需求,在面层施工中,首次引入“彩色煅烧陶粒路面”新型工艺铺设了环保、耐磨、美观的水性环氧材质彩色路面。此工艺施工的彩色路面色彩鲜艳、绿色环保,不仅能缓解市民骑行视野的疲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自行车制动距离,减小路面湿滑带来的安全隐患。</h1> <h1>这支车队正在穿过迎泽大桥,一路向北挺进。</h1> <h1>车道镶嵌在玫瑰花海里</h1> <h1>向北进发</h1> <h1>向南的车队</h1> <h1>双向骑道</h1> <p class="ql-block">车道蜿蜒在绿树、鲜花中,满眼的美丽画卷。</p> <h1>留影</h1> <h1>汾河景区紧邻滨河东、西路,由多个人行天桥连通。由于部分天桥梯道较陡,推行比较困难,所以在滨河东、西路多处人行天桥的上下桥处,安装了多处自行车助力系统助力推行系统52套。<br>上行设置有自行车传送带,降低了推行的难度。<br>下行设置阻力装置,提高了推车下行的安全性,更好地保障了市民的出行便利和骑行安全。</h1> <h1>滨河自行车道的管理公告及温馨提示,非常人性化。</h1> <h1>为方便大家就近租还公共自行车,滨河东西路两侧有54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滨河东路沿线有33个“公车点”,滨河西路沿线有21个“公车点”。<br>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严禁驶入,骑行者须年满12周岁以上并要有成年人陪同。<br>各类骑行协会、俱乐部举办团体骑行活动前,须经市汾管委同意后,方可在规定路段骑行。<br></h1> <h1>这个小朋友骑车的快乐漾在脸上</h1> <h1>外国友人兴致勃勃来骑行</h1> <h1><div>建成的滨河自行车道和东西山公路自行车赛道形成了“一轴”“一环”共305公里的“慢行系统”,同步对已建成20余年的汾河景区一、二期景观提质升级,增添多功能洗手间,提档露天游泳场,增设11座观景休憩平台,设置30余个出入口,更加方便广大群众进出汾河景区,满足市民观光、休憩、健身需求。<br>高架桥全部采用钢箱梁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自重轻,安装速度快、易修复的特点;不锈钢材质的桥梁护栏,不仅不易褪色,易于后期清洁和保养,而且造型丰富美观,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br></div></h1> <h1>驿站的鸟瞰图(网络图片),就像飞燕一样,让人赏心悦目。</h1> <h1>5月2日拍照的,康乐街过街天桥通往景区的驿站</h1> <h1></h1><h1>5月5日拍照的,康乐街过街天桥通往景区驿站的西面</h1> <h1>利用桥下空间设置休闲长凳、绿化景观带、少儿活动场所等,同时点缀活泼有趣的雕塑类设施,进一步丰富汾河公园的景致,并为人们提供休憩放松场所。</h1> <h1>上午10点钟的汾河景区自行车道</h1> <h1>在局部桥梁段玻璃栏板中加入光伏片,并设计不同的图案和色彩,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绿色环保的典范。</h1> <h1>部分地面段拟采用夜间发光路面,日间吸收太阳能,夜间照明,形成独特的夜景效果。</h1> <h1>随拍汾河景区的美景</h1> <h1>迎泽桥南侧的草坪图案很漂亮</h1> <h1>康乐街入园处的林荫花道</h1> <h1>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div>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br>这个牌楼紧紧把握了历史文脉,以体现厚重的汾河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div></h1> <h1>远望迎泽大桥</h1> <h1>碧水沙滩广场占地面积月13000平方米,是一处</h1><h1>非常有亲和力、融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于一体的景点。<div>与太原市区图相似的戏水池,与水面相连的大片沙滩,可使游人尽享临海戏水、回归自然的乐趣。</div><div>这一处是汾河在太原流向相似的微缩水景,由此延伸出去的溪水蜿蜒流淌。</div></h1> <h1><p>游人可以在沙滩里自在的坐、玩、休闲、娱乐,重拾童年的快乐。</p><p>溪水、卵石、水鸟雕塑与沙滩共同构筑了一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景色空间。</p></h1> <h1>沙滩中的汉白玉雕塑"母子情",造型优美,体现了汾河养育了三晋大地的浓浓深情和“热爱母亲河,建设好家园”的主题思想。<br>"母子情"雕塑高约5米,矗立在一块长约8米、宽约2米的底座上。雕塑中有一位半躺着的母亲手拉着一个男孩子,他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头上只留着一小撮头发,光着身子,面带着天真的笑容,妈妈的头发被风微微吹起,脸上带着深情的微笑。</h1> <h1>蔷薇花也开了</h1> <h1>巨龙彩灯卧碧水</h1> <h1>五月的鲜花似海洋</h1> <h1>汾水林荫道</h1> <h1>双环美趣</h1> <h1>北望漪汾桥</h1> <h1>静香的藤萝花<br>李白曾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生动地刻画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br></h1> <h1>河景惬意</h1> <h1>洋洋洒洒的黄刺玫</h1> <h1>鸭船码头</h1> <h1>“鸢尾花”正在盛开</h1> <h1>向北的石板路和橡皮坝</h1> <h1>儿童游览车叮叮咚咚从身边驶过</h1> <h1>鲜艳的玫红色“毛地黄”</h1> <h1>每天在平安健康步道上走步的人真不少</h1> <h1>鸭船荡漾</h1> <h1>放飞希望</h1> <h1>凉亭里跑到我面前的身着中式红衣的1岁小宝贝,萌萌的超可爱。</h1> <h1>这个三岁的小男孩,一招一式还挺有模样,哈哈。</h1> <h1>遥望西岸<br>1、左侧方形的建筑是山西省博物院<br>占地面积168亩,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库区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中国建馆时间较早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院由主楼和四座角楼构成主体建筑,主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征丰收吉祥。<br>2、右侧圆形的建筑是山西省地质博物馆<br>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1811平方米,是山西省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h1> <h1>藤本月季花开的真靓啊</h1> <h1>小船儿逐水</h1> <h1>站在驿站观景台拍下的园区一角</h1> <h1>“蓝目菊”争奇斗艳</h1> <h1>自行车道途经的汾河南中环桥全长1114.74米,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展示着自己白天的安静、豁达与夜晚的妩媚、炫丽。</h1> <h1>自行车道途经的汾河通达桥,主桥上的“时代之门”,整体呈白色,以简洁、有效、稳定的建筑结构体系,凸显出雕塑感。通达桥拱圈内外侧将设置景观灯带,夜晚主塔在灯光的烘托下好似一块璧玉,与主缆上的点点灯光串成珠帘,寓意珠联璧合。</h1> <h1>自行车道途经的汾河摄乐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汾河两岸,高度达113米的主塔造型像一个无横梁的大写英文字母“A”,64根斜拉索连接主塔与桥体,看上去仿佛一根根能奏出动人乐曲的琴弦,让大桥的造型更显现代化。</h1> <h1>车水马龙的滨河东路</h1> <h1>汾河景区东、西两岸的自行车专用道,犹如两条红色长龙穿梭于碧波绿荫之间,与跨汾河桥梁、滨河东西路人行天桥互联互通。</h1><h1>“五一”起,让我们来到最美汾河边骑上自行车,置身于绿树成荫、万紫千红、碧波荡漾的美丽画卷,伴着阵阵花香, 迎着徐徐春风,享受惬意的“骑行慢生活”,共同感受骑行的快乐。</h1><p class="ql-block"><br></p> <h1><b>附:</b></h1><h1>碧水穿城,彩练作伴。</h1><h1>滨河自行车道投用后,将作为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借助太原市 “ 三山环抱、一水中分 ” 的自然格局,与东、西山自行车赛道东—西—北环线一起将太原市的山、水、城联通,形成“一轴一环多脉络”的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h1><h1>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市区平均每月有984万人次骑行,每次平均按15分钟3.5公里计算,每月累计骑行3444万公里,以骑车代替驾车出行,以市区100公里耗油10升来算,每月节约燃油约340万升,按照每升燃油7元计,每月节省燃油费约2400万元,年节省燃油费约2.9亿元。按国际BP碳排放计算,节约1升燃油等于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骑行可每月为我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00吨,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5万吨。</h1><h1>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生态、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山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的目标行动。</h1><h1>让我们都为建设锦绣太原城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吧!</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