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闲逛马厂街

半日闲

<p class="ql-block">今年逛了老仓山两次,都一直在仓前九里逛,小清新的人文气息,英法美德等民国时期留下的驻华使馆,修缮一新。走在那安静的小道,树荫环抱,仿佛穿越回到了民国时期。五一小长假,约上趣味相投,相见恨晚,特别聊得来的本家老姐一块儿去仓山的马场街逛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厂街从石岩路到对湖路,分为前后两段约450米,因明代戚继光驻军养马而得名,街内现存建筑48栋,宣园,德庐,亦庐,建园,永安里,鼎庐,硕园,可园,以园等31栋为近代现代历史建筑,形成具有浓厚文化韵味的近代现代建筑群,被评为“福州魅力小街巷”。</span></p> <p class="ql-block">对湖路口有一家咖啡,是用老房子改造的红砖结构,木窗木地板看着就舒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老房子,看上去有点凌乱,摆放随意的生活用品以及晾晒的衣服,无处不呈现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本真。</p> <p class="ql-block">铁门内年久失修,缠绕着长长的藤蔓植物,鲜有人出入。</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的旁边被改造成幼儿园,黑灰的墙面与幼儿园墙面的蓝天白云反差特别大。</p> <p class="ql-block">幽静的小巷中,夹杂着一座小庙。</p> <p class="ql-block">大大的福字,很远就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墙面,幽深的巷子,经常有单车,摩托和行人。</p> <p class="ql-block">转角路边的这座房子,依稀还能看出当年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槐荫巷口的这个小门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要时刻要保持窈窕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外墙,蓝色的窗,看上去真是漂亮,只是因为没人居住,到处都是落叶,榕树长着长长的须都快触到了地上。</p> <p class="ql-block">白墙的尽头有一对情侣正在榕树下拍照,为着幽静的小巷增添了一道靓点。</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深,夕阳西照,沿着这条小巷一直往上走,就是烟台山的仓前九里,有烟台山公园,船政局,石厝教堂,德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等。</p> <p class="ql-block">沿着对湖路直走,就到了马厂街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马场街,亦庐绿色的门用很粗糙的木板随意的打了个补丁,委屈的站在墙角。</p> <p class="ql-block">鼎庐位于马场街12号,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较大的院落,李德鼎(据说是在外国货船上工作的船员)原在马尾厦门造船,回榕后居住于此地,鼎庐所以因他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老人回忆永安里的主人换过几任,据说第二位主人是在邮电局工作的刘氏职员。</p> <p class="ql-block">一道阳光越过矮墙,树影婆娑,路上也洒满了金灿灿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拓庐位于马厂街四号,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原主人金文泳曾任职于大东电报局,在原对湖南金氏茉莉花园旧址建造了拓庐,现在由他的儿子金章汉居住,并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硕园位于马厂街八号,建于民国时期,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西式建筑,建筑内为单元式公寓,所有厨房均设在楼后的附属楼中,与主楼间有两层木连廓连接。据说建筑的主人姓关,莆田人,生物学家陈德智也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园内还有居民居住,邻里正在聊得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建园目前居住着居民,位于拐角的街边,门口白色的墙,十分醒目,牌匾可能已丢失,是后来重新写上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据说里面有参天古树,还有加盖的骑楼。</p> <p class="ql-block">忠庐位于仓山区马厂街11号,建于1932年,原曾在“电光刘”家族开办的企业任会计师的许世光先生建造的私宅,主体分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带有外廓的近代西式建筑,蒋介石先生的英文翻译官曾在此居住了十几年。</p> <p class="ql-block">意园已被拆除,现建成师大教工宿舍,只在原址白色的外墙上写着意园。</p> <p class="ql-block">爱庐位于康山里一号建于民国,1930年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具有典型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建造者刘道岸为温州海关职员,曾任马厂街基督教礼拜堂牧师。爱庐原作为诊所使用,故每个房间都配有三个门,方便病人走动。</p> <p class="ql-block">梦园位于康山里十三号为近代著名华侨领袖叶见元先生故居,建于民国十二年(1926)有两座建筑组成,正座为两层带地下室英式建筑,西侧为加建的三层斜角碉楼,院落正门有“梦园”匾额,后门有“梦园别径”匾额。</p> <p class="ql-block">可园位于康山里五号,建于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创建者钟景竹曾是明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可园走出的名人甚多,一代才女林徽因和当代大建筑家梁思成的喜房也曾在此。</p> <p class="ql-block">可园有两座建筑,建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建筑公寓,底层有券廓,院落呈哑铃型,大门为石库门式,从绿色大门进来,就闻到了这种砖木结构房子特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目前还有居民居住在可园,傍晚时分,居家男主人正在做晚饭,烟熏火燎的。在晾满衣物的回廊下,一枚“沙发土豆”陶醉在书海中,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可园的对面是以园,位于康山里12号,为叶氏家族的私宅,原主人叶嘉亨,曾任三都澳海关关长,主体建筑为二层招募机构,具有朴素的英式风格,建大建筑,据说顶部开有四个老虎窗,为一大建筑特色,因天色已晚,所以没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人世沧桑,这一园一庐古树参天,不忘前尘旧事的唯有他,究竟有多少故事深藏园中?在这蜿蜒的小巷,仿佛沧桑的老者,向我们诉说着往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