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乡土景观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查阅相关资料,乡土(vernacula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erna”,可以被告理解为“本地的”,有别于“外地的”;或者是“乡村的”,有别于“城市的”;抑或是“寻常的”,对应于“正统的”。乡村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一词,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的表达,是此时坡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乡土景观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居民、庙宇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记载着乡土经验,反应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乡土景观具有很多特点,突出表现在它的机动性、暂时性、变化性,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适应性:乡土景观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无意识地、不自学地、无休止地、耐心地适应环境和冲突的产物……适应多变复杂的自然环境,协调由于环境适应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具有文化差异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 对乡土景观的认识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感谢的理解,这种幸福来源于对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归属感和认同感源于对自然环境的精细了解和对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归属和认同定义了个体和群体的身份和在浩瀚宇宙中与茫茫大地上的定位,使漂泊的人们找到归宿,使不安的灵魂终归安宁。</p><p class="ql-block"> 在西方文化中,景观一指早期的中世纪景观,具有机动性和嬗变性的特点,在无意识、不自学的情况下发生,无休止地、耐心地适应环境;景观二指贯穿文艺复兴时代的景观,它清晰地永恒地定义乡村或城市的空间,并通过城墙、树篱、开敞的绿带或草坪使边界可视化;景观三指某个当代西方国家的某些景观,继承的景观一的机动性、适应性、对短暂性的偏好,也有着景观二的稳定性、悠久的历史和既定的景观价值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大地上的景观,似乎也可以用以上“三种景观”来理解:</p><p class="ql-block"> 景观一,传统的乡土景观,包括乡土村落、居民、农田、菜园、风水林、道路、桥梁、庙宇,甚至墓园等;是普通人的景观,是行百年来农业文明“生存的艺术”的结晶,是广大草根文化的载体,安全、丰产且美丽,是广大社会草根的归属和认同基础,也是民族认同的根本性元素,是和谐社会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景观二,政治景观,在古代的如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遍布全国的道路邮驿系统、宏伟的古代都城、奢华的帝王陵墓、儒家文庙,当代的如城市景观大道、纪念性广场、行政中心和广场、展示型的文化中心、纪念性的体育中心、会议中心,甚至是大学城等等。这种景观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且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各个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但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可视性、尺度恢宏而呆板,服务于政治统治,彰显大一统民族的身份,但与普通人不甚相干,与草根文化的信仰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 景观三,当代中国出现许多传统景观中所没有的新的景观要素:社区公园、加油站、街头小吃摊、城中村繁华的街道、杂乱农贸市场、并不整齐划一的都市菜园,等等级。这些景观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但它们都符合普通人的需求,适应环境并不断变化,是孕育中的中国新乡土景观。</p> <p class="ql-block">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乡土景观的探索,我确信景观之美不仅是表象的,更在于它们的实质:景观之美源于人类文明。长久以来,我们都受制于传统的景观美的概念,认为景观之美在于其符合某种普遍的美学原则,或生物的或生态的规律;我们只有在正式的或规划的政治景观中,它们才能实现和体现。然而,我们看到的乡土景观的形象是普通的人的形象:艰苦、渴望、互让、互爱,只有体现这些品质的景观,才是真正的美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当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剧烈的历史时期,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古老的大地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优美乡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美化”“亮化”“硬化”“绿化”“智能化”“数字化”和“重整”“活化利用”。当千篇一律的村镇布局和建筑模式通过政治和行政的手段布局于广大城市和乡村时,中华民族几天年来适应自然而形成的充满诗意的乡土景观(景观一)正逐渐消逝,化作历史,成为乡愁。而泛滥成灾的新的政治景观却在中国大地上蔓延泛滥:景观大道、罗马柱廊、大广场、大草坪、行政中心,它们或继承了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大统一政治景观,或延续着西方巴洛式的恢宏的帝国政治景观,既不能满足普通的人需求,又不能彰显中华民族的身份,了无生气,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明确的边界和体型,尺度恢宏,却往往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脱离了普通人的需求,无助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产生,无助于对乡愁的记忆与缅怀;与此同时,形成过程中的乡土新乡土景观,诸如街头的小吃摊点、社区中的菜园、热闹的城中村等,也往往在政治的“整治”和“清理”的名义下,不断地遭到打压而艰难地、畸形地生长着。</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草根性和乡土性。在此背景下,寻找、发现、传承和保护乡土景观,不仅助于唤醒国人对自己乡土性和乡土景观的认识,还有助于化解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人地关系的危机和社会矛盾,让我们每个公民在传统的乡土景观中,在新乡土观的孕育和体现中,找回对乡土和社区的归属咸和认同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