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母亲

王永清

<p class="ql-block">【主题:致敬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作者:王永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5月6日】</p><p class="ql-block">【音乐:《家》】</p> 我的母亲 我的旧居,1950年5月,我出生在这个土房里。现在旧居已经不在了。 母亲教育我们做好人<br>  中国有句古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的母亲是年纪不高,志向远大。<br>  母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已经112岁。<br>  可惜,母亲只活了64岁。母亲的寿路是短了些,但是,母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无比的丰厚。母亲去世时,我和妹妹虽然还没有成家,但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母亲基本可以含笑九泉。特别是两个哥哥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两个姐姐工作出色,家庭和睦幸福。我们都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我相信母亲虽然对我们恋恋不舍,终究能够“放心地走向佛国”。她老人家虽然没有加入信佛的队伍,但是,母亲是一辈子佛心,终身向善,不愧对世间的一切人和事,这样的老人,佛祖一定会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br> 我的父母 我们姊妹六个,2007年。<div>  母亲生养我们姊妹七个,两个哥哥十多岁就离开家在外求学,大姐、二姐不到二十岁也离开家到外地工作。我的三姐非常懂事乖巧,但不到十岁就因病去世,给母亲的打击很大。三姐离世后,母亲把更多的爱给了我和妹妹,特别是母亲对我俩的教育,苦口婆心,我们至今不敢忘记。<br>  母亲辛苦一生,上敬老,下养小,积劳成疾,五十多岁就疾病缠身,得了严重的“气管炎”,特别是到了冬天,整夜咳嗽不断,常常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我和妹妹听得心里难受,致使我的心理阴影特别大,到现在听到这种连续的咳嗽声,我心理都有“悸动”的反应。那个年月医疗落后,只能依靠“氨茶碱”、“麻黄素”片止咳,这样的药农村也不好买,常靠哥哥姐姐邮寄回来。<br></div> <p class="ql-block">1971年我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身体不好,精神上却非常健康,意志很坚强,用现在的话说,心理很“阳光”。她疾病缠身,却从来不“唉声叹气”,遇到难事也不愁眉苦脸,而是笑着应对。母亲教育我们,长大后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能“叫苦连天”。她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p><p class="ql-block"> 母亲没有念过一天书,不会讲科学道理,用“讲小话”(故事)的方法来教育我们,讲做人的道理,讲人要孝心的故事。说有个儿媳妇不孝敬公婆,把剩饭菜给公婆吃,有一天,天下雨,打个大雷,把正在厨房给公公婆婆弄剩菜饭的媳妇劈成一头猪。从此,这个媳妇就住在柴火堆旁,婆婆每天给她猪食吃。母亲解释说:“她不孝敬公婆,老天爷都看不过去,这是她应得的报应。”</p><p class="ql-block">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和妹妹还小,心里很害怕做错事遭到报应,警惕性非常高。现在想这个“故事”很可笑,但是,孝敬父母(包括公婆、岳父母)这个大课题,却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和怠慢,与“报应”无关,这就是母亲教育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母亲从小得到姥姥家的教育,懂得很多“做好人”的道理,对我们姊妹成长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语录很多,例如:</p><p class="ql-block">人在做,天在看;</p><p class="ql-block">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良心;</p><p class="ql-block">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p><p class="ql-block">笑话人,不如人;</p><p class="ql-block">穷的也可交,富的也可为;</p><p class="ql-block">宁可身受苦,别让脸受热;</p><p class="ql-block">恶有恶感,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刻就报;</p><p class="ql-block">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p><p class="ql-block">修好不见好,终究少不了;</p><p class="ql-block">嘴头不积筷头积;</p><p class="ql-block">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p><p class="ql-block">不能得理不让人;</p><p class="ql-block">人不可骗,天不可欺;</p><p class="ql-block">遇事不能怨天尤人;等等。</p> 右一是我大姐 大姐和同事 <p class="ql-block">1971年大姐全家福</p> 晚年的大姐和姐夫 2018年春节,是大姐的最后一个春节。 包饺子 大姐和姐夫都喜欢君子兰 <div><br></div>大哥在铁岭高中时的留影<div> </div> <p class="ql-block">大哥在东北工学院</p> 母亲的善,表现在各个方面,对爷爷奶奶非常孝心,对街坊四邻非常友善。母亲虽然是“大老粗”(没文化),政治头脑却十分清醒。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停课,我回家种地,大队搞大批判,游斗“四类份子”,叫我们青年人去参加,母亲说:“咱可不去,小孩子家懂个什么呀?批判啥呀?好好干活比啥都强”。大哥在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外调出差到东北,顺便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念了十多年书,懂的比我多,咱可不能跟着整人呐。”哥哥说,妈你就放心吧,我不能啊!这外调是组织上安排的工作,我不是“造反派”。<br>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对读书却非常重视,在爸爸的帮助下,她自己自学识字,能看我们家的几个唱本,连唱带读,基本没有错误,街坊邻居都很佩服。<br>  母亲对我们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力排众议,“跟头把式”地把两个儿子送到大学读书,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是十分罕见的。为让儿子读书,母亲四处借债,用她的话说,经常“拆东墙,补西墙”,到母亲离世时家里还有外债没还完。 大哥的全家福 大哥的成绩 大哥为莱钢的题字 二姐带全家去山东看望大哥大嫂 我的二姐 二姐和同事 二姐、姐夫和子女在北京,1969年。 二姐的一家人 2013年,我和老伴到宝鸡看望二姐。 二姐一家是广东、宝鸡两头跑。 幸福满满 二姐在我家 我们一家和二姐夫在龙首山上 2019年9月,和二姐合影。 二哥在昌图老城五中留影 二哥和二嫂 二哥二嫂和三侄子 二哥全家福 三侄子夫妇到美国去看望他们的宝贝儿子 二哥的孙子王旭铎和母亲在美国 我的小样 八十年代我的一家 儿子王大伟到廊坊来看望我们 儿子结婚时全家合影,左一是好朋友张贵。 女儿结婚时和哥哥嫂子侄子合影 儿子一家 2005年,和女儿女婿外孙女合影 来到廊坊 妹妹曾经是大队的“赤脚医生” 1971年妹妹抱着我的大侄子 妹妹一家<div>后排:妹妹的二女儿、二女婿、大女婿、大女儿、王久臣的儿子</div><div>中排:妹妹、侄子王久臣、妹夫、我</div><div>前排:妹妹的二外孙、大外孙</div> 我和妹妹妹夫 和妹妹留影 妹妹喜欢并蹄莲 2019年9月,妹妹在黄河壶口看瀑布。 妹妹和二姐在延安 我和妹妹在毛主席故居院子里 在主席的院子里 2013年,我和老伴到山东看望大哥大嫂。 1971年春在院子里合影,身后是我家的仓房,里面有我的暗室。 二哥和妹妹到大哥家 二哥来铁岭,在驻跸塔下合影。 二嫂和我老伴抱着我的外孙女 龙首山星桥广场 2018年4月,在鞍山。 我和二哥在大姐家和姐姐姐夫合影 <div>在二哥家和大姐、姐夫、三侄子合影。</div><div> </div> 母亲的一生短暂,也只是一位农村的家庭妇女,沧海一粟,确实渺小,但是她对我们进行了“善良”的教育,让我们姊妹六个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服务,一辈子不作亏心事,这是母亲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从这一点说,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br>  简单地回忆母亲对我们的教育,至今感觉到浑身暖融融的,值此母亲节之际,向母亲致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