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落实家国情怀教育,是每一堂历史课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而如何生动,有效且自然地引导,则需要施教者的精心设计。4月24日,在陕西省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中,我有幸与李敏老师进行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同课异构,在观摩了李老师的示范课后,对落实家国情怀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以核心人物为主线,感受历史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感教育不是生硬的讲解或自觉自悟,需要学生在对历史事件一步步的深入了解中,产生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这一课中,李老师采用了张学良的三大抉择为主线:抉择一,家仇国难,战与不战?抉择二,民族危亡,忠君?救国?抉择三,梦回战时,悔恨?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采取的对策和张学良的举措是不能理解的,原因则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日本和国民党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后,再看张学良的第一个抉择,方可设身处地的体会张学良的感受,理解他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张学良面临着第二个抉择,是忠君,继续不抵抗政策?还是尊重本心,赌上政治前程,放手一搏,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他选择了后者,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此时,学生已从一二九运动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民族危机感,对张学良的抉择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假如我是张学良,我也会这样做,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我愿意付出哪怕是我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学良说:“我的生命止于38岁”,西安事变后,他被蒋介石幽禁,杨虎城一家后来也秘密身亡。材料一展出,学生唏嘘不已。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由内战走向了联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视频中,晚年的张学良对当时的抉择表示并不后悔:“只要有利于国家,要我的命,也在所不惜。”学生在佩服他的同时,发出深深的感慨:如今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许多的前辈在负重前行!情感自然生成。</p> <p class="ql-block"><b>以历史史料为佐证,体会历史的厚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了解具体历史事件的方式有很多,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需求,可采用纪录片、形势图、文字材料、图片等方式。为加强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深刻认识,李老师采用了纪录片的方式,在大背景的烘托下,事件的要素和学生的情感同时推进,不用老师讲解,学生从纪录片中即可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起来也是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家仇与国难,张学良要选择战与不战时,学生不假思索的帮他给出了答案:战!李老师则缓缓给出了几则材料:晚年张学良的回忆中表示,对此事是误判;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电,东北改旗易帜,需服从国民政府;而九一八前蒋给张的冼电,明确不抵抗。学生在一步一步解读史料的过程中,理解了张学良最终的做法,同时,明白了,历史事件不会孤立存在,更不是想当然,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前因后果。因此,只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程度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p> <p class="ql-block"><b>以事件的逻辑为线索,巧妙设置问题,展现历史的亮度和宽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侵华的原因,李老师采用的是谈话法,展示文字材料,针对当时日本与中国两方的现状,教师主导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层层分析,师生配合默契,一气呵成。而大量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危机的紧迫感,比文字的介绍更直观,更具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梳理一二九运动时,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了之前的另一场学生运动即五四运动,学生立刻反映出两个历史事件的主体均为青年学生,由此点出青年学生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学生由此体会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热血沸腾过后,更应思考的是,现阶段我能做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b>在学习思考中渗透教学立意,体悟历史的高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精准的语言表达,精心的情境创设,既让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主动学习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彼此的交流中开启思维之门,更将所有听课的师生带入那段战火纷纷的年代,一堂课下来,教学变成了思考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的路还很长,有追寻便是快乐,有希望便是幸福,我将坚定不移的向名师学习,向实践学习,让追寻和希望成就自己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