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 </b><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i>我有一个烈士的三舅,还一个反革命大舅,一个商人的二舅,一个背井离乡的大姨,一个建国前的老干部的二姨。太爷家出过秀才,开过响窑,还有一个右派大爷,及我平民的父母和癌症去世的大姐,车祸早亡的大侄儿等等,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命运。</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i></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i> 历史,对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而我的这些家事几乎没有喜悦,回想这些,让我的心绪不宁……</i></b></p> <p class="ql-block"><b><i>70年代国家让耕地上的坟迁出,后来土地下放到个人手。</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起坟遇到怪事</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7年我生在黑龙江林甸县,家在县城东门外城边的农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应该是1973年,我六岁时,家忽然来了好多亲戚,基本都是姥家的人和姥家的亲戚,从齐齐哈尔来的人比较多,说来起姥家的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起的坟挺多,好像爹跟他们走得也挺远,我家在东门外,坟地在白大草房子,距我家有二十多公里,现在的四合乡的一个村,说姥家解放前那有地收租子,坟地也在那,光复前还有给看坟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参加起坟的几个表哥说害怕,我理解不了。说了好几天,我终于忍不住了说:不就几个骨头棒吗?捡吧,捡吧,有啥害怕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父亲跟他们一帮人乐,对于我那时刚六岁的小孩,确实理解不了大人的情感。特别是无法理解母亲,她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及亲人走死逃亡的切骨之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那几天,我家院子,屋里一大帮人,有好几十人,老热闹了。邻居出门,进门的,路上路过我家的都往我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跟一帮孩子在大汽车厢上(141大汽车,二姨夫在齐市是个领导,开他们单位的车来的,就是像图片这样大汽车)蹦啊,能上大汽车是和我经常玩的孩子,或跟父母关系好家里的孩子,七三年马路上很少能看到车,路上能看到的,基本上就141和大客车,这么大车开到家门口,确实让我们那群小孩儿新奇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地下还一帮看热闹的,我上不去车,大一点孩子讨好地拉我上,心里贼有优越感。因为小时我家不仅贫困,父母还总吵架,难得家里有几天好气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家里一下来了那么多人,母亲准备的饭非常用心,特地杀了一只羊,还去街里国营饭店买五分五一个的馒头,要知道那个年代,这些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这些东西。特别能上街里去买东西,跟买年货一样高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是,14岁的三姐,去买馒头时,把母亲给拿的十元钱丢了。那十元钱,除了买馒头,还有买肉的钱,那时的肉八毛钱一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还有那时是四月左右,还穿棉裤,她穿个旁开口的裤子,揣钱的时候,把钱没放进兜里,而是揣进单裤和棉裤里面了。到了国营饭店,她说在裤脚发现了粮票,钱没有。给三姐急坏了,就想谁能帮她找回来。钱没有找回来,馒头和肉也没有买成,她让母亲给骂了。母亲非常要面子的人,家里来了那么多人,而且是起姥姥家坟的,再有,这十元钱几乎是家里所有的钱。来起坟的十舅,大舅妈的弟弟说:别骂孩子了,咱们有啥吃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晚上,家里来了太多人,我们这些孩子分别到各家找宿儿,我跟三姐去了老宋大姨家。被母亲骂,三姐眼睛哭肿了。但我发现,她跟老宋大姨说话,她并没有生母亲的气,这个让我很震惊。现在想想,起坟,可能是我们家苦难日子里,不多荣耀的事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从小反叛,不让人说,特别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她要骂我一次,我可以几天,甚至几个月,不跟她说句话。我从心反感她,她矫情,焦虑。等我现在,再想母亲,她所做,所为,一切都自然而然,包括她最后选择死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i>这是我的父亲佘连有(1931年~1996年)这是他六十岁,起坟那年父亲他四十三岁。</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过,有几天父亲在跟他们议论一个事,说我大舅(阎凤鸣)的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父亲和母亲埋葬的大舅那年是五一年,那时父亲20岁,母亲18岁。我的父亲的记忆力特别好,像拉场戏“回杯记”能从头唱到尾,好多评书能从头背到尾。埋葬大舅后的二十多年,父亲还常跟大舅家哥姐给大舅上坟,大舅的坟咋就找不到了呢?真是怪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大舅的坟真还挺奇怪的,只有他坟没在白大草房子,他的坟在离街里五里地的东大豪的桥下。父亲记忆的大舅的坟,起开看脑瓜壳不是,没有弹孔。大舅家**着急了,其后的两三天在那个坟周边又启开七八个坟,说都不是。因为他们说枪毙大舅时他扭头看别人,子弹是从脑袋的侧面打进去的,看那些坟里脑瓜壳都不是,头骨都没有枪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枪毙”,对六岁的我虽不太明白,但从心里也感觉到了恐惧。(下图沈文生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i>沈文生(1939~),1979年末任嫩江地区卫校校长。并当选县政协最后二屈常委兼历史委员会主任委员。</i></b></p> <p class="ql-block"><img src="https://www.meipian.cn/1bx8xg5c?from=appview&user=3346882&isshare=0&autoplay_music=true&mask_id=1bx8xg5c"></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i> </i><b><i><u>三舅说大舅在劫难逃</u></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听大人们唠嗑说,大舅的死因是反革命,伪满时期给日本当过翻译,是五一年镇压反革命时被枪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三舅阎凤桐,见林甸往事【缅怀林甸籍烈士阎凤桐 一份迟到并沉寂四十余年的烈士证书 】。他在跟家里失去联系前,大概1944年回来一次,说三十岁的大舅和二十二岁的三舅,哥俩有过一次深谈,具体内容无人知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但走前三舅他跟大舅妈说:意思是我大舅是在劫难逃了,如果他能活下来,应该会有个很好的前途和发展的,大舅和大舅妈的几个孩子他来帮抚养。三舅还告诉大舅妈:以后遇事坚强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听大人们唠嗑说,大舅的死因是反革命,伪满时期给日本当过翻译,是五一年镇压反革命时被枪毙。</p><p class="ql-block"> 我三舅阎凤桐(见林甸往事【缅怀林甸籍烈士阎凤桐 一份迟到并沉寂四十余年的烈士证书 】)在跟家里失去联系前,大概1944年回来一次,说三十岁的大舅和二十二岁的三舅,哥俩有过一次深谈,具体内容无人知晓。</p><p class="ql-block"> 但走前三舅他跟大舅妈说:意思是我大舅是在劫难逃了,如果他能活下来,应该会有个很好的前途和发展的,大舅和大舅妈的几个孩子他来帮抚养。三舅还告诉大舅妈:以后遇事坚强点。</p> <p class="ql-block"><b><i>左一二姨,右大姨,大姨在解放前去了佳木斯,二姨去了齐齐哈尔,是建国前老干部</i></b></p> <p class="ql-block"> 但二姨和母亲跟大舅妈的关系并不好,对这个大舅过世后不守妇道多次嫁人,还对我二舅不好的大嫂多有诟病。</p><p class="ql-block"> 对上辈恩怨公说公有理,婆说有婆的难处。带着身孕的大舅妈住过马棚,捡过垃圾,其后来的境遇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变革的年代,二姨离家参加了革命,因有文化,立场坚定,在齐齐哈尔当上了一个小领导,很快跟二姨夫过的顺风顺水。</p><p class="ql-block"> 大舅妈和母亲就没那么幸运了,像她俩出身富有人家的小姐更是苦</p> <p class="ql-block"><b><i>这是大舅的三代四代后人,有部队师级干部,有哈工大毕业的,在设计院工作</i></b></p> <p class="ql-block"><b><i>13年跟爱人,孩子,在北京拜见三舅的战友李春老人。</i></b></p> <p class="ql-block">等16年我在网上看到李春老人的回忆录,再去北京拜访李老时,知道22岁时的三舅,已在伪满洲国的新京陆军军官学校读书时,就已秘密的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受共产主义的进步思想影响,他知道早晚中国人民迟早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p> <p class="ql-block"><b><i>三舅阎凤桐亲密战友,九十四岁的李老在看到我在“林甸往事”留言的家事后:</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佳阳:谢谢妳特为我发来打印稿。连续读了两遍并再三体会妳的心情和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禁为妳多年苦苦追寻的执着精神,对亲人无限怜爱的真情和敬仰先人慎终追远的大义而深深地感动。妳是一位飽含深情大義的女子,感恩缅怀亲人的贤孝子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为我的亲宻战友有妳这样一位多情多义的亲人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妳通过亲身感受,用白描写法表达对亲人的真情大爱,也对不解的问题发出质疑和诘问,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很有文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在白描的基础上语言再丰富些,叙述逻辑性再清晰些,可能会更好。在留言中,有许多中肯的意见,我就不再赘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希望继续努力,革命和战爭早已过去,在建设和改革的新时期,妳和妳的兄弟姐妹们也已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可以告慰逝去的亲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向前看!向前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去爭取更美好的明天吧!李春,七月五日。</p> <p class="ql-block"><b><i>李春叔的二儿子,李小元(上照片左一)留言:</i></b></p><p class="ql-block">记住你三舅,就会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因为他是阎氏家族的光荣,中国人民的骄傲!我今年63岁了,我父亲几十次向我们孩子中提到阎凤桐这个名字,一说起生死之交都是滔滔不绝,几个小时仍眉飞色舞,他们的感情太深了!从中我明白了来之不易,珍惜当下。有不当之处请指正。</p> <p class="ql-block"> 我整理完【缅怀林甸籍烈士阎凤桐 一份迟到并沉寂四十余年的烈士证书 】,林甸往事的创办人张立新说你在写篇你大舅的文章,他们哥俩走的不同的路,一个烈士,一个反革命这样家庭内部的反差太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谢绝他了,心想我怎么能拿我大舅去衬托我三舅,我大舅,我三舅都是我母亲的哥哥,我的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的母亲,她的焦虑,矫情伴随我整个童年,少年,让我每天都很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随着我的了解,日本的汉奸、走狗、反革命的大舅,其实他还有不一样的人生,也渐渐理解了母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就感觉我母亲跟其他家的母亲不一样,她好像有太多心事,太多话没法说。大舅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我来三亚,见到大舅妈再婚生的老哥知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知道她认识人特别多,总带我去串门,什么老陈家,老宋家,老邵家,老于家,老刘家啥的等等,这些后来知道都是姥家的亲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来的亲戚和熟人也多,基本是母亲那边的人。我跟她上街经常能碰到她认识的熟人,我在旁边玩着,母亲跟他们唠嗑,一半会回不去家。有一次,在街里,有个男人,还特意下了自行车说:你是闫翻译的妈妈呀!非常尊重。从那些人嘴里我知道母亲还有个称呼:阎翻译的妹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i> 这是我在高一时拜访的辛凤桐老人</i></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到了大约八四年,与大舅去世时隔三十多年了,我正在一中上学,回家跟我妈说:我们学校有个很老的老师,叫辛凤桐,听说邓小平找过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妈没说啥,只说:你去看看辛老师,你就说你是阎翻译妹妹家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见到了辛老,他很热情,亲切。那时我十六,七岁的年纪也不知道咋沟通,也不知道该问啥。 那时辛老六十多岁了,头发已全白,但人比较精神,仙风道骨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辛老跟我说的内容大部分我已记不太清了,只清楚记得两点:一是辛老说不但跟我大舅关系好,他还知道我三舅。辛老还问我三舅阎凤桐有没有消息?我说没有,辛老当时漏出无奈的惋惜之情。二是辛老说:“枪毙你大舅我是陪绑,吓坏了,那时不知道是陪绑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那时大舅、三舅、母亲他们三人对我来说还挺模糊,也理解不大人的情感。现在很后悔,八七年我三舅有消息的时候,我应该告诉下辛老一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传说辛老跟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是同学,田中角荣来华曾跟邓小平主席打听他。 我当时倒是对于传说邓小平能找他,在日本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辛老我更感兴趣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那时母亲没有说大舅是日本早稻田流过学,如果说过,我会更留心下大舅的消息,因为我上小学时,开始抓教育了,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份量是很重的。小时知道大舅被镇压,枪毙,是件不好的事,也不敢多问,准确的说,也不知道该问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现在我想母亲为啥不亲自去,让我去。估计她是不想触及那段历史,特别是大舅法场那一刻。让我看看辛老,是她的这个大哥,我的大舅,在她心里分量很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关于他们姥家和辛老家两家的情谊,我现在无法知道详情,好像姥家和辛家都是从吉林过来的,共同的一点就是大舅和辛老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过学。(下图是我高一拜访的辛凤桐老人九十五岁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b><i>辛老与孙辈</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老人家说,我家于1916年迁到林甸县来,现在算来近百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的一生非常平凡,在林甸县高小六年毕业,黑龙江省高师六年毕业,日本东亚日语学院一年,早稻田大学专科三年,一共念了十六年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毕业后,回到东北来,丧失民族气节,在伪满国务院弘报处隶属官一年,吉林公署任牧兵官三年,事后,奉我伪满县长,我装疯卖傻,回到林甸,日本宪兵队抓我几次,幸好“八一五”光复,免去死难。“八一五”这一年,林甸县成立县长部,举我为林甸县县长部书记长,建国后判刑十年。</p> <p class="ql-block"> 我舅被镇压是五一年,给我大舅陪绑那时,辛老已经进监狱四年了,之后他蹲监狱六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根据林甸往事记载:四七年时,老辛头却不一样,每当皮鞭一挨身,他就喊叫。不时地说到:“东南隅的老少爷们儿啊!乡里乡亲的,修修好吧,别打啦,我没有隐瞒了,全都交待了!”可他们哪里放得过去,而且越打越狠,老辛头反倒多吃了一些苦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这样每隔十天半月就来一次反复,叫什么“揭嘎渣”!折腾的这些被斗的人家真是生不如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有一次又来“揭嘎渣”,中午做饭,老梁家的酱缸没酱了,做饭的人就到北屋老田家的酱缸里去抄,可是一揭开扣在酱缸上的铁锅,发现盖帘儿上藏着一个包袱,这个人二话没说,进了老田家屋就给老田太太一个大耳光,</span> <span style="color:rgb(0, 0, 0);">老田太太还不知怎么回事呢,就被打得嘴角上流了血,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土改中没收地主、富农家的土地、房屋、牲畜、查封的衣物,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分配给广大贫下中农,叫做分胜利果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分配时以街为单位,新立街则由第一任街长张全主持,召开全街贫下中农大会,把老辛家大院改为街公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分配时场面极其热闹,院内拴着许多牛、马,驴、骡,放着各种车辆、犁耙等农具,还堆放着大量衣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牲畜、农具都分别标上了号码,按住的居民组逐户按号领取。(来源作者王魁的林甸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62, 62, 62);"><i>辛凤桐(前排左一)二十四岁时照片</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辛老九十五岁寿宴上,老人说:老人家说,我家于1916年迁到林甸县来,现在算来近百年。我的一生非常平凡,在林甸县高小六年毕业,黑龙江省高师六年毕业,日本东亚日语学院一年,早稻田大学专科三年,一共念了十六年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毕业后,回到东北来,丧失民族气节,在伪满国务院弘报处隶属官一年,吉林公署任牧兵官三年,事后,奉我伪满县长,我装疯卖傻,回到林甸,日本宪兵队抓我几次,幸好“八一五”光复,免去死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八一五”这一年,林甸县成立县长部,举我为林甸县县长部书记长,建国后,判处徒刑十年,送去劳动改造。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获得大赦,恢复原职。现在,我有劳保待遇,生活还算安康,感谢政府关怀。今天诸位光临,为我祝寿,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今后,希望我的子孙以农以工,做个平凡百姓,千万别图升官发财,有特殊技能者,可以为发明创造、为老百姓造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辛老在讲话录音中说,希望我的子孙以工为生,做个平凡百姓,千万别图升官发财。看家族百年历史,颇有感触,大舅,三舅,翟文选,张省武,辛凤桐等都是人中人,结局都很悲惨。但拼搏进取永远是人们生活的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据大舅妈说:三十年代日本占领东北时期为了满洲帝国的繁荣昌盛,他们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p><p class="ql-block"> 从全满洲国二十岁以下的文化人中,从各县往上推荐然后再通过全满洲国统一考试录取,录取后年岁大点的,就直接分往各地使用了,年岁小的认为有发展的就派到日本留学。</p><p class="ql-block"> 大舅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念过私塾,聪明,学习好而且年龄又小的大舅经过考试,被送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的,他在早稻田大学学的是农林,那时日本想统治中国,非常注重农林业,大舅留学结束回国,本应留在省政府作农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却正好赶上林甸县公署急需一名日语翻译。</p><p class="ql-block"> 就大舅本人而言,留着省城咋也比回小县城强,二是,当翻译就得跟政治扯上关系,他是极不情愿的。但他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有先回林甸了。但因大舅能力和才学过人,不但当翻译,很快在县公署当上农林股长,那时大舅也就25岁左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舅妈说介绍对象时看大舅给日本人做事,很有顾虑。但周边的人很多都说大舅这人不错,而且给大舅妈介绍对象的是翟省长、翟文选的夫人,介绍人简直就把大舅给夸得都神了:别看他外表文质彬彬的,其枪法和身手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b><i>翟文选,林甸人,他的夫人给大舅介绍的对象。</i></b></p> <p class="ql-block">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被炸殒命,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p><p class="ql-block"> 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委任翟文选为奉天省省长,兼任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副委员长。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p><p class="ql-block"> 31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任命翟文选、王树常等人为奉天省政府委员,翟文选为省政府主席。1929年1月29日,奉天省改为辽宁省。3月29日,奉天市改为沈阳市,以示东北为地方政府。</p> <p class="ql-block"><b><i>翟尧臣,我大哥说:她的母亲,我妈叫大嫂。她和她母亲出家,是为了保命</i></b></p> <p class="ql-block"> 她是省长的女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着北大学历,却在27岁,花一样的年纪选择了出家为尼;一家人信奉佛教,母女双双出家的新闻更震惊了整个京城。</p> <p class="ql-block"><b><i>这是翟文选的字,酷爱收藏,土改抄家时,他收藏的名人字画,让我二大娘,给糊墙了</i></b></p> <p class="ql-block">左一我二大娘,土改时,我二大爷(中),是工作组的,抄家的东西放在我二大爷家里,其中,就有翟文轩收藏的名人字画</p> <p class="ql-block"> 二大娘那老太太经常哈哈哈的,总好说个笑话,父亲说二娘心大,母亲说巴拉狗子(二娘养的)到,一会你二娘就到。我知道二大娘经常去我家或到其他亲戚串门,一住好长时间。父亲从小父母去世的早,特别来东北后就是二大娘该伺候大的,我们都很尊重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大娘就是一个普通人,但她做了史上最奇葩的事,那时二大爷抄家的东西有的放在他家,抄了翟省长家许多名人字画,他家二哥说都是一轴一轴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二大爷回来发现二大娘打点浆糊,把那些字画都给糊在土坯房的墙上了,那时冬天比较冷,糊下墙能保点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时可能报纸没有多少,要有,二大娘也不会用这字画的,一轴一轴的,裁还费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林甸百年最贵的装修,别说土坯房了,就是现在的两代户豪华装修了,应该是我二大娘,拿翟省长收集的名人字画,糊的的两间土坯房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土改,斗争,定成分,打死人对那时的百姓是天大的大事,也是人命关天的事。可能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微妙的动作就能交个人或得罪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土改,斗争也像着过的一场大火,早已飞灰湮灭。想找那个想赞美,感激的人或找谴责的,追究的人都基本找不到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没看太明白那段历史,就心有余悸,生活那个年代的人真是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的比较对:人只有敬畏历史,才能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b><i>我二大爷家二哥,我的忘年交及生活事业的顾问</i></b></p> <p class="ql-block"> <b><i>二哥是我最思念的那个人,多少次我有事,下意识拿起手机,想给二哥打电话,发现我俩早已阴阳两隔了。</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二大爷家二哥, 退休前是林甸客运公司的经理,就是他告诉我我二大娘,把翟省长收集的名人字画给糊墙的,说时二哥相当惋惜,说她妈太没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哥每年大年初一必来我家看我父亲,对他这个老叔(我父亲)相当的亲和尊重。二哥有能力,为人踏实,父母和我们有事都找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哥俩的情谊非同一般,九六年春节前,刚办完离婚手续,在孩子的奶家看完小雪,正寻思不知道去哪过年。二哥派佘喜来去接我。说杀猪了,让我去吃猪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实已杀过猪了,就请我一个人。还有二哥临退休前后单位有人告他,说他曾说有事让孩子们找我。我一向自卑,觉得自己尽给别人添麻烦了,那次忽然感觉自己也有用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之后用他家二女儿大梅(定居上海)话说:听说你们哥俩经常煲电话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段时间特别迷茫,再婚的家庭涉及的人,事多,咋样处理没个好的参考,也没做过生意,不知道咋干才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二哥那儿,我天大事都变成了小事。最后想想,二哥就是帮我把握方向盘的人,能让我往对的方向,好的方向走的那个人。</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那时他在跟死神赛跑,争分夺秒,跟二哥啰嗦许多,咋说都不行,他就一句话:那水冰凉的可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急眼了,跟二哥也磨叽累了,小声说了句:死爹哭妈,犟种一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说二哥,都是他指导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之后二哥还是像养育孩子似的,提前把他们房子准备好,把结婚,上学的钱提前预备好,打出提前量来,去治疗他的病。化两个疗肿瘤就消失了,他化六个,说彻底杀灭癌细胞。骨转移没发生呢,就先把防骨转移针打啦。没转移脑上就先预防的放疗,做了三十个放疗,防止脑转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跟二哥最后一面是在三亚,他去世半年前,他本想在三亚待个冬天,机票买好后发现转移了,但二哥犹豫下还是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华(二哥的大女儿,微风吹来是她)说,我爸自己也有钱,来我们几个都给他拿钱了,来这一个景点他都不去,跟我说:要去你去,你可别白来。基于这样我带二哥他们去了不花钱的三亚湾和商品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哥能帮我解决我的诸多问题,二哥的病和思想观念我却都无能为力。我是我家生活能力几乎是最差的一个,谁家的饭都没少吃,但几乎没人吃过我揍(做)的饭,他去三亚时,我也是刚学揍饭不久。但二哥那次去,我用心给二哥揍了一顿饭,他爱吃鱼,我做了九种海鱼。</p> <p class="ql-block"> 我店里刚开业时二哥就告诉我:做小,做强,别做大,做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哥12年得了肺癌,小华说不告诉我爸不行,如果让他住院,我爸问拥护啥(为什么)让我住院?没法跟他说瞎话,再说他比我们还聪明。告诉他,怕他接受不了,让我去陪他两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去了,在哈医大二院病房里,早上就二哥,二嫂我们仨个时,二哥坐在床上低头流泪了,二嫂也跟着流泪了。那个常瞪眼睛,扯脖子犟的人;也总爱呲哒(批评)别人,别人又觉得着招笑的人;那个阅历丰富,自信的二哥,在那一刻非常脆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安慰他说:这次你捡着了(形容好事摊在头上),要不哑(因为哑,去医院检查发现的肺部肿瘤),给你报个警,就坏了。现在就是长个异物,没转移,啥事没有。现在也不像过去了,科技发展了,治疗的手段比过去强多了,再说药也好。咱也不差钱,北京能治咱就去北京,上海能治,咱就去上海。小雪学中医,不行,咱们再看看中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实他那时肿瘤都六点几厘米了,再说有啥好药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转年我来到五大连池,发现这是一个神山圣水的地方。好多疗养员在这泡冷矿泉,有些病奇迹般好了。我自己的风湿在这也有很大的改观,给二哥打电话,把患者写的,咋疗养好自己的病的书给他快递过去啦,希望他能看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非常迫切的希望二哥能来,看他没反应,我就又给他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跟他说,病是果,得找出来治病的因来,着急治这个果不解决问题,果也许是人体的自卫反映,像吐,单纯止吐不行,把毒就留在体内了,肿瘤多大别着急,找出你得病的因来。五大连池这有好的空气,好的水源,好的阳光,含负氧离子高的空气,在冷矿泉和石垄子一冷一热出点汗,裸晒还能接接地气,排排身体的静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说这里人朴实,疗养员都为治病来的,共患难,很容易相处,好的心情对疾病也有效,也许这些就把致病的因就化解了,自愈能力也激发起来了。化疗,放疗是好,但也把人的胃气给破坏了,人要没胃气还能活吗?</p> <p class="ql-block"><b><i>我五大连池冷矿泉疗养改善慢性病的根源</i></b></p> <p class="ql-block">二前排二哥的孙子(喜宁家的),二哥的孙女(大梅家的),二嫂,二哥外孙子(小华家的),二哥的孙女(喜来家的),后排大梅,喜宁,喜来两口子和小华(小华的爱人公司在海拉尔,没赶上照全家福)。二大爷家八个孩子,这仅是二哥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哥于发现肿瘤两年后, 一四年,阴历七月十四去世。他去世后,他家四哥在二哥的葬礼上,说了一句话:谁知道了,这有钱的(说二哥)把自己治死了,没钱的(二大爷家**,胃癌,条件不太好,没咋治疗)倒活下来了,我觉得很有哲理。现在也有很多人说癌症三分之一是治死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努力也是这个结果,二哥还不如来五大连池,喝点泉水,爬爬药泉山也比他放疗,化疗少遭罪呀。去北京,上海治疗他太辛苦,在哈医大二院化疗,放疗,他太遭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等我19年,我用了古代太医学里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升饥食疗,胃气提升起来,一下醍醐灌顶,五大连池冷矿泉疗养自六十年代,到现在给无数人带来了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六十年代到现在去了无数专家考察,到底那里的水对人健康有意,还是气,还是火山石的磁对人有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际,五大连池冷矿泉疗养,就是三分治七分养的七分养,在治疗疾病这,与七分养殊途同归,都是主要的提升胃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里面有句话: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人体的元气,原气,正气,真气,宗气。癌症,艾滋病,尿毒症等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顽固性厌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升胃气,用太医刘纯的四位中草药,开胃排毒,或者用民间用萝卜山楂水也行,自古有个说法:萝卜山楂,药铺搬家。现在有一款“天美仕山药黄精干细胞营养液”,也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为啥有些病越治疗,越糟糕,就是药物破坏了胃气,人的胃气比较脆弱,物理化学损伤,情感障碍都能影响人的胃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i>八十年代,林甸街里</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i> 小时候从母亲那知道的大舅</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母亲说自1945年光复后,给日本人做过翻译的大舅运势一落再落,特别是1946年以后全县人民在新政权领导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与地主,恶霸、汉奸、光复军等一切反动势力做斗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母亲说大舅在坟地、大马槽都藏过,在齐齐哈尔买过鸡饲料,逃到吉林工厂当过人,在沈阳卖过咸菜,但怎么也没逃过这一劫,51年在镇压反革命时被枪毙,年仅37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母亲还说1951年那时三舅已失踪多年,二舅去了富裕繁荣农场,姥姥随二姨去齐齐哈尔,大姨去了佳木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给大舅从抓到押回林甸仅仅五天就开公审大会 ,直接就枪毙了,其它亲人都没有来得急赶回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大舅最后时刻就母亲和大舅妈在身边,带着身孕的大舅妈还是大舅的陪绑,母亲刚刚跟父亲结婚三年,身边没有一个姥家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周岁母亲真是没了主张,看热闹的人多,没啥人上前帮忙的,多年后母亲都感念我们邻居李永华她父亲,外人就他出面帮她和父亲给大舅收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一个开公审大会,被镇压的反革命,是没人敢上前,也不愿意上前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现在知情人都已作古,十九岁的母亲和二十一岁的父亲掩埋大舅时是怎样的场景,我不可而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i> 不能进祖坟的大舅</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母亲说过用一个大马槽给大舅入殓的,亲人们的相继离开,姥家的东西和房子胡子抢、斗争分,加上连年的水患,父母的日子是连口吃的都费劲,所以,一口大马槽葬了大舅也不足奇怪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逐渐长大,也明白大舅葬在东大豪,为啥没葬在姥家的坟地,大舅属于横死的,不能入祖坟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30岁前大舅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少爷,是姥爷,太姥爷的光宗耀祖的爱子,乖孙。是令母亲骄傲大哥,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才生,是特派的翻译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十岁后大舅是一个在逃犯,是一个卖咸菜为生的小贩,是一个汉奸反革命。母亲在时,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应该有深刻感触的。</p> <p class="ql-block"><b><i>在老家我二十岁前,家里住的是这样的两间土房</i></b></p> <p class="ql-block"><b><i> 光复前的姥姥家</i></b></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母亲跟我说:那遛青砖房子(在东门外,已被县土特公司占了当家属房)都是你姥家的。那时那房子已建有四十年了,还那么坚固。</p><p class="ql-block"> 母亲还说:当时盖房子你大舅用大汽车拉料。要知道四零年前这是很了不得的事。姥家那时家势有多好,我想像不出来,听我二大爷说你姥家是书香门第,有土地收租子,主要做果匣子和梳妆匣子生意。</p><p class="ql-block"> 据沈文生老人回忆说:我和炳善(大舅的大儿子,阎炳善)同学过、我老爸常在家里说笑话幻想,给二小子(指我)说老阎家那个来回走的念书姑娘(说的是我二姨)可一步登天了。沈老的奶奶说:他哪能配上人家。当年姥爷,太姥爷生意正兴旺,大舅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来,三舅由齐齐哈尔国高、考到了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大姨,二姨,二舅他们都念到高小以上。</p><p class="ql-block"> 当时穷人家孩子是上不起学,有的上个高小就不错了,别说念国高,国外留学了。</p><p class="ql-block"> 姥家的几们亲家也特别厉害,二姨的公公是家有千晌地的大地主刘振(百年林甸里有多次记载),说林甸的东大豪上百里的水利工程都是刘家修的,东烧锅酒厂是他家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舅的岳父是做跑马圈地房地产生意的于向贞(音),在于家窑有四角搭炮台的大宅院,百年林甸也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说姥家信天主教,姥爷去世时,全县的神父都去了给姥爷超度。</p><p class="ql-block"> 曾听母亲说:你三舅回来,林甸黄土垫道,警察从东街站到西街迎接他。</p><p class="ql-block"> 2000年遇见大舅妈的老妹妹了,她说:你三舅穿着军官服,大马靴街上走,小鬼子见了都给他敬礼。</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点点滴滴看妈妈和大舅是生活在一个富有的书香门第之家,而且还有些势力。</p> <p class="ql-block"><b><i>这是大地主刘振的母亲,从穿戴上看,不是一般家庭的老太太</i></b></p> <p class="ql-block"> <b><i>大舅岳母家的人,中大舅妈的二弟,依靠大舅的关系,给老子卖猪肉,林甸土匪截老毛子生猪时,发生了枪战,他他正在现场,子弹打进他的棉袄里图中为带苏联红军去明水买猪肉的,于涛的爷爷于富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老头就在我家不远,是大舅妈的二弟,后来二姐嫁到他家,我总去玩。我叫他二舅,他跟大舅妈一样很少说话。</p><p class="ql-block"> 爹就宾服于家二舅,说他比较有钢儿,媳妇死了一个人带大了五个年幼的孩子。而且肺癌去世前病的那样,自己也坚持自己去外面解手,没让自己埋汰着。</p><p class="ql-block"> 他跟母亲一样,认识的人多,家里总来且。但我那时从不知道他跟胡子交过手,枪法还不错。说大舅(大舅是他姐夫)跟苏联红军的关系,让他去明水给押运猪肉,这是一个肥差。电视上总看日本鬼子抓鸡,无电视剧演老毛子抓猪,老毛子可能觉得鸡太小,经常抓猪,但老毛子给钱。</p><p class="ql-block"> 土匪打死了五名苏联红军,于涛的爷爷为何幸免遇难?我看那段历史,说四五年已请苏联红军剿过一次匪,打死土匪300多人。46年那次土匪和苏联红军交战,应该不完全是抢劫,应该早有血海深仇了。打死个车老板子,备不住是误伤。</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于涛的爷爷就生活在我身边,早些了解这事就好了,我可以再问问他。</p><p class="ql-block">于涛爷爷去世应该是九二年,肺癌,九一年刚发现,大舅家**带他在齐齐哈尔复查,十一放假我也在那。大伙也是都知道了,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为啥我跟小丽比生命线长短,他做在身边看,不说话。我突然发现他在听我俩说话,想转移话题,来不及了,他把手伸给我,让我看看他生命线长短?我才二十多,啥也不懂,而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多刚强的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母亲好算卦,是不也无助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大舅妈说介绍对象时看大舅给日本人做事,很有顾虑。但周边的人很多都说大舅这人不错,而且给大舅妈介绍对象的是翟省长、翟文选的夫人,介绍人简直就把大舅给夸得都神了:别看他外表文质彬彬的,其枪法和身手远近闻名。说一次大舅和两当差的去江省办事,仨人骑马前后一条线,走着走着突然一声枪响,走在最前面头马上的当差被击伤落马。原来是遇到了这一带有名的大土匪头子。 </p><p class="ql-block">当时他带着七八个人,刚耍钱回来走到半路。一看遇到了这仨人,他们认定这肯定是个大票,岂能放过。于是,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最后那边土匪打得剩仨人,大舅这边就剩他一个,抢里也没子弹了。那土匪头子他根本看不起大舅这个文弱的书生官,得意洋洋地命令着:“拿下这小子做绑票,银元就来啦!快,给我伸手!”</p><p class="ql-block">说着仨人就团团地把大舅围在中间,突然仨人大喊一声同时动手。可眨眼间三个家伙全被大舅打翻在地,其中那土匪头子眼珠已冒出眼眶,鲜血满面哇哇大叫。</p><p class="ql-block">那两个家伙爬起来撒腿就跑,丢下大当家的双手抱着脑袋哭叫着滚作一团。大舅一看自己下手过火了,就把那土匪头子扶到马上,送到县里医院治眼睛的伤,出院时还送给他五十块大洋。大舅把那土匪头子送到医院医治和送给他五十块大洋,这一善举,积下了德,使苏联红军要血洗林甸时、使林甸百姓免遭劫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百年林甸记载称大舅为阎三爷,大舅在家是老大,看他跟胡子打的交道,他应该是跟胡子拜过把子。</p><p class="ql-block">我一直不理解,说三舅两步上房,骁勇善战如何如何我理解,三舅上的是日本的军校。说他一个留洋早稻田大学学生为何身手这么厉害,他的枪法准如何如何我不理解。后来遇见我的忘年交,八十岁的曲叔,曲老说:战时的日本实行的是奴化教育,你大舅在早稻田大学学的不仅是文化课,效忠大日本帝国上,在军事上都应该受过训练。</p><p class="ql-block">说还有一次大舅和日本人到乡下收粮,有个日本兵对那家的儿媳妇动手动脚的,丈夫忍不住了,就跑过去用力推开了日本兵。没想到那日本兵恼羞成怒端起带刺刀的枪,对着小伙子的胸口就猛刺过去,大舅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日本兵的枪管,往里一拽刀尖穿透小伙子偏肋,虽鲜血直流却保住了他一条命。</p><p class="ql-block">但日本兵仍不罢手还想再刺,可大舅紧抓枪管不放。那日本兵大眼珠子瞪着大舅气得哇哇直叫,而他用尽全力可他的抢身却纹丝不动。</p><p class="ql-block">而大舅则用日语对日本兵说:“老弟,我们是来收粮的,他又没伤到你,可你已把他刺伤了,咱就算了吧,好吗!”这时旁边的人也都过来劝解,那日本兵见大舅身手了得,却又对他如此尊重才不得不收手退后。</p><p class="ql-block">事后第二天,大舅还从自己家里拿出两块大洋,送给那家小伙子治刀伤。介绍人说 这些事才让大舅妈打消顾虑,况且她跟大舅的介绍人是翟文选省长的夫人李淑杰,她说大舅是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当时任职县农林股股长,很有前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舅在当翻译期间,在能力范围中尽量照顾家乡人,因为姥家是大户人家,老亲少友也多,其实敌我的矛盾是没法调和的,大舅的工作天天也是如履薄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大舅妈说日寇开辟东南亚战线后,加紧了掠夺,加紧了催粮谷。</p><p class="ql-block">那时粮食是穷苦老百姓的命根子,据大舅妈说,大舅跟日本人去一个村子催粮谷,老百姓那点粮再交了真是得饿死了,其中一个张姓的村民带头不交,日本人那次怒了要屠村,说当时大舅看事不好,老少那么多人呢,大舅打了姓张村民一耳光。</p><p class="ql-block">大舅当时的想法是把事态平息,让村民再象征性交点,让日本人过得去,使百姓免除一场灾难。</p><p class="ql-block">但这一耳光却给大舅带来了杀身之祸,那张姓村民解放后进了县公安局,就是他去嫩江省里去了三次把大舅抓回来的,头两次据大舅妈说省里不给,说大舅是个人才,况且他只是翻译官,并没有罪大恶极之事,但这个张姓的公安局的人在没有经过省里同意情况下,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秘密把大舅押回的。</p> <p class="ql-block">百年林甸记载称大舅为阎三爷,大舅在家是老大,看他跟胡子打的交道,他应该是跟胡子拜过把子。</p><p class="ql-block">我一直不理解,说三舅两步上房,骁勇善战如何如何我理解,三舅上的是日本的军校。说他一个留洋早稻田大学学生为何身手这么厉害,他的枪法准如何如何我不理解。后来遇见我的忘年交,八十岁的曲叔,曲老说:战时的日本实行的是奴化教育,你大舅在早稻田大学学的不仅是文化课,效忠大日本帝国上,在军事上都应该受过训练。</p> <p class="ql-block">说还有一次大舅和日本人到乡下收粮,有个日本兵对那家的儿媳妇动手动脚的,丈夫忍不住了,就跑过去用力推开了日本兵。没想到那日本兵恼羞成怒端起带刺刀的枪,对着小伙子的胸口就猛刺过去,大舅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日本兵的枪管,往里一拽刀尖穿透小伙子偏肋,虽鲜血直流却保住了他一条命。</p><p class="ql-block">但日本兵仍不罢手还想再刺,可大舅紧抓枪管不放。那日本兵大眼珠子瞪着大舅气得哇哇直叫,而他用尽全力可他的抢身却纹丝不动。</p><p class="ql-block">而大舅则用日语对日本兵说:“老弟,我们是来收粮的,他又没伤到你,可你已把他刺伤了,咱就算了吧,好吗!”这时旁边的人也都过来劝解,那日本兵见大舅身手了得,却又对他如此尊重才不得不收手退后。</p><p class="ql-block">事后第二天,大舅还从自己家里拿出两块大洋,送给那家小伙子治刀伤。介绍人说 这些事才让大舅妈打消顾虑,况且她跟大舅的介绍人是翟文选省长的夫人李淑杰,她说大舅是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当时任职县农林股股长,很有前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舅在当翻译期间,在能力范围中尽量照顾家乡人,因为姥家是大户人家,老亲少友也多,其实敌我的矛盾是没法调和的,大舅的工作天天也是如履薄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大舅妈说日寇开辟东南亚战线后,加紧了掠夺,加紧了催粮谷。</p><p class="ql-block">那时粮食是穷苦老百姓的命根子,据大舅妈说,大舅跟日本人去一个村子催粮谷,老百姓那点粮再交了真是得饿死了,其中一个张姓的村民带头不交,日本人那次怒了要屠村,说当时大舅看事不好,老少那么多人呢,大舅打了姓张村民一耳光。</p><p class="ql-block">大舅当时的想法是把事态平息,让村民再象征性交点,让日本人过得去,使百姓免除一场灾难。</p><p class="ql-block">但这一耳光却给大舅带来了杀身之祸,那张姓村民解放后进了县公安局,就是他去嫩江省里去了三次把大舅抓回来的,头两次据大舅妈说省里不给,说大舅是个人才,况且他只是翻译官,并没有罪大恶极之事,但这个张姓的公安局的人在没有经过省里同意情况下,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秘密把大舅押回的。</p> <p class="ql-block"><b><i>苏联红军要炮轰林甸,危亡时刻,大舅挺身而出</i></b></p> <p class="ql-block"> 亲人们都感觉遗憾,可惜大舅他死时的小岁数,可惜他的才学。老二姨说大舅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才生,要是能活着应该是一个很棒的农林专家了,说大舅当翻译迫不得已,但在他当翻译期间帮了不少人,救了不少人,特别是四六年苏联红军要血洗林甸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大哥也说他小时候常听到东门外老人说起大舅,说阎翻译对林甸有功。说苏联红军要把林甸城炮轰成废墟时,危急时刻,大舅挺身而出化解那场劫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林甸老人主要说是四六年苏联红军剿匪的事,四六年苏联红军在林甸雇佣六辆马车,去明水买猪,其中就有现我店里于涛的爷爷,每辆车配有一名苏联红军,返回林甸已是腊月二十八了,路过东大豪遇到了土匪,这伙土匪有白学武,尚俊峰,张宏,丁祥久等二十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太阳快落山时,双方交起火来,苏联红军子弹打光了,土匪冲了上来,打死五名苏联红军和一批马。抢去两只转盘枪,十二匹马,还有一胶片车和车上的猪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杀了五名苏联红军,惹怒了苏联红军,土匪这次抢劫惹下大祸。苏联驻齐齐哈尔的红军迅速派来了机械化部队,有坦克,汽车,大炮,说林甸是土匪窝,要血洗林甸,把林甸团团围住,要把林甸炮轰成废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林甸县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人说和,我母亲说魏大娘儿们出面了都没好使,她开大烟馆,跟土匪,苏联红军都能说上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大舅妈说大舅在这关键时刻出面了,他因跟土匪头子的交情,自己当人质换回了五名苏联红军的尸体,缓解了苏联红军的愤怒,使他们没再炮轰林甸城,只是针对土匪 ,后来打死土匪四百多人。这件事在百年林甸,林甸县志都有记载,但苏联红军为啥不炮轰林甸记得很模糊,是因为大舅的身份特殊</p> <p class="ql-block">在林甸往事上,我写一篇关于家事的文字。大庆晚报记者吴松涛的留言:</p><p class="ql-block"> 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被感动过了,但读罢佘总大作,心情却久久未能平静:好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历史和家族传奇,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发人深思。在风雷激荡、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面前,英雄如三舅,豪杰如大舅,平凡如父母及各色人等,无不生如飘絮,身似浮萍,狂飙所至,不由自主,不能自己,只能任其裹挟,任其飘零,无能为力,徒唤奈何!留给家人无尽悲凉,留给后人一声长叹!此文用笔自然流畅,娓娓道来,观点客观公正,无嗔无痴,正如副题所旨:大舅三舅都是舅。功夫在文章之外,看得出,佘总是在寻访了大量的知情人后方得此文,使这段历史不至堙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佘总此举,令人感佩服,实乃家族之幸!先人之幸!林甸之幸!</p><p class="ql-block"> 吴松涛的留言,让我多年阴霾的心,得到了些许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 事情已过去七十多年了,关于大舅的死是否罪有应得,还是被大舅打一耳光的张姓那个村民公报私仇,政治运动纠偏没法评论,那是一场政治运动,况且带有亲情的评论本就有偏颇,我只想记录一段我了解到真实的家族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i> 读者他山石留言</i></b></p><p class="ql-block"> 檩笔钩沉,平台珍品。这是一篇充满亲情很人性化的家族史,对家族而言价值无量,对社会(林甸)而言撰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平台而言切中初衷彰显了价值,对林甸文人特别是大手笔,做出了榜样,提供了挖掘林甸历史的线索,也为他们壮了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甸才有百年史,前三十年几经更朝换代,清朝、伪满、民国、共和,民族矛盾、阶级斗争、家族恩怨、个人情仇错综复杂,使人无所适从,有谁能掌控个人的命运呢?作者能从亲情的角度,抛开阶级与政治尽可能的挖出当时的现状,精神可佳、可赞,亲情中渗露出一点倾向是可以理解的。林甸有很多人都可以写出六.七十年前的史实,只所以没人写,读者认为是'文革’余畏,或事不关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矫枉过正,诛连他人亦是在所难免,日本侵华与国人是民族矛盾,“阎翻译"应属汉奸,受到镇压读者认为无可厚非。辛凤桐国民党小吏,最后落实政策边不算奇怪,大战犯都释放了。</p><p class="ql-block">乱世出英雄,林甸县小史短却不乏传奇人物,文中提到的刘振,魏大娘们、老于家……等等都有故事,都值得挖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文中的史料都是作者探访或听老辈人讲述的,但有两点读者有疑虑:一是张公安无手续将阎翻译私自压回,二是母亲被斗争分给贫农父亲。两个疑问即使作者有误,也不影响文章的价值。再为你点次赞</p> <p class="ql-block"><b><i>左:齐齐哈尔的二姨闫凤云,右佳木斯的大姨闫凤芝,都已过世</i></b></p> <p class="ql-block"> 大姨于四七年去佳木斯,到她去世没再回过林甸老家,到八二年母亲去看大姨,距她们分别已是三十五年了,记得母亲和大姨边说边哭,一宿没睡。</p><p class="ql-block"> 二舅在富裕繁荣农场时,常回来看母亲,我们兄弟姐妹也非常喜欢二舅来,二舅很喜欢我们,我们也都跟二舅亲。我记得每次母亲说你二舅要走了,我就下地穿上鞋,要跟二舅走。</p><p class="ql-block"> 二舅那时有点钱,现大洋就曾给过母亲一罐,二舅没少接济我家,母亲说生我时家里没啥,就二舅给母亲买了九十三个鸡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说:“跟你母亲刚结婚时她总有病,经常半夜三更往医院背“”。一个个伤痛也没人能给她抚慰,贫穷的日子遥遥无期,父亲还在七一年把腿撞成残疾。八三年,三十四岁的姐扔下年龄尚小三个孩子,肺癌死在她的怀里。可以说母亲的心一直在破碎,直到她五十五岁去世,已不堪重负。</p> <p class="ql-block"> 从光复以后,大舅的东躲西藏到后来阵法,三舅的失踪,二舅去了九三,姥姥随二姨去齐齐哈尔,大姨去佳木斯,母亲一直面临亲人的走死逃亡,还有四七年的大水灾,六十年代的挨饿,好容易父亲当了队长,日子过得好点,父亲在73年因公把腿摔折,在股骨头处,住院一年,后来出院柱双拐,成了残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爹拽坏了腿时大哥住在黎明公社,谷连春(我二大爷在土改时,他父亲是东烧锅的大管家,因东家藏枪,把他爹和伙计都抓起来了。伙计招了,他爹不招,说把谷连春他爹俩大拇手指头绑起来吊起来,发动贫农打,后来打死了,谷连春从此因二大爷记我父亲的仇了)借机整我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腿摔折前时是生产队长,也是为生产对办事的路上把腿摔坏的。家里过的日子也是最好时,年年杀猪,杀猪得请好几天的且(客人),连驻军都住在我家。需要吃饭,生产队伙食点都在我家。父亲摔拽坏了家里境况就变了,缺少一个劳动力差不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父亲当队长时,我记得得有一天中午,母亲要揍饭,说你去队里跟你爹把咱家菜刀要回来,那天有一大帮知青正在那吃饭,那时队部一个挺长大屋,人很多,小小的我战战兢兢,小心的往里走。有三个人围着我,笑着跟我说话,问这问那的,可热情了。真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还记得一个是邻居李凤岐,因为父亲那时是队长,估计也是看我父亲的面才那么热情。把菜刀拎回来了,他们还给我拿回一个大馒头,那个馒头不是圆的,是用刀切的,长的。回去咋吃我记不住了,拎着菜刀,拿着大馒头激动地往家走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我应该四五岁,大约是七一,七二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院后,能拄棍走时,生产队让他看地。因二姐带人薅了一把葱,谷连春借这事在生产队里整我爹,二姐说爹当时虽不说话,但手气得都直哆嗦。爹因此把那时唯一能干的活也弄没了,那时家里的气氛都比较沉闷。大哥这时把家从黎明搬回来了,二姐说那时可高兴了,好像救兵来了的感觉 ,说可有个主心骨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去世时,我记得老妹儿进屋就把大哥腿抱住了,边哭边说:大哥,我们咋办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冬天去世,给母亲办完丧事不久,88年春天,大哥就把爹,我和妹妹接到他家,把我家的老房子卖了三千一百块钱(这钱爹基本都给我上大学和老妹,老哥我仨花了),秋天给爹在他家前面盖好个小房,我和老妹儿就住在他家,假期回家就是回大哥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88年到现在,这快三十年的相处,我和老妹跟大波,二波我们四个更像姊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八七年补习后因高考有病又没考上,爹不想让我念了,补习费200元实在是掏不起了,他说他没招了。大哥跟爹犟起来了:供,老四要念,二十七,八岁我也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哥把二哥,二姐,三姐叫去开个会,一家给我拿了60块钱。200元钱交补习费,剩下40元让我买学习用的。</p> <p class="ql-block"><b><i> 右一大姐和她两个小姑子</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跟大姐的感情不像大哥,二哥,二姐,三姐,我刚生下不久她就结婚了,离我家二十里的,她回来一次也方便,还有一次我假期去大家,一帮孩子玩,后来不知道咋回事,她老婆婆在外面,一脚踏窗台,爬在窗户上损大姐,说我摘她家沙果了,我真不是特别馋和祸害人的孩子,那时窗户是上下开的。大姐没办法就说我,我哭了,大姐也哭了。后来十来年,我不去她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和姐们都不喜欢她婆婆,说大姐受她气,这些,都让大家惦心,心疼大姐,特别是她有病后。大姐,大家实在,对家人好,有好吃的总惦心家里的弟弟妹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上初中时,一天放学,看母亲跟杨得意(后当过中医院院长)在四小学路边那说话。我母亲叫住我,跟母亲一起回家,母亲告诉我大姐可能得肺癌了。</p><p class="ql-block"> 大姐刚得肺癌时,母亲带她去齐市找二姨,又在齐市确的诊。从齐市看病回来,全家都知道她确实得了肺癌,就她自己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已结婚生于涛的二姐也回来了,我,大姐,二姐,三姐,老妹我们一起睡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在才想起母亲,父亲那天都没在家睡,估计是跟邻居说这事去了。那天他俩在谁家睡的我不知道,但对父母来说,那一夜肯定不会平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姐倒是挺高兴,说她的病没啥,肺气肿,吃点药就好了。讲起来二姨夫带她看病许多有意思的事,农村人进省城,啥都新鲜,还拿回不少二姨夫给她买的吃的给我们分。大姐好像不是去看病,倒像去旅次游。</p> <p class="ql-block"> 大姐去世的早,这张大姐抱着她的照片,小芳(大姐最小的孩子,大姐去世她八岁)最珍惜,她谁都不给。小芳回忆说:在我妈生病时我正上一年级,那时我三姨是我妈的医生(打杜冷丁啥的)兼保姆,照顾我妈和我们一家的起居,有时候的我三姨一个人站在房后偷偷哭。有时候姥姥姥爷来,二姨,大舅,二舅总是不断探望我妈,我就想那天我妈就好了,你们总哭她能好吗。</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癌症有多重,最后我妈病重说胡话,自己坐炕上说,你们就知道玩,看看那猪进仓子是不是把粮食都吃了。等我抬头看看仓子门好好的关着呢,她说我都害怕。等我妈病重时我都不敢看她,耳朵后有一个大包,嘴都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几天,我姥爷告诉我妈,说你得了癌症,治不好了,我妈生气撵我姥爷回家,我记得姥爷去后院五保户老张头家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姐到后期疼痛折磨不行,父亲在大姐去世三天前告诉的大姐,她的病治不好了,也是不想她太遭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大爷家大哥,二哥都帮着大姐,跟别的癌症患者借杜冷丁,但是她已打不进针了,也不吸收了。爹也是不想让大姐遭罪了,才告诉她的。母亲骂大姐多些,爹格外偏爱大姐一些。大姐去世,我知道很多次,父亲一个人默默的去大姐的坟地。</p> <p class="ql-block"><b><i> 从小芳结婚的照片上能看出来大哥,二姐,二哥,三姐她们四个是多激动和欣慰。</i></b></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姐夫跟大姐在齐市看病照的像,转年大姐去世,怕找后妈给三个年幼的孩子气受,34岁的大姐夫没有再婚,直到他去年去世。对大姐夫这样做,父亲活着常跟人说:守女寡好守,受男寡不好守。</p> <p class="ql-block"> 大姐夫的所作所为,也赢来了家人和孩子们的尊重,特别是他的大儿媳妇,从结婚就和小军跟大姐夫生活在一起,把大姐夫照顾的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姐大姐夫的大孙子邵强,从农村出来打工非常踏实,努力,开始从打工到店铺当主管,去年自己在齐齐哈尔开了一家汽车轮胎及汽车修理的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个漂亮的小女孩是母亲的玄孙,大姐的重孙女,邵军(大姐大儿子,大姐去世他12岁,右一是邵军,正中为邵强)的孙女,邵强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b><i> 14岁的我,第一次出远门去大姨,第一次坐火车,没有感觉到新鲜,只有说不出,道不明的痛,家里虽然生活困难,父母总吵架,但寄人篱下的滋味也不好受</i></b></p> <p class="ql-block"> <b><i>大姨于四六年去佳木斯,到她去世没再回过林甸老家,到八二年母亲去看大姨,距她们分别已是三十五年了,记得母亲和大姨边说边哭,一宿没睡。</i></b></p> <p class="ql-block"> 大姨是四六年跟大姨夫去的佳木斯,在铁路工作,有四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等我去时大姐在大学里当老师,二姐在工厂上班,三姐在设计院上班。秀成哥在铁路上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除了大姐三姐,他们都结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母亲常叨咕大姨, 秀成哥还来过我家。记得秀成哥来我家,他就想当赶马车的老板子,他说车老板子不用干活。大伙告诉他,也得干活,而且一样干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邻居老宋大姨的二儿子,宋国玺工农兵大学毕业后分到佳木斯,成了大姨和母亲联系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1年过年宋国玺回家,说大姨让我去佳木斯读书。也许是看母亲和孩子都在农村,大姐,三姐都能辅导我,给我找条离开农村的路吧。在这之前,想让大哥去当兵,但因大舅的事,去不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跟宋家二哥到泰康坐火车去的佳木斯。大姐给我安排她同学的那个班,那个班主任也对我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隔了一个月去了,我记得大姨和母亲边哭边说一夜没睡,具体说啥我不记得了。母亲针线活好,那几天抓紧给哥姐们做棉活,表哥姐们跟母亲都非常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大姨没在家,大姐和秀英三姐跟母亲说大姨的一些事,她俩还哭了,好像都是大姨做的不对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天在秀成哥的小平房里,表嫂也说起了大姨的种种不是,还说她跟秀成哥打仗,大姨加钢儿(怂恿,火上浇油)让秀成哥打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可能想为孩子们争争口袋(帮助谁说话),说说大姨。但姐俩没说明白,俩人吵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寻思(想),大姨跟母亲一样经历了亲人走死逃亡,我们去时大姨夫已还去世了,大姨夫去世好像都没七、八年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先(从前)大姨在老家林甸时有大舅打腰(风光,阔气高人一头)提气,跟大姨夫出走佳木斯就是个铁路工人 ,跟二姨,二姨夫都当领导不一样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姨在异乡艰难的生活下来,她心里也许很多说不出来的苦和委屈。再让自己的小妹妹不问缘由呲哒(批评)一顿,她受不了啦,多年守寡加拮据,说大姨给招待所洗衣服,脾气也不能好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几天她俩谁都劲儿劲儿地,谁也不跟谁说话,弄的扭头别棒的(兩人意見不和,見面不說話)。直到母亲走,她们姐俩也没说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几天,我待的挺别塄的(别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那样,我说我回去念吧,大姐又找人把我转学手续办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时是表哥,表姐们送的,大姨也送了,但没吱声。几个姐姐给母亲拿了被面啥的不少东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年,母亲时时刻刻期待跟大姨相见,好不容易见了,确跟用了四十二年盼来三舅的消息一样,痛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火车上因为一件小事母亲说了我,车上人比较多,我偷着默默流泪,但感觉母亲心里也在流泪,回来后再没听过母亲念叨过大姨,原先母亲晃常(经常)就念叨大姨。</p> <p class="ql-block">大姨家三姐,自从大姨家回来,之后我们两家,近四十年没有咋联系,就是在二姨家碰着过一次她家二姐。大姨不像二姨惦心我们,我在那住时,感受不到亲情,她说的: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让我浑身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b><i>前排从左到右:秀英三姐,秀芳二姐,二姐孙女,大姐的儿媳妇,三姐夫,大姐的儿子及孩子,大姐。后排左往右:秀城哥的儿媳妇,孙女儿子。秀芳姐的儿媳妇,儿子,秀英姐的女儿。秀英姐说大姐夫已去世,秀城哥也已去世。二姐夫已经瘫痪。</i></b></p> <p class="ql-block"> 在齐齐哈尔医学院上学的八九年寒假,我先到二姨家,真巧,大姨家二姐秀芳也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俩同时坐摩电离开二姨家,我回林甸,她回佳木斯,在车上秀芳姐留够路费,把剩下的37元钱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揣着那么多钱(从来外人没给我那么多钱,二姨夫最多给过我20元,每次他都10元10元给我),我寻思(想)82年佳木斯之行,痛苦的不仅是母亲和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姨82岁左右去世,二姨说大姐后来也找个大学老师,三姐找个金融界的领导。三个姐那时就比较孝心,大姨的晚年应该还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二舅在富裕繁荣农场时,常回来看母亲,我们兄弟姐妹也非常喜欢二舅来,二舅很喜欢我们,我们也都跟二舅亲。我记得每次母亲说你二舅要走了,我就下地穿上鞋,要跟二舅走。</p><p class="ql-block">二舅那时有点钱,现大洋就曾给过母亲一罐,二舅没少接济我家,母亲说生我时家里没啥,就二舅给母亲买了九十三个鸡蛋。</p><p class="ql-block">大舅死后,二舅收养了大舅的二儿子,大舅妈在大舅死后再婚两次后又都分开,大舅妈经常带孩子去二舅那看她跟大舅的二儿子,每当孩子们分开孩子们都恋恋不舍,大舅妈也惦念二哥,大舅妈当时也苦于生计和二舅生活到一起了。</p><p class="ql-block">但他们生活的并不幸福,当时大舅妈不仅带去了大舅的另几个孩子,还带着她再婚生的一个孩子,这孩子就是《林甸传奇女子刘莲》的作者,齐齐哈尔大学老师石志国,据母亲说志国老哥小时候非常聪明,但也非常顽皮,淘气。</p><p class="ql-block">更主要那时人传统思想还比较严重,二舅对大舅妈两次再婚心里是有成见的。大舅妈的心里、二舅也没法跟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文武双全大舅比。后来他们又分开了,二舅带着二哥去了九三农场。 </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二舅有病,住在齐市第一医院,我母亲抱妹妹,领着我去看过他,二舅去世时我四岁,应该在我四岁前,记得二舅还带我们去龙沙公园玩,我还记得有人给猴撇辣椒,猴子吃辣椒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算下来那次二舅带我们龙沙公园玩是他去世前几个月,现在想想他应该是拖着病身体带我们去玩的。二舅会拉手风琴,会酿酒。他一生节俭,但二舅对我妈妈却很慷慨,在钱和物上没少资助母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记得我跟妹妹随母亲去齐市第一医院去看住院的二舅时,大舅妈也去了,算下来,那时他们已分开好多年了。他们之间虽然生活不和谐,但他们亲情还是有的。</p><p class="ql-block">二舅晚年挺孤独的,去世前跟大舅妈分开多年了,生活和疾病也没有个人照顾。</p><p class="ql-block">在齐市第一医院工作的二姨家丽姐在他住院时没少照顾他。七一年最后一次出院,丽姐给他一个人送上大客车。没到九三的家,就死在九三火车站了,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58岁,这对母亲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p> <p class="ql-block"><i> </i><b><i>三舅迟到四十二年的烈士通知书</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伤痛漫长,苦日子没有头的日子里,母亲唯一的希望就是三舅,母亲希望那一天三舅活着回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关于三舅,我从小就知道,妈妈有个念军官大学的哥哥失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妈说她这个哥哥身手不凡,两步就能上房,而且非常有正义感。在新京(长春)陆军军官学校时,有次放假回家,在火车上看日本兵欺负老百姓,三舅给日本兵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三舅回林甸,黄土垫道,警察从东街站到西街,欢迎他。 母亲说那些警察可能也跟着高兴,把母亲仍到炮台上,母亲说她急了喊大舅,大舅瞅她笑,给母亲抱下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到了八十年代,中台恢复通信后,母亲经常提醒我们,看看有没有三舅的消息,因为光复后是蒋介石接受的长春和新京陆军军官学校,母亲猜想三舅如果没战死,很可能跟蒋介石的部队去了台湾。说三舅如果要是活着,肯定能来信找家里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七年春天时我记得有一天放学回来,家里的姐姐告诉我说我三舅有信了,林甸公安局长谢孝忠跟一个警察来给送的信。说三舅解放前做地下工作,已在解放前牺牲了,早已追认为烈士,只是各种原因,没有找到家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舅14岁去齐齐哈尔念国高,到他17岁考进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到1986年林甸的公安局长谢孝忠给母亲送烈士家属通知,这个哥哥一直都是母亲荣耀。记得三姐说谢局长还劝母亲,你别哭了,现在他,指三舅,要活着也六十多岁了,人也不一定在不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到三舅牺牲的通知,那段时间母亲特别激动,那张阎凤桐烈士家属通知让我给她反复念了好几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87年收到那份烈属通知,和我14年了解的情况还有不同。我记得内容就是一张纸写的,但是是打印的。开头是:阎凤桐烈士家属,说我我三舅在光复前就已秘密加入共产党,光复后任中共晋察冀情报处分处处长,47年解放新京(长春)时,为解救一个被困的小分队牺牲。实际上,等我遇到三舅战友,李春叔时,我三舅确实加入中国晋察冀长春分局地下组织,开始做地下工作,但是在45年12月15日,就已经牺牲在长岭战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等着,盼着三舅的消息,终于在跟三舅失去的四十二年后,盼来了消息,可惜三舅早已不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及姥家的人,特别在解放前后,非常想知道三舅的消息,但又怕三舅有信。因为家里已有个反革命,再出来个国民党,那家就更不堪重负了。因为,新京陆军军官学校是蒋介石接管的,母亲及家人想,三舅很可能去了台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及姥家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在苦等三舅的消息,党组织和三舅的同学也在苦苦查询三舅的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i>下图烈士三舅闫凤桐的新京陆军军官校的同学田雨(跟三舅一起在新京陆军军官学校时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的儿子田力。</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i> 三舅战友田雨叔叔的儿子留言</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田力留言:当我读到佳阳对她三舅阎凤桐生前往事的回忆时,不知不觉把我带回到我对自己亲人的回忆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据我父亲生前回忆:在校期间我父亲同李春、阎凤桐等十人就开始秘密寻找共产党。1943年未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我的三年敌区工作回忆》1945年日本投降后,田羽、白山、范迪后、闫凤桐、李春等同志分配新的任务是打入长春国民党守军要害部门收取重要军事情报。由于隐蔽战线的特殊性,这期间工作的祥情很少有人知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父亲生前回忆时说过,阎凤桐是和李春叔叔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的,应该追认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与其他老同志一起查找阎凤桐家人下落,并写信给林甸县公安局请求帮助,当时林甸县公安局回复是,阎凤桐的大哥在解放后以汉奸罪名被处决。阎凤桐大嫂已改嫁不知去向。阎凤桐烈士证书一愰就耽搁了几十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朴杰,溥仪的弟弟,新京陆军军官学院步科系主任,三舅的那个科,李春说三舅的步科陆军学院最好的科</i></b></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三舅,我从小就知道,妈妈有个念军官大学的哥哥失踪了,妈妈说她这个哥哥两步就能上房。</p><p class="ql-block"> 在新京(长春)陆军军官学校时,有次放假回家,在火车上看日本兵欺负老百姓,三舅给日本兵揍了。还说林甸,黄土垫道,警察从东街站到西街,欢迎他。</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那些警察可能也跟着高兴,把母亲仍到炮台上,母亲说她急了喊大舅,大舅瞅她笑,给母亲抱下来。母亲说三舅小时候好动,聪明,甚至有些坏。说三舅小时候把给姥家看坟地老头尿壶堵上了,老头不得不大雨深夜去外面解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7年接到那封烈属通知,说三舅是地下党,解放前念过军官大学。</p><p class="ql-block"> 当过地下党,失踪这些都让我好奇,这些年闲下来,非常想详细了解一下三舅,可惜知情人基本都已去世,我有一天在电脑前,突然灵机一动网络这发达,既然是烈士看看能不能有三舅的消息吧,真是天大的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搜到当时九十一岁李春叔的回忆录《李春萍踪》:地下星火地下情报小组--军校十师生,这里提到我三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忆久久网我跟李叔联系上了,李春叔和三舅是齐齐哈尔国高,新京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还是在东北人民自卫军的战友。李春叔说:你三舅在新京陆军军官学校是步科,是新京陆军军官学校最好的专业,是培养大将的,溥杰是连长,相当于现在系主任。</p> <p class="ql-block"><b><i>这些是三舅在新京陆军军官学院的同学</i></b></p> <p class="ql-block"><b><i>这是三舅的新京陆军学院的同学,驾机起义从国民党回到祖国</i></b></p> <p class="ql-block"><b><i>朴正熙是新京陆军军官学院二期,我三舅是三期,这就是当时的校服</i></b></p> <p class="ql-block">都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很少人知道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因为四五年日本战败被盟国取消。像蔡锷,蒋百里,何应钦等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日本人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的模式,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建立了正规化的军官学校,称为“满洲国新京陆军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中国学生都是从“满洲国”的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学生中招录的,学校有满籍、日籍、韩籍等各民族的学生。</p><p class="ql-block">这个学校最著名的学生,算是以后当选了韩国总统并引领韩国走上经济腾飞之路的朴正熙,当年他就是在新京考入该校的二期生。</p><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是完全模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建立的军官学校,所以不光是照搬教材和学校管理,就连教育风格和那种武士道精神也是和日本军校一脉相承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下图是我在齐齐哈尔的二姨闫凤云和在佳木斯的大姨闫凤芝,都已过世)待续……</i></b></p> <p class="ql-block"><b><i>下图 :翟文选(字熙人,1878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林甸人。清末举人出身。历任黑龙江将军府全省文案处提调官,安达厅盐抚民通判。1909年任呼伦厅抚民同知。中华民国成立,翟文选为黑龙江省驻京代表。1913年,翟文选出任黑龙江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1917年为临时参议院议员。 1928年任奉天省省长。旋改称奉天省政府主席。1930年起,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i></b></p> <p class="ql-block"> 【10】 二大爷,父亲挑挑一路走到东北</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她的婚姻是斗争时给分的父亲,听说是二大爷佘连有(在土改工作组工作)相中母亲,因此二舅定成分,给定个中农。但父亲,二大爷通过了解,并不是真的根红苗正。太爷爷家出过秀才,开过响窑,二大爷念过私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父亲说他们从山东到辽宁,最后挑挑一路走到东北。来东北一直没有会过老家,但大大爷却来看过父亲或二大爷。家怎样落魄的,为啥来东北也是一迷,这些年我也问许多家人。但二大娘把翟文轩私藏的字画,糊自己家土坯墙是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