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的美离不开水,水是江南的魂,亦是古镇的梦...初春,沪上老兵一行重访南浔与乌镇,穿梭于小桥流水石皮弄,徜徉在粉墙黛瓦乌篷船;看花格窗棂红妆绣,听吴侬软语噱评弹;望水牛桑田牵斗笠,临茶楼酒肆意阑珊...春风微拂,江水温柔...</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明清时期已成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壁的江南古镇,有“富甲南浔书香洲”之誉。</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核心景区在“之”形的下半部分,镇内以一条“丁”形的河道分隔,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两岸遍布民居、老宅、园林,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 。</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为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埋水 。刘氏家庙与园林长廊一墙之隔,为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庙西侧分别为刘氏义庄与藏书楼,在东护河旁的甬道旁植百年古樟,中铺青石板,愈感幽深肃穆 。</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上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其中保存最好的就要数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张石铭的故居了 。旧宅坐西朝东,分为南、北、中三部分,有244间各类建筑风格的房屋,集东西方建筑、文化、艺术于一体,堪称“江南第一民宅” 。古浔溪自门前穿过,往来不觉的舟船显露着这座古宅当年的门庭若市与热闹繁华的场景 。</p> <p class="ql-block"> 旧宅木雕随处可见,精巧绝伦,匠心独运;天井小院,精美砖雕门楼而立;它们与石雕、玻璃雕并称为旧宅“四绝” 。厅堂雅致庄重,透露出不凡的气派与华贵;回廊曲折,楼层错落,庭院深深...旧宅不仅有典型的明清中式建筑,也有融西欧巴洛克风格的小楼 。中西合壁工艺精湛 ,虽经沧桑变迁,但当时高超的工艺技术仍清晰可见,同时也显示了主人的富足与奢华 。</p> <p class="ql-block">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清醒书屋”是刘镛三子刘梯青的书房,刘不仅官至正一品,而且还是文物收藏家、实业家 。面对清末局势,他看透世事沉浮,执意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清醒地为人处事,造福百姓 。刘氏梯号是刘梯青的私宅,是一座外显西欧化内现中式化的中西结合型建筑 。</p> <p class="ql-block"> 南浔很早就成为了商贸重镇,南浔七里村出产的“辑里湖丝”更是在清咸丰年间夺得过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的金银大奖 。富甲一方的南浔,曾涌现大批达官贵人和腰缠万贯的商人,也为古镇留下了大批文化遗产,也才有今天所见到的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南浔古镇 。</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的最大亮点在于仍然有2万原住民居住在镇上,他们对生活的淡然之心,显得古镇格外的安静与淳朴,商业化的脚步似乎在这里变慢了,这与古镇曾经涌现出的家财万贯江南巨鳄又显得格格不入,三碗茶后是否给出了一个答案 ?“甜尽咸来终落清”,“宁静而致远”...</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夜景的精华段在百间楼,因沿河两岸有百余间民居而得名,长约400多米,是明代万历年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 。夜色中,两排大红灯笼似两条长龙蜿蜒向前...小船轻轻驶过,周围烟雾弥漫开来,在灯光映衬下,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让人不愿醒来 。</p> <p class="ql-block"> 满眼是江南小镇的丽姿美色,南浔人却说“一样的江南古镇,不一样的南浔”...</p><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半江南古镇是荆钗布裙,风鬟雾鬓的小家碧玉;那么南浔是移风易俗的名媛闺秀,晔兮如华,温乎如莹,她看的更多,想的更多,学的也更多;书声琅琅,柳丝飘飘,她站在高高的窗台前,阅尽人间春色...</p><p class="ql-block"> 千娇百媚话江南,风情万种属南浔 。</p> <p class="ql-block"> 乌镇地处嘉兴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西侧,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界江苏吴江,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具有苏州园林之美,兔耳岭草甸之奇观 。乌镇景区分东栅与西栅两部分,东栅是传统的民居区、商业区、文化区、作坊区和水乡风情区;西栅是传统的老街,有许多手工作坊 。</p> <p class="ql-block"> 乌镇,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许多经典诗词曾带你神游江南,梦回乌镇...曾有人说,“乌镇象一首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乌镇如一幅图,云绕绕,水潺潺,引人入胜” ...如今剩多少?</p> <p class="ql-block"> 乌镇西栅沿着小河两岸各有一条街,一条名昭明路,一条名隆源路 。昭明路上的商铺比较新潮,有茶楼、咖啡馆等;隆源路上的商铺大多是传统的,除了餐馆外,有剃头店、竹器店、手工布鞋店、古玩店、酒肆、酱园、染坊等,有三白酒、姑嫂饼、蓝花布、刨烟、布鞋等特产 。</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雕花木床工艺精湛,装饰华丽,气派豪华,无一不是床中精品 。在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惊叹我国劳动人民对艺术的感悟力,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p><p class="ql-block"> 在木床陈列馆的门旁,树龄120多年的南天竹与馆藏相得益彰 。</p><p class="ql-block"> 乌镇染坊多,坊内再现了当年生产的场景 。</p> <p class="ql-block">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平易近间工艺精品,它源于秦汉,成长于唐宋年代;明清时在江南水乡已是普遍流行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兰布”、“拷花兰布”,在江浙沪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作它做帐子、头巾、围裙等 。</p><p class="ql-block"> 在清代民居金家厅,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的婚育习俗、寿庆礼仪等 。</p><p class="ql-block"> 乌镇邮局创办1903年,在乌镇建筑中它是极为特别的砖木结构,风格颇具西洋韵味 。</p> <p class="ql-block"> 乌镇是茅盾的故乡,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896年7月4日生于乌镇观前街 ,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致函中共中央,表示了其坚贞不渝的信念,党中央根据其请求和一生表现,决定恢复其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茅盾在《可爱的家乡》中说“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 。乌镇人应该感到自豪,除了有先人留下的美丽景观,更有一座雄伟的文化丰碑 。</p> <p class="ql-block"> 100年前,在浙江南湖一艘华美大船的船头上有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女子警觉地环视四方,而船上的十几位西装革履的游客正在饮茶畅谈,这就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船头放哨的是中共创始人李达的夫人王会悟 。在上海召开会议时也由王会悟负责门口警戒,几天后由于安全问题又由她建议去了家乡嘉兴 。1993年10月,王会悟在北京逝世 。2007年,王会悟纪念馆在乌镇西栅落成。这位中共一大的女卫士,长期从事妇女运动的革命者却长期默默无闻,是本人的低调还是我们的遗忘呢?</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渠堤旁有一小园,青墙拱门少有人进出,与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异常冷清,这就是“孔另境纪念馆” 。孔另境为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1904年生于乌镇,1925年入党,曾参加北伐,任武昌前敌总指挥部宣传科长 ...十年动乱被囚于狱中,1972年含冤去世,1979年得以平反昭雪 。孔另境为人豪爽热情,豁达开朗,终生热爱文艺事业,编著的有《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等,作品有《齐声集》、《秋窗集》、《孔另境散文选》等 。</p> <p class="ql-block"> 一抹夕阳沉睡在水里后,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由红转黄,渐渐的又变成了阴影...白墙黛瓦的老宅与小河、小桥在串串灯光构勒下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油彩画,而“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曲港跳鱼,圆荷泻露...”之景呢?</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活力在于两个元素,其一为“水”,水是乌镇之魂;其二为“人”,人是乌镇之根 。水为无形,为能量,有水孕生命,有水载舟楫;人为有形,为创造,有人会记忆,有人育文化...可惜,乌镇的水仍然流淌,人却成了看客,没了烟火气,缺了接地气,游人再众多,商业再繁荣,灯光再亮丽,没了根也失了魂,只能是个摆设而已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一场疫情缓解的间隙,战友们一直冲动着要为执著的理由到江南古镇小驻,只有那个寂静的水乡,只有摇曳的粼粼清水,让人想起最初的自已 。泡上一壶清茶,轻描淡写小悠闲,时间仿佛在那里仃滞、宁静、安祥...</p><p class="ql-block"> 洗净一身尘事,任年华似水,似水年华...</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感谢同行的沪上老兵</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5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