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单车回故地——回忆两年前的一次难忘行程。

留下一点美好

<p class="ql-block">这是两年前的一段经历。2019年的五月下旬,我曾陪同我的老同学,我们西安市原四十二中67.5班的女班长,一起骑着单车,从西安出发,在骑行了近一百四十公里后,再次回到了蔡家坡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和充满感情的故地。说起我们班的女班长,自然还有很多故事。我们从初中入学相识,在校五年,初一、初二是文革前的两年正规学习阶段,而后便是三年左右的文革动乱期。即便是文革时期,我们也同属于一个红卫兵组织。接着,1968年的十月底,我们又被学校分在一个组,第一批上山下乡,分到了陇县的韩家沟村插队落户。在韩家沟的那一年多,我们同甘共苦,一起住知青点,一口锅里搅勺,一同起早贪黑的忙碌在田间地头。而后,班长与其她两位女生,在下乡近两年后被头一批招工至蔡家坡的陕棉九厂。而很巧的是,一年多后,我也被招工到了离蔡家坡只有一河之隔,约十公里远的同峪沟陕西汽车齿轮厂。那时,我们要回西安就必须要到蔡家坡来坐火车,平时有空,我们也常常去蔡家坡的陕棉九厂看望班长和其他同学。所以,蔡家坡对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又亲切的故地。而我和班长,从初中相识的那天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同学、插队战友和老朋友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当班长提出想以骑行的方式回一趟蔡家坡时,我是欣然应允。除了想为班长两口子担当路线指引和骑行安全的保护外,我也很想以这种方式,再回一趟难忘的曾经工作与生活过十多年的老厂所在地同峪沟。上图正是那天我们从西安启程,沿着渭河堤岸的公路向蔡家坡进发的情景。这是途中我为班长和她老伴拍的骑行照。</p> <p class="ql-block">别看我们的女班长年近古稀,而且也不经常骑行,但很不简单。我本来就是个骑行驴友,经常骑长途,所以很担心缺乏锻炼的老同学会撑不下来,但我没想到我们的女班长很顽强,尽管也感到疲惫,但这一路都咬牙坚持住了。班长的爱人虽比我长几岁,但他是长年练武之人,体能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过咸阳、兴平、周至、杨陵直至看到了眉县。过了眉县,我们已经骑行了一百三十公里左右,就要到蔡家坡了。</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渭河,堤岸青青。</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当天的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了蔡家坡渭河大桥的桥头。</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座连接渭河北岸的蔡家坡与渭河南岸高店镇和同峪沟的老渭河大桥。到了桥头,我便和班长两口子分手了。她们将骑向蔡家坡镇回陕棉九厂,而我则需要过桥,途经高店镇再骑五、六公里进秦岭同峪沟回我们陕齿老厂。</p> <p class="ql-block">这条林荫路,是过了高店镇往西去的那条老路,它也是通往宝鸡的310国道。再骑三四公里就到同峪沟的沟口了。骑在这条路上,就想起了几十年前,当年从老厂去蔡家坡靠的是厂里的班车。班车是有时间点的,错过了时间点,你就只能步行这十公里了。而做为陕齿厂的老员工,又有几个没走过这十公里呢?但那时年轻啊,何况当年来高店赶集,除了骑自行车,那也都是要来回步行的。</p> <p class="ql-block">沟口到了。这里向左拐,就是通往我们老厂的同峪沟沟口了。直往西去是通往宝鸡的国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沟口的这三公里路也早已不是原先的模样。道路变宽了许多。原来沿途的田野水塘都没有了。如今沿公路两侧,不是新建的厂房,便是农家院落。但相同的,依然是一眼就能看到不远处的秦岭山脉。</p> <p class="ql-block">终于骑到了老厂家属区。老厂已经回来过几次了。不同的是,这次是自己骑着单车回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老厂家属区,但家属楼已经是重新盖的新楼了,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前,每天就是从这个路口走上慢坡,回到自己家的。路口这块地方,曾经是我们放露天电影的电影场。</p> <p class="ql-block">而五十年前我们在的时候,住的是这样的简易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留存下来的旧楼照片。</p> <p class="ql-block">家属区的对面,是依塬脚而建的子弟学校。</p> <p class="ql-block">如今子校新建的漂亮足球运动场。</p> <p class="ql-block">老招待所还在原处,只是楼面翻新了。当天我就要住在招待所,在厂里干了几十年,这还是头一回住自家厂的招待所。找到前台,一问价要一百二。我对前台的姑娘说,我是咱厂调往西安厂区的老退休职工,今天是专门骑行了一百四十公里回沟的。她们都很惊讶,说那你等一下,让我们找招待所所长商量一下吧。正好所长也经过前台,当知晓了情况后,吩咐道,给老师傅八折吧。说实话,这八折并没有怎么感动我,倒是后来的一幕让我心热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跟在后面拍下来的。情况是,当我办完住宿手续,得知所住的房间还在三楼,不免有点为难,因为我的单车加驼包很有些份量,而招待所没有电梯。正为难之际,不料前台的那位姑娘自告奋勇地说,老师父,您的车子我帮您抬吧。就在我收拾身份证往口袋装的一刹,只见姑娘不由分说,也不容我跟在后面劝阻替换,一口气噔噔噔地上了楼。直到把我的单车送进了客房。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我知道,姑娘是完全可以不必这样做的,而她心甘情愿去做了,那是为了表达一个年轻的陕齿员工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陕齿人为这个厂青春付出的认可和尊重!我觉得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p> <p class="ql-block">在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按计划,第一件事就是进厂区,完成我再看一眼我们热处理老车间的愿望。在进厂区时首先看到的是照片里的这栋老办公楼。就是这栋建在厂区门口不起眼的办公楼,却是我们每天上下班都要首先经过的地方。它打我1971年进厂时就已经在了。如今家属区的楼房全部扒了重盖,唯独这个办公楼没动。</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它是我们进车间的必经之路。它早先是有点坡度的,中段还有一个小桥,如今却显得平缓了许多,桥也不见了。原先路两侧是农田,现在已被新厂房占据。远远的,还能看到进入厂区的那道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液化气站的所在,它的对面就是我们热处理车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伴原来工作过的加工三车间。以前每个车间都相对独立,车间与车间要相隔着一条生产转运便道,供车辆出入。现在却被改造成了连体车间。所以如今远看,便成了一片连体厂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曾效力过的热处理车间了。</p> <p class="ql-block">而这张照片,则是1971年左右,我们刚进厂时,我们热处理车间正在建设中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把车子停在车间门口后,我进了我的老车间。这是我90年调往西安厂区后,时隔三十年后再次踏进这个地方。第一眼的感觉是原来高大敞亮的车间如今显得有些黑黢黢的。正在运行的热处理连续炉不知道还是不是原来那台从德国进口的银灰色挺惹眼的长体连续炉。转了一圈,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当得知我曾是车间的老师父,青工们热情地为我做指引,把我带到了我曾经工作过的高频间。</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工作过的高频间,久违了。这里面变化也很大,有点乱糟糟的。那台高频设备的位置倒没怎么变。</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当年在高频间仅有的两张工作照。瞧我们那时的工作服上,全都是在高频淬火时,感应器喷出的水溅湿的痕迹。我们高频间是热处理车间的一个特殊工种,它有别于常规的气体渗碳。它实际上是采用高频感应的方式,在几秒到十几秒钟内把钢件迅速加热到八百度左右,然后马上喷水淬火。而高频感应靠的是强磁场,高频率的强磁场不仅对人体有害,它还会对高空电子通讯造成影响。所以我们高频间的墙体内是布满铁丝网的,大门是用铁皮包裹的。目的是为了频闭。我们高频间只有十个人不到,但却是车间的一个工作班组。我在这个岗位当了一辈子的班组长。</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调整设备的参数。我当年在高频间工作的情景也只有这两张照片可以回顾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如今高频间的设备。不知道为什么,那天高频间没有员工在上班。在这个工作间我一个人静静地待了十几分钟。以往工作时的情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从高频间出来,我还专门去楼梯口的卫生间处看了看。这是从二楼下来后左拐的一个通道,里面依次是男女卫生间和男女洗澡间。通道里还是那么黑,却让我感到亲切。因为我们热处理车间的工人,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洗澡。好熟悉的地方啊。</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左右,我终于完成了进厂区回老车间看看的愿望。要向老车间告别了。这里承载着我的青春,这里浸满了我年轻的汗水。我对这里充满了感情!</p><p class="ql-block">从车间出来,我离开了老厂,开始了我的第二个行程。我打算去一趟五丈原。再看看几十年没见的诸葛亮庙。五丈原是大家都熟悉的地方。诸葛亮七出岐山曾屯兵五丈原附近与曹军对阵,最后病死于五丈原。后人为纪念诸葛亮,专门在五丈原上修了庙。而五丈原就在高店镇旁边,离老厂也不过五、六公里。当年我们是经常光顾的。这张照片的路口,向右拐,就是几十年前去高店赶集时要走的那条乡村泥土路。以前我们也常常从家属区走十分钟到这里,等赶集的农民从这里走过时,买他们的鸡或鸡蛋。如今,这条乡村土路已经变成了宽阔的公路,两边的农田,也被附近厂子征地改建成了厂房。</p> <p class="ql-block">很快我就骑到了五丈原下,现在上塬已经有水泥路了。几十年前,上塬也是一条乡间土路。十几分钟,我就骑到了塬顶。</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五丈原顶诸葛亮庙前的塬边俯瞰高店镇。眼前的那一片厂房和建筑,当年都是农田。能看到的那条走车的公路,是从原陕汽那条沟里通向高店的路。早年高店的集市就从高店镇里一直延伸的这里。</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庙前的广场修建的挺好,也比原来大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很有名气的诸葛亮庙了。几十年不来了。</p> <p class="ql-block">院内老树沧桑。</p> <p class="ql-block">亭阁依旧。</p> <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庙并不大,但它的脚下却连接着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一片古战场。看到了它如今的模样也就满足了。接下来,我将顺势下塬,直往高店镇去。高店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回忆点。因为我们在老厂工作生活时,是经常要到高店的。其一是因为它是离老厂区最近的一处集市地。这里有街市小店,逢到集日,又是最热闹的赶集场所,虽然它比不上离它几公里远的蔡家坡镇,但却是你采买生活物资最方便和较繁华的地方。除此之外,高店镇又是我们回西安,去蔡家坡的必经之地,310国道就从镇子穿过。当年我们在同峪沟生活时,会经常用自行车驼一袋面骑过高店镇,到高店东面十几公里外的安洛乡去换大米。</p> <p class="ql-block">很快我就从五丈原上下来了。十几分钟后我站在了高店镇的街上。</p> <p class="ql-block">这个路口往右拐,便上了310国道。右拐是向东,走西安。小汽车左拐是西向,依然是310国道,走同峪沟口直至宝鸡和天水。而我所站的位置,便是原来高店镇集市最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店镇最繁华的主街。</p> <p class="ql-block">这是骑车换大米的方向。逛完高店镇,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按计划,我将再次骑过昨天来时的渭河大桥,告别渭河南岸,去久违了的渭河北岸的蔡家坡镇与班长汇合。</p> <p class="ql-block">这是过了渭河桥后刚刚进入蔡家坡地界。蔡家坡我也已经有三十年没来了。照片里的地方现如今已被开发为蔡家坡的经济开发区。它在铁道陇海线的南边,靠近渭河,地势平阔。而蔡家坡老镇,则在紧靠岐山塬的塬脚下。几十年前,这里只是蔡家坡镇的边缘地带,除了通向渭河桥的公路就是农田。而此刻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高楼大厦,汽车如流。因为这些变化,还真让我有点懵。一时找不到北了。还好,知道铁道是不变的,我立刻向铁道靠拢,果然,一看到铁道,蔡家坡老镇的影子便渐渐清晰了。</p> <p class="ql-block">沿铁道西行,很快就看到了陕棉九厂的老厂区,它现在已改名为“宝鸡九州纺织有限公司”。它仍然坐落在铁道边上。早年坐火车从西安回沟,如果没赶上厂里的班车,我们就要步行回沟,步行时最先走过的就是陕棉九厂的厂区。</p> <p class="ql-block">过了陕棉九厂的厂区,便开始进入蔡家坡老镇子的街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照片中这个熟悉的地方。这里曾是我们厂班车的停车点,它紧挨着房屋后面的铁道闸口,它的对面应该是蔡家坡的老长途汽车站。以前我们坐火车到蔡家坡,经常不出站,而是喜欢沿着站内的铁轨走到这里的闸口,一出闸口,正好就是候车场。这熟悉的地方自然会勾起许多陈年的旧忆。</p> <p class="ql-block">顺着这条老街,可以走到蔡家坡火车站。只是街道宽了,店面繁华了。以前街边都是住家户,仅有几家小饭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以前经常要光顾的蔡家坡火车站。它以前不在这个位置,八九十年代,它才从几百米远的东面老站址拆迁过来的。以前的老火车站很小很小,只有一个售票口和一个很小的简易候车室。</p> <p class="ql-block">蔡家坡最有印象的除了上述的几处,剩下的便是老火车站口的这块街面了。这里当年是蔡家坡最繁华的地方。照片中的这个街口,能看到的街面曾经是蔡家坡镇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店。那时周末常坐厂班车来蔡家坡,主要就是在这个最大的百货商店购物。早年厂里的班车就定点停在商店门口,目的是为了方便厂职工从火车站出站后能立刻上班车。这个街口正对着我拍照的位置就是蔡家坡老火车站的旧址入口。说到这里,就必须得提一下老火车站入口处曾有过的一家国营老面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知名度。所以只要是在蔡家坡坐过火车的人,八成是吃过这面的。它只卖岐山臊子面。七、八十年代,这家面馆的素面是九分钱,肉臊子面也才一毛多。但不管是荤面还是素面,都非常好吃,可口。那汤的味道很独特。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而是绝大多数吃过的人共同的口碑。而且自从这个国营面馆没了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岐山臊子面了。</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在老火车站旧址处除了拍到了老商店的位置,还看到了这家新面馆,明知不可能再寻到那一口,我还是在这家面馆吃了一碗。就算是对老国营面馆的一个怀旧吧。</p> <p class="ql-block">该走的地方都看到了,对蔡家坡的记忆仍带着几分亲切,也添加了不少生疏。我好像在一瞬间又看到了自己往日的身影。在满足了自己的这些怀旧愿望后我心满意足。这一趟没白来。</p><p class="ql-block">我按班长给的地址,直奔陕棉九厂的新家属区,去和班长两口子汇合,顺便再看望一下仍在蔡家坡生活的几位老同学,她(他)们都是当年和班长一起从陇县招工进陕棉九厂的退休职工。接下来的同学会和聚餐就不再细述了。和班长汇合后,根据班长还需要两天和厂里老同事相聚相叙的情况,我们商定两天后再一起返程骑回西安,这样也可以让班长能够得到充分的体能恢复。而在蔡家坡停留的这两天里,我将用一天时间,单骑前往周公庙一趟。</p><p class="ql-block">周公庙是一处始建于西周时期的古建筑群。它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诗经》中曾描述这个地方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后人于是便称此处为卷阿。周公旦晚年归隐于此,逝后人们在此建祠祭祀,周公庙由此而始。周公庙内由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辅以姜嫄殿和后稷殿。庙内还有多处亭台楼阁相互辉映,是目前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被国家定为4A级景区。八十年代我在同峪沟老厂工作时,曾跟随车间组织的旅游大巴来过一次,很是匆忙。这回趁着骑行之便,正好可以从容浏览。</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便一个人出发了。要去岐山县城,是要首先爬上岐山塬的。照片中的山塬正是岐山塬,蔡家坡就在岐山塬脚下。</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块路标牌,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离开蔡家坡得上塬了。在蔡家坡这么多年,每次来,都能看到那条盘旋上升通往岐山县城的公路,但却从没去过一次岐山县城。这次是我第一次上岐山塬,也是第一次前往岐山县城。</p> <p class="ql-block">开始爬坡了。</p> <p class="ql-block">几公里后,我终于骑到了塬顶。路标显示,这里距离岐山县城还有十五公里。</p> <p class="ql-block">塬上的路基本平缓。当看到“岐山欢迎您”这几个字时,知道马上就要到县城了。</p> <p class="ql-block">已经看到了路边风景优美的岐山县城南两公里处的“凤鸣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园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远处便是凤鸣湖。</p> <p class="ql-block">很快我就骑进了县城的街道,没有停留,穿城而过,并向城西北方向挺进。于是就来到了周公庙景区的入口。从这里到周公庙,还需好几公里。</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当我走到这块路标牌前时,突然就兴奋了起来。原来我看到了路标牌上“北郭村”那几个字。再细细一瞧,前方的那座牌楼竟如此眼熟。这才想起几年前,我曾和骑友来过这儿。那次是我们从西安骑行去陇县。当时我们从西安走兴平、老武功县城、经由扶风的法门寺又走了一段关中环线,当晚七点才到达了北郭村。北郭村也算是一处名地,游人喜欢这里的臊子面。这里还承接游客的住宿等服务。那天我们到得晚,只在这里的农家乐住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离开北郭村,前往下一站凤翔县城了。所以根本不知道它离周公庙只有几公里之遥。</p> <p class="ql-block">过了北郭村,已经能够看到远处的凤凰山了。一路慢坡啊。岁在六月初,沿途竟然已经有晾晒麦子的了。</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杏儿透出橙黄,十分的惹眼。</p> <p class="ql-block">而远处的凤凰山则翠绿一脉。</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周公庙景区。</p> <p class="ql-block">还好,游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存好车,就放心地进景区了。景区内古木参天。有的古槐树龄已有千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这是映入眼帘的周公塑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公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召公殿。召公殿前有一块民国时期岐山县令的题字碑,上面写着四个字“甘棠重荫”。这是对召公的颂词。当年周公和召公一同辅佐周武王。召公善行德政,还常在一棵甘棠树下断政务,召公死后,人们却一直不愿毁伐这棵树。因而用甘棠来譬喻善德。</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公殿。</p> <p class="ql-block">庙院内有多处楼台亭阁。还有荷池相映。</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最惹眼的,莫过于这些散养的孔雀了。它们悠闲自得,丝毫不怕人。有的独自蹲在树杈上,有的则大摇大摆地在草地间逍遥。</p> <p class="ql-block">在周公庙景区待了近两个小时。然后才离开返程。再次回到北郭村时,在那里吃了碗臊子面。没觉得有啥特色。真不如几十年前蔡家坡火车站旁那个国营面馆的素面啊!回程顺利就不再赘述,那天来回骑行了五十二公里。不算远。</p> <p class="ql-block">回到蔡家坡陕棉九厂,得知班长也圆满地与老同事欢颜相聚完毕。我们这趟行程已经进入尾声。只待再次去完成返回西安的最后这140公里路程了。启程如期而至,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了老同学和老朋友,重新骑向渭河堤岸公路。不同的是,来时我们走的是渭河南岸,返回时则走了北岸。班长确实厉害😄!当我们过了杨陵、兴平,再次看到咸阳时,我不得不为俺们的女班长点赞!她居然坚持下来了,而且一路骁勇,一点也没有被累垮的狼狈像。这张照片,是我在班长后面拍的。俺班长是不是很骁勇。</p> <p class="ql-block">瞧,这是我把班长两口子送到家门口准备分手时的情形。我一直提着的一颗心也就此完全放下了。在即将结束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我只想说:我很满足!我很满意!这既是对此趟骑程而言,也是对老翁我自己而言。</p><p class="ql-block">在此也谢谢各位朋友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