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p class="ql-block">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读书学习是最好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薛凤浩爸爸</p><p class="ql-block">今天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五卷《吼式陪伴伤孩子太深》。我有了一种内疚的感觉:有一句话说的好 “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那么驴早就统治世界了”。在农村(也包括我在内)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全是“吼”式教育,对孩了总是指令式的:你干这去,你干那去,从未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接触,交流——我能怎么做。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后就深有感触,“吼”式教育会让家长和孩子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加大孩子的抵触心理,增加孩子的叛逆行为。今后,在教育孩子时,我要和他沟通,引导他在潜意识中接受,让他做了也要高兴。总吼孩子是一大弊端,得早改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田诩锟的妈妈</p><p class="ql-block">今天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35卷的《孩子爱玩暴力游戏怎么办》文章里讲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文章中但的孩子爱玩暴力游戏,爸爸没有呵斥孩子,而是给孩子讲了这款游戏的危害性,孩子也不再玩这款游戏。</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案例是,父亲为了限制儿子玩游戏给电脑设置密码,但他发现儿子破解防线继续玩游戏,他及时转变态度,虚心请教儿子攻破防线的办法,使儿子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p><p class="ql-block">游戏跟图书一样是有好坏之分,适当地玩健康的游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不能在游戏中迷失自我。以前,我认为游戏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孩子一玩游戏,我就强制阻止,但是效果并不好。通过这篇文章,我发现,和孩子交流时,应该先知道游戏的好坏,控制好孩子玩游戏的时间,知道孩子为什么玩游戏,平时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没有别的兴趣,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上。以后要多陪伴孩子,及时听到孩子的需要,和孩子多沟通,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点。</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中《你对孩子的赞美为什么无效》,看完之后,感觉孩子的赞美不可以缺少,也不可以敷衍了事,对于孩子的努力,我们不能一口否定,即使孩子最后取得的结果不佳,但是他对于这件事所付出的努,我们要给予肯定,要让孩子知道他的努力,我们是可以看见的。不仅仅是赞美这一方面,其他很多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这一点,孩子垂头丧气,不是一句"加油”就能带过去了,我们要了解孩子垂头丧气的原因,为什么,哪一步走错了,让他感到难受,适当的开导他。给予他一句赞美,可以有效帮助提升他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陈可欣妈妈</p> <p class="ql-block">读书,幸福的一瞬</p> <p class="ql-block">读书,赢得良好的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为孩子做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认真</p> <p class="ql-block">妈妈陪伴</p> <p class="ql-block">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五卷.总结出了和孩子交流的事项,要心和孩交流,不大吼大叫,用有效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反错的时候不应当面指责,批评、换种 科学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 张雅蕊妈妈</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五卷,当我读完《放低声音,走进孩子心里去》之一,我感觉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给孩子鼓励,不能打击他们,不对孩子怒吼,怒吼对孩子一点用也没有,只有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就像作家珍妮艾里所说的:孩子身上存在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子方法,我作为母亲一定改正以前的错误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做一个守时重诺的人,只有自己的改正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今后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和温柔.</p><p class="ql-block"> 徐一诺妈妈</p> <p class="ql-block">《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忠实读者,读别人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读书成长,提升自我,反思教育!</p> <p class="ql-block">李秀燕读书分享361:</p><p class="ql-block">我今天读了第35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别用情绪失控的方式“错爱孩子”》。文章讲了四个妈妈情绪失控的案例。其中两个妈妈由于辅导孩子作业引发的情绪失控,以死相逼;一个妈妈因为四岁的二宝的行为偏差,随意发脾气;一个单亲妈妈喝酒后情绪失控,一味责备、攻击孩子。</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里的场景,就是生活的再现,妈妈们都是在遇到一定情景时(孩子不写作业、辅导作业时的争吵、孩子做事情出现行为偏差、自己喝醉酒)就会情绪失控,情绪一失控,就会形成单向思维:孩子不写作业,孩子没希望了!孩子和我争吵,不听我的话,就是想让我死!孩子捣乱,净给我添麻烦!孩子就是我人生中的累赘!一旦有了单向思维,就会出现偏差的行为:跳楼、跳河、吼孩子、责骂、攻击孩子。妈妈们的这些做法让孩子背负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我不够好,我害得妈妈去跳楼、跳河。都是我不够好,我给妈妈添了麻烦,我让妈妈不高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满意孩子的行为,妈妈就做出认为对孩子有效的要挟行为,要挟行为让孩子自责、自卑甚至自闭。孩子的自卑、自闭又会引发妈妈更大的不满,这个不满又会引发妈妈的要挟行为,要挟行为再次让孩子加重自卑、自闭。如此一来,亲子关系恶化,家庭关系紧张,一切都变得“剪不断,理还乱”。</p><p class="ql-block"> 其实,案例中所写的事情,都是妈妈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日常状况,无非就是:孩子不写作业、辅导写作业出现争吵、孩子没有良好的习惯、单亲妈妈扶养孩子!这些都是问题,既然是问题,就需要找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理顺这个卡点,问题就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比如:第一个妈妈因为孩子不写作业,妈妈上演了一出“自杀剧”,自杀剧满足了妈妈的情感勒索,并没有解决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她需要做的是思考几个问题:孩子是不愿意写作业,还是不愿意此时此刻写作业,还是不会写作业,还是因为我说了让他写作业,他才不写作业……如果不愿意写,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不愿意此时此刻写,愿意什么时间写?如果不会写,是因为什么?如果因为我说让他写他不写,又说明了什么?当这些问题理顺了,就好对症下药了。“对症”是找到原因,“下药”是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认识到写作业的实质;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孩子进行写作业,让他高效地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 比如第二个妈妈,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争吵,无论因为什么争吵,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沟通不畅。原因很简单,妈妈在辅导中所用的语言是孩子所不能理解的语言。妈妈的生活经验和所具有的知识占位都比孩子高,她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考虑孩子的角度。就像我们大人带三岁的孩子上街看表演,我们用手牵着孩子,看完后,我们高兴地手舞足蹈,说起来滔滔不绝,而孩子说不好看,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脚和腿。只要这个妈妈稍稍调整角度,考虑到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她就可以避免和孩子发生争吵,就可以不去跳河。</p><p class="ql-block"> 比如第三个妈妈,面对二胎、四岁的宝宝,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她不但不反思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反而责备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教”是身教,是父母把这件事完整地做一遍,演示给孩子看,你再陪伴孩子,让他自己去做,做的不对的地方,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也许他有更好的做法,只要不出现原则性的问题,尽管让孩子去做,做完一定记得给他鼓励哦!比如,孩子,你真棒,你学会了和小朋友分享;孩子,你真棒,你知道让玩具回家!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习惯。</p><p class="ql-block"> 比如第四个妈妈,她的问题在于她对自己角色的不接纳、不担当。既然选择了做单亲妈妈,就有资格和能力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单亲妈妈喝酒后的自我发泄,暴露了她对单亲这个角色的不满,暴露了她日常的压抑!她只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担起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和解,一切都[OK]!</p><p class="ql-block"> 无论怎样,做了妈妈,就要担起做妈妈的责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p><p class="ql-block"> 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过程的外在显现。一个正常的人,对任何事的反应都应该是适度的,不会情绪失控,一旦失控,就说明我们已经“过了”。如今你面对的是孩子,你对他说过头话,做过头事,你认为都是为了纠正他的不对,其实,你的初心孩子能理解,而你的行为和情绪却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轻了影响他个人的学业,重了会影响他未来的婚恋、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它成为亲子关系的粘合剂,别再情绪失控!</p> <p class="ql-block">教学的主战场在学校</p><p class="ql-block">育人的主战场在家庭</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学校教育为半径,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圆——我们的下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