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世界非遗--古法宣纸制作技艺”

市九小 陈珊

<h5><br></h5><h3> 说到宣纸,当今应该许多人都知道,但是对宣纸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可能就很少有人能说出个一二,看过宣纸生产过程的人更是微乎其微。<br></h3><h3> 好,今天就请大家跟着我走进宣纸的故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去感受一下宣纸生产的整个过程吧!</h3><h3><br></h3><h3> </h3> 生产宣纸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稻草,但作为生产原料,首先要将稻草平铺在空旷的山坡上,任凭风吹日晒,历经雨雪冰霜,十个月以后,再收回仓库中堆放一年之久,待它的一切特性稳定了,才可以用来生产宣纸。<br> 首先,要将稻草放在大大的石臼中舂烂。 <br> 舂烂后的稻草会结成一个个大大的块状物,工人需用刀将已经干了的稻草块切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小块,主要是切断稻草的纤维。<br> 将小稻草块放在缸中浸泡透,工人用脚上下翻踩。 然后,要把踩过的稻草放到一个大水池中,直到沤成纸浆。 生产宣纸的另外一种主要原料是青檀皮。工人要将浸泡沤烂的青檀皮纤维进行人工挑选,剔除其中发霉或不好的部分。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生产宣纸的一个重要工具——捞纸的竹网。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需要,还可以在竹网上用丝线绣上各种图案,比如生肖或文字等,这样生产出来的宣纸上就会有了特定的水印。有的书画大家会定制自己专用的宣纸,那就可以在竹网上绣上自己的名字或别号,或者工作室的名称,那么他的书画作品也就多了一个难以假冒的防伪功能。 <br> 捞纸用的网是用竹丝编成的。工人先要把竹子用刀分成一根根很细的竹丝,然后将竹丝从一个特制工具的小孔中穿过并拉出,以保证每根竹丝粗细均匀。<br><br> 瞧,这是一台编织竹网的机器,像不像老式的织布机? <br> 编织竹网也是一个细活,一根根竹丝要很好的拼接和编织在一起,不能有半点马虎。编织一张捞纸的竹网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而一张竹网的使用寿命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br><br> 捞纸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道工序。纸浆浸泡在冰凉的山泉水中,两个工人合作,手持竹丝编成的网,从水中抄捞两下,竹网上便有了一层均匀的纸浆,其中的一个工人转身将这层纸浆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旁边的一个架子上,这就是最初的宣纸。<br> 教我捞纸的曹爷爷可是国家劳模,国家级非遗传人呢! 这道工序是晒纸。因为古时候都是把纸放在太阳下晒干,所以至今仍称晒纸,也就是烘干过程。<br> 潮湿的板块状宣纸经工人一张张剥离下来,贴在加热的火墙上,然后用他们自制的特殊的毛刷刷平整。火墙的设计长度正好能贴九张宣纸,当贴完第九张的时候,第一张宣纸正好烘干完毕。<br> 据说为了不同的需要,每个工人都要制作最少两把以上的刷子。“有两把刷子”即由此而来,呵呵…… 好了,宣纸的制造过程大概就是这样哒~<br> 最后,欢迎各位亲爱的朋友来宣城,来泾县,来到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我在这里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