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也被网友调侃为最伤感的城市。因而众多来南京的游客,玩的大多是怀旧。南京城本就是一部历史,像极长寿的老神仙,越是了解,越是敬畏。实际上,南京味道最浓的要算老城南,而老城南的历史又在老门东。老门东,是南京城的一段旧故里,也是老南京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而雪藏在老门东深处的芥子园,虽方园不过区区三亩之地,却恰恰是能让来宁游客回味无穷老南京的又一个亮点。今天就让我带大家共同走进老门东芥子园,来领略这非同寻常的风光,这也是我今年第四期美篇的处女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南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魅力就吸引着众多文化人,李渔,便是南京的这种特性吸引而来的清代戏曲家、小说家、园艺家、美食家。</p> <p class="ql-block"> 他虽在家乡浙江兰溪已经设计建成伊山别业,喜滋滋地自称有便耕、便钓、便吟等“十便”,有宜春夏秋冬、宜晓晚晴阴雨风等“十二宜”,却仍兴冲冲的跑来江宁(今南京)另建芥子园,成就戏曲、书肆等诸多事业,让自己在全国大火了一把,并为南京文化底蕴增添了浓浓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李渔(1611——1680年),原名先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可窥见他自诩天人下凡,又有出世遁隐的一面) 祖籍浙江兰溪县,出身于一个医药两兼的商人家庭,出生地在江苏雉皋(今如皋),少年时代的李渔生活优裕,潜心读书,诗书六艺无不毕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崇祯八年(1635年)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应童子试,受主考官许豸的激赏,被誉为“五经童子”,试卷印为专帙。但纵观他一身,似乎与出仕当官无缘。崇祯十二年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不料名落孙山。三年后再次应试时,社会上已是兵荒马乱,途中受阻,只得作罢。</p> <p class="ql-block"> 明末农民起义不断,李渔只好到处避难,后清军入主中原,又遭受易代之痛。决心买山归隐,在家乡建伊园,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顺治八年(1651年)移家杭州,开始了他“卖赋以糊其口,吮毫挥洒怡如”(清·黄鹤山农《玉搔头序》)的生涯。居杭期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他的大部分戏曲、小说创作于此。</p> <p class="ql-block"> 李渔一生最大的成就表现在戏曲、小说、园艺、美食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戏曲方面成就,首先展现在戏曲创作上。著有收入《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的传奇剧本集《笠翁十种曲》。其中《凰求凤》《巧团圆》等就是在江宁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其次,对于戏曲艺术规律的独创见解。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等某些章节,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系统的总结,提炼出一些艺术规律。由于他既有创作实践,又有演出经验,其理论涉及题材创新、编剧技巧,重视舞台表演艺术,有跨越前人的系统而精到的论述。</p> <p class="ql-block"> 再次,是一个卓越的戏剧理论家。由于他既有创作实践,又有演出经验,其理论涉及题材创新、编剧技巧,重视舞台表演艺术,有跨越前人的系统而精到的论述。他是中国第一个把戏剧作为综合艺术来研究的戏剧理论家。</p> <p class="ql-block"> 他在江宁组织家庭戏班,精心培养名角,到处演出,足迹遍至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西、广东、甘肃和北京等地,走遍大半个中国,特别是到北京演出,轰动一时,可谓红遍了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李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撰写小说,并且把小说当作戏剧来写,称之为“无声戏”。有小说集《连城璧》(又名《无声戏》)《十二楼》。今人从中选取15篇结集成《李笠翁小说十五种》。</p> <p class="ql-block"> 李渔在小说方面的贡献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无声戏》和《十二楼》是清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大的作品。最大贡献是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创新。主张将戏曲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于小说创作。</p> <p class="ql-block">二是用戏曲创作上“脱窠臼”的观点进行小说创作,小说故事显得新奇异常,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三是本着戏曲创作“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原则,将小说情节结构编织得简洁清晰、细密严谨。</p> <p class="ql-block">此外,他在园林设计造诣也很深,在家乡兰溪设计建造了伊园(即伊山别业),在江宁设计建造了芥子园,在北京为贾胶侯设计了半亩园,在杭州设计建造了层园。</p> <p class="ql-block"> 他不但有设计实践,还有设计理论,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对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的构造、布局,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p> <p class="ql-block"> 李渔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文能戏曲、小说、诗文,“武”能设计构筑园亭,生活上还是位美食家。</p> <p class="ql-block">再看美食家李渔,他在《闲情偶寄》的《饮馔部》和《颐养部》中有许多精辟见解。他是主张素食的,“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然而,他也不完全排斥肉食,“吾今虽为肉食作俑,然望天下之人,多食不如少食。”所以,他在极力推荐食笋的同时,在食用方法上又指出“素宜白水,荤用肥猪”。他赞扬鲜蕈与笋同为至鲜至美之物,又说“此物素食固佳,伴以少许荤食尤佳,盖蕈之清香有限,而汁之鲜味无穷”。可见,他为人并不拘泥,因而他还主张饮食要因人而异,“爱食者多食”,“随性之所好”即可;“怕食者少食”,“性恶之物,即当少食,不食更宜”。</p> <p class="ql-block"> 李渔一生七十载,除了家乡,江宁是他居住生活最长的地方,近二十载。之前,他曾多次往返江宁。清康熙元年(1662),李渔52岁时,移家江宁,至康熙十六年移居杭州,在江宁住了16年。并在此期间建造了芥子园。</p> <p class="ql-block"> 据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记载,“芥子园,在赤石矶。金华李笠翁渔居金陵,拓之。园门自题联云: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 ”芥子园,占地不及三亩,入园即见一座假山,园内有房屋二进,栽有四五株大石榴树。园名芥子,言其极小。佛教有言,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为佛教理念中的诸山之王,其高无比。园名芥子,就含有园子虽小、有容乃大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芥子纳须弥”出自唐代一个典故。唐代的李渤兄弟曾隐居于白鹿洞书院读书。后来李渤就任江州刺史,在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有一次他问智常禅师道:“佛经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是在骗人吧?”禅师听后笑着问道:“人家说你涉猎书籍逾万,人称李万卷,可有这回事?”“当然!我读过的书岂止万卷!”李渤得意洋洋地回答。禅师问,“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指着头说:“都在这里啊!”禅师问:“奇怪,你的头颅只有一颗椰子这么大,如何将那万册书卷放进这小小的脑袋里去呢?莫非你也骗人吗?”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心中大悟。</p> <p class="ql-block"> “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芥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一般泛指世间较微小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佛法非常辩证地认为:象芥子一样大的空间,也能够容下须弥山;不仅仅能够容下须弥山,还能容下大千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个精典小故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还告诉我们这样几个道理:一是要懂得辩证思维。小故事中,禅师对李渤小脑袋藏大藏书的道理亦然。只有懂得辩证思维,才能真正明白“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博大精深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二是人的视野决定人的成就。一个人的心胸其实就如芥子,虽看上去很小,但一座须弥山也能藏得下。因此,我们不管是学习佛教,还是其他生活学习,我们要有包容世间一切的度量。每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气度,心中就能包容万物,那你的成就自然也如须弥。</p> <p class="ql-block"> 三是对于人生要做到宠辱不惊。懂得了“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的道理,对我们看待人生很有意义。这个世界,大与小是相对的,得与失也是如此。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得中有失,失中也会有得。正如历史上一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人生中,我们看淡名利,懂得放下,我们的心胸也会更广阔,心中的世界也会更精彩。这也是芥子园游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一切伟大美好的品德,比如宽容、尊重与关爱,都藏在大小只有一拳之心中,都藏在芥子般的细节当中。</p> <p class="ql-block">经过李渔的精心设计,小小芥子园竟有浮白轩、来山阁、月榭、歌台等景观,回廊曲折,移步换景,精巧雅致,堪为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杰作。李渔还在假山石矶上请名雕刻家为自己雕了一尊钓鱼坐像。</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八年三月三日那天,也是寓居江宁的安徽桐城文人方文,曾邀请桐城老乡兵部侍郎孙晋(号鲁山)同赴芥子园拜访,有《三月三日邀孙鲁山侍郎饮李笠翁园即事作歌》诗,其中有句,记其园及戏班:“因问园亭谁氏好,城南李生富词藻。其家小园有幽趣,累石为山种香草。两三秦女善吴音,又善吹箫与弄琴。曼声细曲肠堪断,急管繁弦亦赏心。”可见当时芥子园的一斑。</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样小巧的园子里,李渔广泛结交社会名流,如余怀、吴伟业、尤侗、王士祯、周亮工、方文等,倡和颇多。在江宁,他完成了自己一生中的巅峰事业。在芥子园完成的《闲情偶寄》;在芥子园营建的书肆,自撰或编选历史、文学、戏剧、美术等各类书籍,刊刻销售。其中《芥子园画传》初集,不断被翻刻,成为古今画人必读的入门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