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块田地

小红即可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家最后一块田地。</p><p class="ql-block"> 哦不,准确地说,它其实已经不是我家的地了。去年政府已经把它征走了,用于修河边的景观绿化带,地亩赔偿款都已经发过了,只是目前还没开工,大家仍旧在原本自家的地块上种上了庄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快80岁的老父亲种了一地豌豆,等着女儿们五一回来摘鲜豌豆荚。</p> <p class="ql-block">以前,家里的每块田地都有名字,“私有地” “小园”“一分地”“坝埂”“北地”“家西”“南十五亩地”等等,依着田地的位置、大小、形状、性质等等取上一个合适的响亮的名字,流通于全村或家里。小时候便是凭着这些分布于各个方位的地块自然地认识了东西南北,且方向感特别强。</p><p class="ql-block"> 到北京后,方向一直错乱,心里迷糊了几年,感觉是真难受。</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这一块地叫“长身地”,一面依着河道,一面临着一条防汛的小水沟,除了正常的平地,还附赠有两面的坡地,这也是爸妈当初选中它的原因,可以多种些东西,虽然河坡地产量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地块多年以前就因家人户口的改变陆陆续续退给村里或作他用,现在已经无从辨认它们的位置了,但在这些地里的劳作仍十分清晰地鲜活于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块地坡地多,适合种红芋。春天打垄栽上苗,夏天我们便拿着棍子翻红芋秧,那秧子乱长一气,你缠着我,我绕着你,须根紧紧地巴在地上,得一根一根挑起来捋顺,往一个方向翻过去。下一场雨,又长出新的须根,就要往反方向再翻一次。如此,暑假就在红芋地里翻来翻去中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秋天收红芋的季节里,扒出红芋后便就地切成片,撒开来,小孩要摆红芋片,就是把重叠在一起的红芋片摆匀了,便于晾晒。拾红芋片也是累人的活儿,蹲得腿脚麻,一片一片捡到筐里,捡烦了,我就又起邪念。懒驴上磨屎尿多,被我爹识破了,拿着铁掀要拍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脑仁发懵的是夏天收麦子。毒辣辣的太阳烤得人淌油,热乎乎的风烘得人直犯困,割完了麦子,还要给爸做助手把麦子装车。</p><p class="ql-block"> 老爸一叉一叉地往车上装,我要压住车把,保持车板是平稳的。车把下放一条长凳,我就像只石猴样坐在车把上压着。这是轻活儿了,只是车把咯屁股,干坐着也容易打瞌睡。如果因为睡着了没压住车把,导致车子撅翻了,那就是大事故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孩子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叫大人回家吃饭。有时偷懒,不愿意走到跟前叫,就远远地喊“俺爸~~吃饭了~~”。</p><p class="ql-block"> 大人听见了,便回一句“听见了~~”</p><p class="ql-block"> 一叫一答,高亢的声音穿过齐刷刷的麦田,穿过密密的高粱玉米林,穿过那些阔大的细碎的枝枝叶叶,在吃饭的点儿此起彼伏,肆意地自由地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p><p class="ql-block"> 也有闹乌龙的时候,错把别人的回应当成自家大人的,便快活地回家去了。结果在家干等长等就是不见大人回来,饭菜都凉了,只好再去叫一次,或是大人在地里干等长等不见人喊吃饭,又累又饿,自己回家了。这种情形,大多是要挨一顿臭骂或胖揍的。</p> <p class="ql-block"> 这块地离家不近,远远地喊吃饭往往很困难,挨过几次揍之后就不敢再偷懒了,只好吧唧吧唧跑那一大圈路去叫。</p><p class="ql-block"> 也有跑冤枉路的时候,我走长方形的这两条边去,家人从长方形的另两条边回,用脚步实际丈量了哪两条边的和更短一些。</p> <p class="ql-block">  七八岁,学会掏腿式骑自行车的时候,叫大人吃饭是能摸到自行车最好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短短的腿别在大自行车的三角车框间,两只脚“刺啦刺啦”来回滑。驾驭着比自己还高的自行车行驶在田间的小道上,那感觉不亚于刘翔赛场跨栏 ,心儿是要飞出去的。</p><p class="ql-block"> 连人带车摔一大跟头也是常有的事,只要车没事,胳膊腿摔破淌血了,也得龇着牙咧着嘴忍着。谁让你手欠呢,活该!</p> <p class="ql-block">  在离开家乡前,我还会在每年秋收的时候回去帮老爹来这块地里种玉米掰玉米,这几年匆匆来去,没机会干农活儿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五一,在外地的姐妹们也都回来了,在曾经熟悉的地里摘豌豆,嘻嘻哈哈,回忆儿时,欢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小姑娘们转眼成大妈,还添了一群大叔和一众小鲜肉小仙女。老老小小,高矮胖瘦,呼啦啦走成一个大部队,甚是可观。</p> <p class="ql-block">  曾经,饱尝在田地劳动的辛苦,所以发奋苦读。从地墒沟里走出去,再不干累死人的农活,是当年学习最大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今天,重返田间地头,这土地依然那么亲切。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方田地都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沃土,它承载过全家的希望,见证过我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很快,它就不再是我家的良田,这里会种植上美丽的花木,和它前前后后的土地连成赏心悦目的景观带,再分辨不出,哪一段是我家的田地。</p> <p class="ql-block">只剩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