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开过的笔会

薛海翔

<br>来源:新民晚报 <div>作者:薛海翔 2019-03-13 17:38:59<br><br>日前,翻出一张1982年的老照片,左起:陈村,薛海翔,王安忆,程乃珊,蒋濮,那是应《钟山》杂志邀请,参加“太湖笔会”。</div> 我们几个年轻人,陈村和我,参加“文革”后的首届高考进入大学,王安忆在《儿童时代》当编辑,程乃珊是中学老师,蒋濮在读生物学研究生,我们先后发表了稚嫩的“成名作”,被称作“文坛新秀”。 薛海翔的小说集《一个女大学生的日记》封面<div><br>那个时段,被称作“文艺的春天”,1980年6月,平反后重回作协工作的吴强和钟望阳,介绍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同一批入会的有王安忆,陈村,王小鹰和曹冠龙。</div> <p class="ql-block">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80年发展会员名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海文学》召集我和陈村、王安忆、宗福先、卢新华、赵丽宏、王小鹰、程乃珊、赵长天、曹冠龙、孙顒、许子东、沈善增、彭瑞高等十几个青年作者,每月一次,在上海作家协会西厅聚会,交流各自的创作,茹志鹃、赵自、彭新琪等老作家老编辑轮流坐镇,点评指导。这个小组也是外地作家编辑来上海必到的落脚之处,王蒙、北岛、阿城都曾来聚会,交换信息,扩大视野,开阔思路。这应该是最早的笔会,文笔的聚会,以笔会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期间,我们还不断接到各地作协和文学杂志邀请,出席各类笔会,去大学校园演讲,与文学爱好者座谈,给青年创作班上课,跟各地作家交流,在这些天南海北的笔会上,相遇了一批同样是从“文革”中一走出来就开始笔耕的写作者,同龄如张抗抗、梁晓声、方方、陆天明、周梅森、黄蓓佳,俞黑子、于劲、谢鲁渤,颜海平,尤凤伟……年长的有李泽厚,蒋孔阳,蒋子龙、戴厚英、张弦、高晓声,陆文夫,汪哲成、温小钰、谌容、鲁彦周、古华,莫应丰,谭谈……虽然艺术情趣各异,志向却大都相近:要用手中的笔和笔下的作品去反思过去,推进现在,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文艺的春天”的韶光里,坚冰融化,春潮涌动,一个后来命名为“新时期文学”的浪潮奔腾而至,刷新着中国文学的堤岸。《伤痕》《于无声处》《大墙下的红玉兰》《乔厂长上任记》……一纸既出,全国风行,读者在作品中寻找共鸣寄托感情启动思考,政府把作品当作改革开放的舆论动员,文学罕见地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激越的高音部,汇入到以思想解放为序曲的民族复苏祖国振兴的时代交响之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36年过去,韶华老,青春逝,其中程乃珊已离开了我们。照片中各人的青涩,如同夜空里遥远的星星,闪烁光芒,让我们想起曾经的美好。(薛海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