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喜欢旅行,但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之后发现不少平时忽略的地方,原来也是充满温情的……</p> <p class="ql-block">我爱低调包容的广州。60多年一直没离开过广州,读书、工作甚至是做知青下乡的七年都在广州。儿时为了一本心仪的杂志,可以从家步行到北京路看(那时没钱坐车,也没钱买书,但在书店里可免费看。)亲眼见证了广州从中国的南大门(儿时的称呼)渐渐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国际大都市。广州,衷心祝愿你越来越好,退休后,喜欢到广州的各个角落转转,在熟悉的土地上走走。</p> <p class="ql-block">除夕,到海心沙赴一场鲜花的约会。在广州的各条马路、城市广场、闹市乡间,哪一处都少不了花的身影,它是春节风景的主角,它是这座古城扮美气质的点晴之笔。如果,你赶上了这个除夕,如果,你想邂逅这样一个妩媚动人的广州,那么不妨来海心沙赴一场鲜花的约会吧。</p> <p class="ql-block">在450米的高空俯瞰熟悉的故乡,珠江在静静地流淌。</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的跳楼机。年轻人,这点小刺激不算什么。</p> <p class="ql-block">旧地重游:变了,变得没有以前的一点痕迹,变得在老地方迷路了,问了两个人,才找到方向。这里在我生命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1972.9.21迁出广州户口,来到九佛农场当知青,1972.9.21考上华师,到场部把户口迁移到华师)记得下乡第一次去石窝洞小卖部,出来时被一群三至七岁,衣衫褴褛,赤脚的小孩追着,原来他们看上了我手中刚买的饼干。忘不了,与农友一齐去山塘游泳;一齐去九佛趁墟;一齐下围棋;一齐打乒乓球和篮球;一齐挑灯夜读,重新拾起荒废了几年的书本,挑战高考……记得天寒地冻时,到九佛农场制药厂取热水冲凉(药厂有锅炉),这已是最清晰的有记忆的地方了。原来的狭窄公路变成了九龙大道,原来的九佛镇变成了知识城,有了地铁二十一号线及连片的高楼大厦。这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世界不会在原地等你”。</p> <p class="ql-block">有水的城市总是充满灵动风韵,一年四季终年水色潋滟风光,要说水从哪里来?自然是珠江的福荫。历史上的广州就是一座闻名的水城,西江运来了上好的山货土产,北江运来了肥美的鱼虾莲藕,东江运来了香蕉柑橘,三江并流到达广州,向广州南部的园林湿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往南直奔出海口,狮子洋上百舸争流,面对这半城清波荡漾,找一处临水的食肆,凭栏处,城市的新中轴线灯火阑珊。</p> <p class="ql-block">在旧地图中寻找儿时的广州: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爷爷和爸爸两辈人都在珠江边的一德路做事。时光流转,广州城中的确很多旧建筑已不复存在;儿时那种馅料十足能给饥饿的我带来深深满足感的“叉烧大包”很少见了。然而,儿时旧广州的模样始终是留存的,五层楼、观音山、西来初地……不被外来文明所取代,不与时光流逝而消散。</p> <p class="ql-block">沙湾古镇深处,巷道两旁,古朴的蚝壳墙和青砖石脚混杂而列,缤纷的电线横亘在大镬耳上,颜色剥落的木门上系着褪色的把手,小巷里总是充满各种新旧交替的视觉冲击,这是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留耕堂前,一泓清水见证了几多书香繁华?三稔厅——广东音乐的发祥地,这里诞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七星伴月》等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作品,一句关于沙湾的歇后语:沙湾灯笼——何苦(何府),想起身边老年朋友的瞎操心(真累!)看后会心一笑。</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那些留有时光味道的阡陌斑驳的老街。(沙湾古镇)</p> <p class="ql-block">被中国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的瓜岭村位于增城新塘东部,与东莞近在咫尺。瓜岭村是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明成宗年间,该村以种植瓜为主,因而村名瓜岭。这里是著名的侨乡,遍布青砖青瓦的旧建筑,历经沧桑的麻石路面,弯弯的瓜洲河,婆娑的百年荔枝林,极具岭南特色。宁远楼建于1929年,矗立在5米深的瓜洲河上,四面环水,碉堡有九层楼高21米。瓜洲河,河水从村子以南的香山流下,最后汇入东江,河对岸是百年荔枝林。民国元年,增城第一所初级民办学校——瓜洲小学设立在瓜岭村,后成为南华书院,内陈列着瓜洲小学校刋。工作日的午后,这里人迹罕至,听村民讲,节假日这里人可多了。</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代的板桥村四面环水,古时的板桥村靠木板搭桥与邻村相连,故名板桥村。一条小溪,溪岸人家。一径小院,院中一棵百年荔枝树,葱茏蓊郁的树冠,长出了小小的一串串绿果。一个老者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出去抬头是蓝天,低头就见有些涟漪的小溪。这个2019年被评为广州市级美丽乡村的小村,村中有来穗人员12000多人,为原住民的数十倍。靠着丰厚的房租和村集体的分红,这些衣着普通的村民,都是腰缠万贯的广州城郊农民。</p> <p class="ql-block">广州,有一个坐落在黄埔区宁静与世无争的水乡,有广州“小周庄”之称的南湾村。这座承载着悠悠的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描绘了一幅岭南水乡特色的风情画卷。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皆佳街、履理里全是麻石打横铺设,两旁是锅耳式青砖古屋,古风怡人,孤静婀娜。生锈的铁门,雕刻精美的房梁雕花,别致的瓦顶,长满苔藓的青色外墙。这里没有市中心喧嚣的车龙,这里没有排队和步履匆匆,你可以在属于你一个人的河堤满满的负离子中获得最与世无争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在高溪,邂逅一段属于自己的慢调时光。时间淌在慢中,一点一滴,悄悄然然,作为高溪的过客也好,人生的过客也罢,放慢心情,做个安静的过客。世事太多,遇见就遇见,错过就错过。</p> <p class="ql-block">增城正果老街老房子的墙身被画上旧时候最特色的一面,最淳朴的往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来正果必吃的正果云吞。</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便能收获内心的宁静。日出日落,愿随天光黯淡。</p> <p class="ql-block">又是巡山的节奏,天鹿湖的禾雀花正盛开。登高望远,天地苍茫。远眺天鹿湖的舒朗与开阔,总能让久居城市的我感到一种超然的畅快……</p> <p class="ql-block">增城蒙花布村四面重山叠翠,增江如翠玉腰带般在村前蜿蜒绕过,江边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如镶嵌在翠玉中的黄金。</p> <p class="ql-block">广州植物园里也隐藏着古迹。</p> <p class="ql-block">“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这是清朝举人邬彬为纪念先祖福荫而建的一座园林,取“余荫”二字,便是余荫山房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像一棵参天的老榕树,一圏圏的年轮里刻画着浩瀚烟海一百五十余年的传承。琉璃光影折射里都是故事,微风掠过百年沉睡的雕窗,在百转千回的廊道别院,有南国大家闺秀的淡雅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里这个扮相,是否还原了那段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探秘68岁高龄的酷炫工厂遗址——紫泥堂(番禺)。它的前身是1953年投产的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紫坭糖厂是当时广东最大规模的糖厂,占地25万平方,也是番禺当时最大的国企,辉煌时期拥有多条自动化榨糖生产线,4000名工人,拥有88栋雄浑的旧工业风建筑。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早已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声,只留下眼前的一片断壁残垣的工业废墟。树荫下刷着黄色石灰、前廊有圆形装饰的混合结构两层小楼为苏式建筑,是工厂的办公区域。空荡荡的房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从繁荣到衰落,时间抹不去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种遗世独立的衰败感,放空于此,时光静好。(番禺紫泥堂)</p> <p class="ql-block">增城东北一个很绿的湖。在湖边选择一条小路,从林荫道中穿过,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白水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拥有原始森林、浅滩湿地峡谷天池等自然生态资源 ,落差高达428.5米的白水仙瀑是它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花都三华村:历史留下的碎片没被岁月侵蚀的古村落。建筑是属于一个时代的风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述说着这里发生的故事,记录着历史的演变。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那里,过着大城市另一面的生活,简朴,闲适……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总是格外美好,破旧的老宅是对历史的致敬,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是对传统的保留。</p> <p class="ql-block">广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老爷子们饮完早茶来到滨江西路江边的大榕树下溜溜鸟,讲讲旧时。老娘们去跳广场舞了,大男人不爱在大庭广众前蹦哒,还是静静地同老哥们摆摆龙门阵。</p> <p class="ql-block">大丰门森林公园,大自然的天然氧吧,遍布奇峰秀水、峡谷激流、森林湖泊,瀑布深潭。</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落羽杉整齐笔直的树干,宝塔状的树形随着气温的下降,树叶慢慢由黄变红,蓝天下,水中落羽杉的倒影很漂亮。斜阳下,湖对岸的房屋成了风景,与火红的落羽杉守望着。现代都市的房子,少了些炊烟,但并不影响冬日的景致。(大观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增城九峰山森林公园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p> <p class="ql-block">人活得简单点,简单了就幸福了。(花都洛杨村)</p> <p class="ql-block">觅一处隐匿于山间林中的深山大宅,看竹林菜田,听鸟语闻花香,背面是苍翠的山间密林,对面是青翠的乡间田野,漫步于乡野田间,田垄仍然深绿,流连老屋深宅,去寻找那份被历史淡忘了的陈年旧事。(增城中新)</p> <p class="ql-block">感谢邓小平,让我参加了最不需要拼爹的1979年高考。我们能在华师相识并度过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其实是邓小平给我们牵的线。人生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但四十年的友情不变。</p>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的冬日,还没进白云山大门,隔着新建的大门就可看到关不住的秀色。小山坡上花景攒动,密密匝匝的梅林点缀着怒放的白梅红梅,淡淡胭脂的日本樱花在湛蓝的天空下开得正艳,闲步黄婆洞水库,路旁桂花的阵阵幽香令人心旷神怡。一天的好心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年初五,姐弟同游桃花涧。</p> <p class="ql-block">今天气温4——6度,阴天伴有较强劲的北风。偌大的花都湖湿地公园人烟稀少。也是,只有爱好户外和大自然的人才会有出门逛逛的兴趣。空气好极了,站在曾经的新青水泥厂区的道路上,紫荆树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把人带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老厂房走走,把我们这辈人的付出和酸甜苦辣留住。老厂房,从峥嵘岁月中走来,这是铭刻在历史中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去长洲,寻找失落的年代感。坐轮渡去长洲,船上都是往返买菜或工作的当地居民。长洲岛山水景致,绿树成荫,人不多,相当适合休闲徒步,途中经过辛亥革命纪念馆,当然要进去瞧瞧。</p> <p class="ql-block">三中相聚32年,举头把酒问青天。人生虽无动天事,无怨无悔亦欣然。(与1987届高三学生合影,当时我是他们的任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风,暖暖吹过,穿过耳朵,穿过衬衫,24度的微热阳光,撒落在身上。这是一个没有繁华和喧哗的小岛,迎着海风听船鸣,闲适怡然。徒步没有海鸥的海鸥岛,又一次用脚丈量大地的地大物博,给自己的晚年岁月一点记忆……(番禺)</p> <p class="ql-block">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十里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p> <p class="ql-block">花东高溪的老屋,简朴而宁静。岁月斑斓的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置身于几百年前的情景中:村民们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娓娓诉说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花都花东高溪)</p> <p class="ql-block">海珠湿地的美,在于悠游。远处的山峦像水墨般清淡,缓慢的河涌如同漫步,附近的居民在水边慢跑散步,她让众多劳顿于喧闹都市的人们感怀于她的美丽宁静,湿地的美有些漫不经心。海珠湿地是这个城市巨大的绿肺,所幸的是自然的一面没被侵蚀,已成为永久保护的基础农田。欣赏海珠湿地(上世纪称之为万亩果林)的最佳方式是闲逛。</p> <p class="ql-block">走在隐匿在田间的小路,如一条优美的弧线勾画着村廓。村子不大,很简陋,却十分符合小村的气质。障岗古村明朝洪武年间胡姓在这里开村,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钟落潭前贯流溪河,后傍帽峰山,自古以来是广州北部少见的富饶之地。流溪河畔有大片菜地,田园风光气息十分浓。虽然这里离市区只有二十多公里,生活却比市区慢了几拍。在老旧的村落穿梭,只需一个转身,就能从泛黄的老旧岁月转换到现代社会。</p> <p class="ql-block">每年禾雀花盛开的时候这里都迎来大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走过了许多之前已经很熟悉的地方,也走过不少之前没有机会光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初冬时分,踩在坑背村这条老街,巷子的老房子诉说着百年故事。每一抹清淡的写意元素,都是以乡村为主题的神来之笔。看着在阳光下坐在榕树头闲话家常的老人,这就是乡村生活,是悠哉,更是幸福。(增城坑背村)</p> <p class="ql-block">玫瑰的名字总是带着一点浪漫的神秘气息,茂密的树林掩隐着一幢瑞典小屋,紫荆花在盛开的冬天散落一地的花瓣,来自沙漠的仙人掌与当地的木棉做了邻居。的确,没有什么比繁花似锦更能诠释花城的称谓。(云台花园)</p> <p class="ql-block">曾经人们无比向往喧闹繁华,向往车水马龙,那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街头是理想生活的所在。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厌倦拥挤,开始向往空旷,渴望寂静,亲近自然,聆听鸟鸣。我不想错过今年的春天,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万亩果林”保护区内的村庄——面积4.5平方公里、四面环水、被称为广州“南肺”的小洲村,看看连通珠江的小河涌,看看百年古宅,看看绿树成荫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淡写红尘岁月,静守人生时光。(每天清晨,这对年过八十的老夫妻都携手去市场买菜,都是这样的姿势)摄于农历年初一清晨小区外</p> <p class="ql-block">重游永庆坊——老城就像古树的年轮,记载着城市的历史。随着广州市中心的转移,西关的年轻人才逐渐外流,导致片区人口老龄化加剧,陷入城市空心化困局。西关,一头是乡愁,一头是变迁。</p> <p class="ql-block">悠悠的江水穿城而过,增江把荔城与增江隔成了南北两边。土生土长的增江老人回忆:河边上的增城造纸厂以前很辉煌,很多工人进进出出……现这座有着辉煌历史的造纸厂再度热闹起来,它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广州1978文化创意产业园。</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儿时印象中很乡村的花县变了,变得快要迷路了。多条高速公路纵横花都,特大航空港白云机场是花都亮丽的名片。2019年全国百强区第十九名。花都,弯道超车,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前的礼堂成了文物。(小洲村)</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年代久远的红色基地。(黄埔区九龙镇迳下村)</p> <p class="ql-block">巨型的花灯挂满了越秀公园,浓浓的年味荡漾在北秀湖畔。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个个洋溢着喜悦的笑脸。经过春夏秋冬,迎来了中国人年度最大的狂欢。幸福与快乐很简单,只是过程与感觉而已。感恩生活,珍惜遇见,执着努力,随遇而安。</p> <p class="ql-block">年初一登高,山下就是儿时生活的地方,山上留下了儿时的无数足迹。时光裹挟着一段段往昔,清晰的、朦胧的、陪伴着一路走来,成了生命里一道道别致的风景。岁月老了容颜,心中依旧少年。淡泊万千红尘事,只记花开不记年!</p> <p class="ql-block">一份安然,就是在午后的闲时光里。美美的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红山村成群的鸭子在收割完的稻田觅食。</p> <p class="ql-block">增城1978电影城。</p> <p class="ql-block">在清冷寂寥的冬日,在南沙湿地公园走走。一路上看到人迹罕至的原始风貌,感受徒步的自由和随意:一条清澈的小河,一只盘旋的海鸥,一片茂盛的芦苇,这些不经意走过的地方,成为徒步中重要的驻足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双脚闲不住的人。原本打算到地铁四号线的低涌看看田园风光,但最后还是坐到终点,到了南沙。南沙变化很大,当然,我也由购票才能进入天后宫到现在免费进入。不知不觉间,人老了,趁还能走动,多走走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是广州最远的郊区,属于当年下乡的国营农场,现归属富裕的黄埔区,地铁也到村口了,世事难料。</p> <p class="ql-block">隆冬季节,大夫山的落羽杉黄了。冬日午后阳光懒洋洋洒在肩上和背上,穿着薄薄的羽绒服竟会有些冒汗,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远远望去,黄绿相间的湖边颇有湖光山色的味道。虽然这里距离市中心仅仅半小时的地铁,但有着闹市不曾有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p> <p class="ql-block">脸庞就像古树的年轮,记载着一段跨世纪的历史。四十年前一次最美好的遇见,我们一齐迈进华南师范大学。还记得我们八人的旧宿舍,酷暑时热得汗流浃背,只能跑到宿舍天台乘凉。四年,在人生中只是一个很短的片段,但却成就了一段跨世纪的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黄埔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贸易大港。黄埔云墙码头岸线长达十多公里,可同时停靠几十艘万吨海轮,1986年评为羊城八景之一。近年已逐渐被南沙港的风头盖过。</p> <p class="ql-block">听说广州有一个最隐秘的美丽孤岛——大吉沙,就算地道的广州人,也可能不知道大吉沙。大吉沙是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只能坐船进入,岛上没有工业、没有汽车、没有大型商业广场,环岛一圏约需两个小时。在这个充满乡村气息的岛上走走看看,沿着码头径直往前走,油菜花开了,各种岭南水果布满屋前地头,沿途水边小滩涂上长满芦苇,岛上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环境,岛民的生活起居仍保留较为原生态的模式,保存着恬静的田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吉沙岛宁静的巷弄和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乌涌亭码头是大吉沙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听说六片山是广州户外徒步的经典路线,决定趁腿脚还灵便去挑战一下。龙归镇永兴村后的六片山原是采石场,停止采石后遗留有面积巨大,水深达三十米的大水塘。水塘南面有崖壁高超百米之险,周围有原始树木茂盛相衬之秀,碧绿色的水面波光粼粼,是一个免门票尚未开发的小众秘境,山顶还能俯瞰广州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原始山路陡峭,徒步爱好者在岔路口设标志以防迷路,估计四五年后我也无力攀登如此的山路,现还能到此欣赏这一原始风光,真好!</p> <p class="ql-block">海心沙的格桑花向游人展现它的清艳与淡丽,淡黄色或粉红色的串串花蕊在微风中摇曳,为花城增添姿彩。</p> <p class="ql-block">隐居在宝墨园的岭南园林,寻访它们的过程也是一种充满闲情逸致的享受。喜欢这样深邃的廊道,信步而来,仿若穿越了时光。广州樱以古建筑为背景,一片优雅的水景映入眼帘,水榭可凭栏赏景。小桥、石径、池水、叠石、绝壁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很好地体现了岭南园林风格的疏朗朴素。有时不张扬的美,更能让人镌刻入骨。园外的沙湾水道,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p> <p class="ql-block">早春,去赴一场樱花之约。春风,唤醒了一树的花期,元宵节后,西和小镇白里透红的樱花早已盛开,它如期绽放并不因为你在或不在。喜欢樱花的娇艳、喜欢樱花悄然不知地开又默无声息地谢这种毫不张扬的气质。在一个下着细雨的午后,聆听花开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春天,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埔岭村、红山村的油菜花争相盛放,满眼的黄色,温柔着我的视线。当并不名贵的油菜花开满田间地头时,便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致。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轻柔地滋润着大地,一条古驿道引领着红山村这个百年小镇,满目绿水青山见证南粤的祥和盛世。</p> <p class="ql-block">广州老城区狭窄的大新路,竟然隐藏着一间百年老校(创办于1863年)。它有很多名号:越秀区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密集的老城居民住宅区中,有一座占地五万平方米、有国际标准的400米环型跑道运动场、室内多功能体育馆、国际标准游泳池……我已有一年多未踏进校园了,连拿每月的医疗记账单也只能在校门口传达室领取(疫情防控要求,非教学有关人员不能进入),今天因为党委换届又踏入了校园,我在这条路走了三十一年,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一年(图为四合院,二楼曾作为教室,1987届高三,我在二楼上课,更多时候我在一楼,因为科组办公室就在一楼,那时四合院中间有个羽毛球场,工作之余经常在这里打球。)旧物,凝结了很多回忆。</p> <p class="ql-block">用行走告别2020(花都梯面)</p> <p class="ql-block">乌云密布,匆匆赶到市场买了在梯面口碑很好的“肥婆烧肉”。</p> <p class="ql-block">一声春雷,唤醒了早春三月的晨曦,一场久违的春雨过后,去踏青。春天,花开的季节,在微风的吹拂下,迳下村的油菜花连成了片,汇成一片黄色的海,迳下静美,陌上花开。出去走走,感受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华南植物园的闲暇时光:一个睛朗的初春,到植物园赏花。午后漫步在林荫道上,几个身着汉服的女子在湖畔拍照,怡然自得。午后的阳光洒在水面,闪烁着晶莹的细碎光波。坐在湖畔的石凳上看那水和花,你会怀疑自己身处画中。植物园虽然距离市区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可它的质朴与清宁,让人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清静感觉。</p> <p class="ql-block">初冬时分,踩在增城坑背村这条老街,巷子的老房子诉说着百年故事。每一抹清淡的写意元素,都是以乡村为主题的神来之笔。看着在阳光下坐在榕树头闲话家常的老人,这就是乡村生活,是悠哉,更是幸福。</p> <p class="ql-block">花都花东高溪的老屋,简朴而宁静。岁月斑斓的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置身于几百年前的情景中:几个老阿姨围在一起打扑克,娓娓诉说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广州,有一个坐落在黄埔区宁静与世无争的水乡,有广州“小周庄”之称的南湾村。这座承载着悠悠的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描绘了一幅岭南水乡特色的风情画卷。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皆佳街、履理里全是麻石打横铺设,两旁是锅耳式青砖古屋,古风怡人,孤静婀娜。生锈的铁门,雕刻精美的房梁雕花,别致的瓦顶,长满苔藓的青色外墙。这里没有市中心喧嚣的车龙,这里没有排队和步履匆匆,你可以在属于你一个人的河堤满满的负离子中获得最与世无争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隆冬季节,大夫山的落羽杉黄了。冬日午后阳光懒洋洋洒在肩上和背上,穿着薄薄的羽绒服竟会有些冒汗,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远远望去,黄绿相间的湖边颇有湖光山色的味道。虽然这里距离市中心仅仅半小时的地铁,但有着闹市不曾有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如水般柔情的水乡,纵横交错的河道、池塘如同网络。于是,有了那一条条开满灿烂黄花的乡道,黄花铃在冬日暖阳中飞舞,繁花似锦,惊艳了时光。</p> <p class="ql-block">青砖墙里的花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半个脑袋。(广州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从化,好山好水好空气,还有很绿色的农家菜。</p> <p class="ql-block">高中时常来这里学农,当时叫白云山农场红路。班主任常在晚饭后同我们在这个飞机库开会,当时,飞机库前面还是土路,四周全是农田,我们都管班主任叫老廖同志。若干年后,我成为他女儿小廖高三的任课老师,小廖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就读于当时的重点班高三(1)班。以785分的高分(当时系标准分,700分就是高分保护线)考入中大。几十年的事过去了,想想世事真巧!</p> <p class="ql-block">这是如水般柔情的水乡,纵横交织的河道、池塘如同网络。于是,有了一条条开满灿烂黄花的乡道,轻而易举将行走的心情隔绝于喧闹世俗的万丈红尘之外。于是,你可以漫步黄花风铃木盛开的小路,你可以探访河道边盛开的油菜花,或者,就在黄花风铃木树下闲坐,在油菜花畔发呆,这座城市永远不缺乏停留的角落。番禺海傍水乡的黄花风铃木正尽情绽放,眼前一大片迷人的金黄,惊艳了时光,令水乡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在油菜花畔发呆,空气中飘散着花香,这座城市永远不缺乏停留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珠江出海口——蕉门水道。</p> <p class="ql-block">南沙滨海大道的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南沙天后宫,背山面海,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南沙日出:太阳还未升起,东方已有一抹紫意。金灿灿的朝霞,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江边的红树林也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缓缓地看日出,静静地发呆,这应该是一个城市最普遍的景色了。</p> <p class="ql-block">珠江在祖国西南一泻千里,奔腾至此与海洋相会。蕉门水道水面豁然开阔,岸边水面上连片的红树林,绿色的枝叶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晃动,一片春意盎然。2001年,南沙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离广州主城区最远的南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吨巨轮从南沙港破浪驶向世界的远方,南沙水中飞出的是祖国江海上最绚丽的一片浪花……(南沙十九涌)</p> <p class="ql-block">在慵懒的下午,阳光、海风、细沙、红树林,摇曳的椰树陪伴着,惬意。</p> <p class="ql-block">广州人爱吃乳猪,上面这个不是装乳猪的笼子吗?走着走着,也许就看到了你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