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贵州,于我是一个遥远而又向往的地方,曾有几次出差前往的机缘都错过了。终于有了次赴遵义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机会,让我有幸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起贵州,第一印象来自于中小学的课本。一个是“黔之驴”,给我的信息是地处偏远,交流不便,老虎竟然被驴子吓住了;一个便是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从此,中国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从穷山恶水中历经千难万险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建党百年之际,再领略贵州,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p><p class="ql-block"> 走出贵阳龙洞堡机场,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代化交通理念,这里是集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和客运站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据说是全国第一家。以交通不便闻名的贵州竟然建有最先进的立体交通枢纽,令我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距机场不远,建有一处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多彩贵州风物馆,旁边就是贵州特色美食街。初到贵州,一定要到这里,品尝贵州特色美食,感受浓郁的贵州风情,拉开多彩贵州行的绚丽篇章。由于行程紧,只在品尝了老凯里酸汤鱼后,参观了下风物馆外观,遗憾之余,记下了这个下次贵州行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赶赴遵义的途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贵州的山和路了。“八山一水一分田”“地无三尺平”,说的就是贵州的山多、路难行。车子在山间穿行,视野可及处皆是山,连绵不绝的山。这里的山与北方的山,特别是泰山山脉,大有不同。贵州的山多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真的是重峦叠峰,山高谷深。这里的山很远,一眼望不到边,这里的山很近,可以矗立屋后不远,这里的林很密,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山岩。茂密的山林把群山连成一体,但深入其中才知道,这些山各自成峰,闻声相近见面难,北方的山脊可以相连,沿着山脊可以翻过一个个山头,在贵州恐怕就得翻越千山和万水了。由此可以想见,在贵州行路之艰难,李白曾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早年贵州的路大体也应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如今行驰在贵州的高速公路上,已完全体会不到先人们的那份辛苦。这是一条怎样的高速公路啊!于莽莽群山中穿梭,时而如玉带环绕山腰,时而如彩虹横架山巅,时而如巨蟒穿隧山腹。行驶在路上,你感觉不到是在云端漫步,只有望向远处,你才会发现路两侧不起眼的小土堆,原来是一座座高山的山尖,于拐弯处遥望,方可看到支撑眼前平坦大道的是一座座高可入云的桥墩!看到这里,你会有一种骄傲油然而生,在当今这个世界,有哪个国家会、而且能在群山之间建设这样的人间奇迹!资料显示,世界上最高的桥前十名有八座是中国造!有六座在贵州!我按捺不住拍一拍贵州高速雄姿的冲动,隔着车窗拍了一些,总是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终于,在青杠坡,当年红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上千战士青山埋骨之处,得偿所愿,比较完整地拍摄到一组高架路桥的照片,那高耸入云的桥,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从一个山巅延伸到另一个山巅,昔日天堑变通途!那一座座高耸的桥墩,像是一个个守护这片青山的战士,更是对埋骨于此的烈士的无言告慰,你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 遵义,地处黔川渝结合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红色圣地。在这里,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这里,红军取得了长征第一捷娄山关大捷,毛主席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丽诗篇;在这里,毛主席以极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挥就得意之笔,率领3万红军突破40万敌军的重重包围,四渡赤水出奇兵,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的军事奇迹!</p><p class="ql-block">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瞻仰了遵义会议会址,见到了那座庄严肃穆的两层小楼,那一件件历史文物,向我们诉说着那个重要会议的厚重历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惊心动魄、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光。由于保护历史文物的原因,我们只参观了一层的陈列室,同时由于参观人群络绎不绝,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充分的沉浸和缅怀那段历史。遗憾之余,也颇感欣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党的光辉历史,其中更不乏年轻人和孩子,这不更说明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吗!</p> <p class="ql-block"> 娄山关,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为黔北咽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如此险要之地,红军是如何神兵天降,拔关夺隘,取得大捷的呢?一场生动的实景演出,为我们诠释了答案。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视红军为子弟兵,发自内心的拥护红军,当地的老猎人带领红军,沿着一条少为人知的山路,抄了敌人的后方,从而打开了胜利之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民心,纵有千军万马,雄关险隘,又能如何!</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简要的回顾了四渡赤水的战斗历程,总觉得不过瘾。这是主席的得意之笔、军事传奇,如果能有一个大型的沙盘推演,再现当年的战火硝烟,让后人深入领略其中的神奇之处,该是多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啊!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p> <p class="ql-block"> 到了贵州、遵义,怎么也绕不过的是那条神奇的赤水河和茅台酒了。当地人说,赤水河是红军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其实这是人们对红军的那份深情惦念。赤水河,是长江支流,全长444公里。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经贵州省与四川省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由于两岸多为紫色砂页岩及其风化物发育的紫色土,致使河水在洪水期呈土红色,赤水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赤水真正神奇之处,在于沿河不出百里必有美酒,流经地域出产了以茅台为首的大小数十种名酒,占中国名酒的60%,被誉为中国最著名的“美酒河”。据汉文献载,公元前135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赤水河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酝酿了茅台、董酒、习酒、郎酒、潭酒、怀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以茅台镇为核心方圆500里,也盛产美酒,向北沿长江沿岸为浓香酒的代表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再向北到四川绵阳、射洪,汇集了沱牌曲酒、剑南春、全兴大曲、水井坊等等。</p><p class="ql-block"> 茅台镇,是红军三渡赤水的地方。顺便体验了把美酒文化。镇上号称酒厂上千家。走在茅台镇的大街上,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两侧皆是卖酒的店铺,如果沿街一一品来,没有过硬的酒量,估计走不到街头就醉卧酒乡了。自以为是好酒之人,多少懂点酱香酒,可仔细品来,就原型毕露了,真的喝不出更讲不出酒的优劣之分,玄妙之处,不过有幸的是了解了更多酱香酒的知识,增了几分酒场炫耀的资本。</p> <p class="ql-block"> 匆匆贵州一行,尽管收获满满,但所看所听皆是皮毛,又或是一个侧面,真正的贵州山水,民族风情,还有著名的天眼还没能深入体会,只能寄望来日,再来体会这神奇的多彩贵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