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反嘴鹬(学名:Recurvirostra avosetta)是一种腿特别长的涉水鸟。东西两半球都有分布。它生活在湿地和靠近海湾碱性的湖里。背部有醒目的黑色和白色标志,腹部灰白色,体长约38~45厘米。它在沼泽中行走,嘴晃动镰刀一样向上弯曲,主要吃水里的昆虫、小鱼、贝类和两栖动物。一般在聚集地繁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黑色部分变为暗褐色或灰褐色,上体白色部分大多缀有暗褐色、灰褐色或皮黄色斑点和羽缘。虹膜褐色或红褐色,嘴黑色,细长,显著地向上翘。脚蓝灰色,少数个体呈粉红色或橙色。飞翔时脚远远超出尾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形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反嘴鹬眼先、前额、头顶、枕和颈上部绒黑色或黑褐色,形成一个经眼下到后枕,然后弯下后颈的黑色帽状斑。其余颈部、背、腰、尾上覆羽和整个下体白色。有的个体上背缀有灰色。肩和翕两侧黑色。尾白色,末端灰色,中央尾羽常缀灰色。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黑色,外侧三级飞羽白色,并常常缀有褐色。内肩、翅上中覆羽和外侧小覆羽黑色。最长的肩羽黑色,并缀有灰色。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275~320克,雌性312~395克;体长雄性429~440毫米,雌性408~430毫米;嘴峰雄性82~90毫米,雌性80~87毫米;翅雄性221~234毫米;雌性215~232毫米;尾雄性75~85毫米,雌性76~85毫米;跗跖雄性81~88毫米,雌性79~86毫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习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和觅食,但栖息时却喜成群。有时群集达数万只。特别是在越冬地和迁徙季节。常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步履缓慢而稳健,边走边啄食。也常将嘴伸入水中或稀泥里面,左右来回扫动觅食。也善游泳。反嘴鹬主要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边浅水处和烂泥地上。觅食方式主要通过长而上翘的嘴,不断地在泥表面左右来回扫动觅食。也常在地表或水表面啄食,或边游泳边觅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栖身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反嘴鹬栖息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冬季多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带地理分布反嘴鹬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越冬于西藏南部、广东、福建和香港等南部沿海省区。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湖南和四川等省。偶尔也见于中国台湾省。国外分布于欧洲、中东、中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西西伯利亚南部和外贝加尔湖地区。越冬于里海南部、非洲、印度和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繁殖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反嘴鹬的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开阔平原上的湖泊岸边,盐碱地上或沙滩上,也在沿海沼泽边的裸露干地上营巢。常成群繁殖,有时巢间距仅1米左右。巢多置于距水不远的裸露地上凹坑内。无任何内垫物,或仅垫有小圆石或少许枯草。每窝产卵4枚。偶尔少至3枚和多至5枚。卵的颜色为黄褐色或赭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5~53×32~35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间如遇入侵者,则全部飞至干扰者头顶上空不断鸣叫和飞翔,直到干扰者离开。孵化期22~24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反嘴鹬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