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庄的色彩

初夏

<p class="ql-block">从蟠龙镇东边的小路穿村而过,顺着一条斗折蛇行的乡村公路北行三里,就是我早想一去的白家庄。</p><p class="ql-block">想去白家庄,是因为少年英雄李爱民。李爱民,儿童团长,刚刚13岁就因为掩护百姓不幸被日军杀害。英雄的家乡是怎样的,他有没有亲人,他的后辈人是怎样的,很想了解。这些年我和文友们多次到乡村走访,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在武乡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太多值得书写的故事,尤其是红色故事,几乎是每到一个村都有收获,而白家庄却一直不曾去过。</p><p class="ql-block">机缘巧合,正逢白家庄村志出版分发之际,帮助白家庄审稿的安志伟博士应邀出席活动,而我们家乡之音公益团队队员们恰好有要事相商,安博士要兼顾二者,好客的白家庄人便连我们几个还不曾为村里做过一点事的公益人也一并邀请了。</p> <p class="ql-block">在车上,安博士介绍说白家庄和秦家堙同属白家庄行政村,和他的家乡牛家岭离得很近,三足鼎立。村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抗大政治部在这里住过;除了李爱民,还有名震太行的杀敌英雄李兴云、李金河;现在更有许多有情怀有作为的人。我对这个村庄越发充满期待,心想着得在村里多走走多看看,方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果然,白家庄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村前广场彩旗飘飘,乐声嘹亮,村民们全部盛装,让人想起儿时过年那种热闹。热情的张亚峰张总早早地等在那里,满面春风。他邀我们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干部们也进来欢迎我们。寒暄之后,我们提出想看看李爱民的家人,张总马上领我们去了李爱民的侄儿家。</p><p class="ql-block">在一处洁净的院落,我们见到了李爱民的侄儿李文艺。</p><p class="ql-block">原来,老一辈除了李爱民,还有一个大爷张贵堂刚刚二十二岁也在收复洪都炮台时牺牲了。在他缓缓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家庭的红色基因怎样代代相传。对李文艺来说,父亲李书民弟兄三个中两个为革命光荣牺牲。母亲程桂香也是党龄近60年的老共产党员,养育了四子一女,又把除他之外的三个儿子送到了部队上。小辈儿里面,侄女儿李玉在去年参加了援鄂医疗队。</p><p class="ql-block">他一边讲述一边忙给家里的人打电话说有人来访。很快,兄弟姐妹以及老母亲也过来了。短短的几分钟交谈,并不深入,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人敬重的好家庭。战争年代,老一辈不顾个人安危,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国家;和平年代,小一辈继承先辈遗志,用热血和激情继续建设祖国。危难之际,他们不惧危险,不怕牺牲,从心里对他们一家人肃然起敬。他们一家只是白家庄村的一个缩影,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家乡爱着他们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门外乐声高亢而嘹亮,为着不耽误大家参加村志分发会议,我们浅浅交谈几句匆匆离开了。在李文俊带领下来到了旧烈士碑处。</p><p class="ql-block">在春日的阳光里,烈士碑静静地矗立在白家庄的高地上。李志光、张贵堂、李海同、李进明、李水云,一个一个名字,便是一个一个故事,他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大多都是二十来岁,却已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方热土。叫人伤心难过。</p><p class="ql-block">而我后来知道:在1944年11月,白家庄一次就有张更新、安如海、安兆南、李海同、李兴唐、李中唐、李进民、李全唐以及秦家堙村李来云、李专才兄弟共十人参军上了前线,三人不幸牺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村里参加决死队、抗大、八路军、解放军的青年有十七名。解放后,至2017年又有三十一名男女青年应征入伍。这在我之前走过的村庄是少见的。更让我深感敬重的是,除了刚刚了解到的李书民一家,杀敌英雄李兴云三个儿子两个服了兵役;共产党员李炳华四个儿子三个当了兵。</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红色的村庄啊!</p><p class="ql-block">忽然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的心潮澎湃,语言在此刻有些苍白无力。这红色,是无辜的前辈的鲜血染成,1942年,日军一次就杀害了村里十一人;这红色,是勇敢的先辈的鲜血浸润,是在战争中不幸牺牲的青年留下的印记;这红色,更是抗大以及八路军在此地驻扎时的深深影响和感染。这红色,已经镌刻在白家庄人的记忆里,渗透在他们的血脉里,传承在他们一辈辈人的基因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顶,回望这个村庄,一片祥和。远处一片一片的绿荫,满眼的青翠。它是红色的,但也是绿色的。</p><p class="ql-block">它的绿,绿得深邃,绿得动人。白家庄人是干啥啥行。五十年代建立初级社,村里大搞植树造林,光核桃树就种了二百多亩,两万多棵。带头人郝改英还获得了“省级林业模范”称号。后来发展果树,又种了八十多亩,在七十年代末,村里还组建了林业专业队,专业组。这一种,一发不可收,几乎年年在种,绿色几乎铺满村庄的每个角落。新种、优化、更新,一次一次,一棵一棵,那绿色越来越醉人,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舒心。种了再种,种了又种。核桃从二百多亩变成了三百多亩,苹果、梨、梅杏、桃等等也在不断增加。村边、庭院、房前、屋后,哪里都是树;荒山、河沟、山坡、低洼,随处都是绿。水果、干果,样样充足,这还不算,白家庄人把不适合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又是八十多亩。水果干果树给村庄带来了经济收益,而那些杨树、榆树、槐树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灌木和这些树一起为村庄布出一片绿的背景,固住了水土,净化着空气,美化着环境。</p><p class="ql-block">那满眼的绿呀!怎不叫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红与绿是白家庄的主色调,但我知道我所知道的仅仅是九牛之一毛。白家庄有白家庄的悠久,白家庄有白家庄的丰富,白家庄更有白家庄的情调。</p><p class="ql-block">忽然发现,其实白家庄是五彩的白家庄。在红与绿的主打色外,它更是我无法用文字描述的。说它是五彩的,是因为白家庄人才济济。在外人口明显多于在村人口,且一半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有建树者众多。他们缤纷亮丽,就像故乡土地上绽放的朵朵娇艳。他们深爱着家乡,眷恋着故乡,为自己的家乡倾情奉献着,在政治、经济、国防、通讯、教育等等领域各领风骚。但不管多远,哪怕离家千里,为着这一次村庄盛典,他们都回来了。在此刻,盛装出席。他们曾经不知参加过多少次高规格的会议,但没有哪一次比这一次盛会更激动更难忘吧。</p><p class="ql-block">归来,继续在村中随意转悠,思绪在过去与现代间不断切换。原本只想关注红色,却不料被白家庄的五彩绚丽而深深吸引。我们驻足、停留、观赏、拍照,赞叹,感动,想记住这一切,写下这一次的遇见,但又发现真正还不了解白家庄。</p><p class="ql-block">耳边,喇叭声里,分发仪式即将开始,我们且也感受一下这村庄盛典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