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闽赣正当时(下)

广阔天地2707428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旅行途中,眼前的画面在山川和城市之间转换,思绪沉浸之中:山有山的巍峨,海有海的辽阔。峡谷觅幽境,溪流淌快乐;城市韵味美,田园有牧歌;山峦翠绿浓,水柔情藏波。大千世界,各有不同,走走看看,用文学的话语就是“寻找诗与远方”,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寻觅的过程就是在丰富自己的阅历。……</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昨天下午抵达的泉州,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清源山就在城市旁边。泉州城市不大,但给人印象很好,很整洁。清源山自然景色秀美,人文景观荟翠,尤以山上泉眼众多,别称“泉山”。山上因有三座峰,亦称“三台山”。它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朝,宋元时期为鼎盛。山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石雕造像,有七处九尊,最负盛名的是“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相传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雕像,“老子天下第一”的传说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该雕像极有艺术特色,石像高5.6米,宽约8米,背屏青山,巍然端坐。头戴风帽,额皱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苍髯飞动,脸含笑容。整个雕像与环境浑然一体,逼真生动,栩栩如生。雕刻者独具匠心,毫无多余雕刻之痕迹。是不可多得的传世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此行攀爬的第五座山,为了节省体力,我们只去了车能到的地方,而放弃了其他的小景点。现代学者“易中天”来到清源山,说满山文化,我一俗人只喜欢观景,游览了南日岩峰和老君造像这两个精典景点,没做过多停留就告别清源山奔向洛阳桥。</p><p class="ql-block">清源山</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距离洛阳桥很近,不到二十公里,这里的景色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不设景区,没有门票,任游人游览,车就停在附近的村庄里,行走200米就到桥上,桥的西侧生长着大量茂密的红树林,现在我们看到的不是原来的古桥,而是解放后按照历史的原貌所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福建的洛阳桥,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境内洛阳江水道之上,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宋皇祐四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前后历时六年。历史上的洛阳桥曾多次塌毁,1932年曾改为钢筋混凝土墙桥面,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解放后修复通车,1996年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修复后的洛阳桥。</p><p class="ql-block"> 大桥全长800余米,两旁的护栏有许多雕塑,其间还有不少狮子造型,为抗御风浪桥墩呈船首尖型。行走在桥面上,脚踏厚重的长条石,不由感叹这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长条石长11米,宽1米,厚0.8米,重达数吨的石块,在古代没有起重设备的帮助下如何架到桥墩上的?回来查阅资料才知古人用“极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将这一条条石架在了桥墩之上。并在桥墩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创造了世界上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工程之中的先例。这座桥让我们流连忘返了几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阳桥</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  其实,泉州和厦门我年轻时来过,因老伴未来过,加之同行好友在澳大利亚回国时,曾在厦门酒店里隔离了14天未出门,所以,陪他们过来走走挺好。</p><p class="ql-block"> 到厦门主要是上鼓浪屿岛上看看,鼓浪屿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与厦门岛的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隔海相望,岛上最高点为日光岩,最值得一游的是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厦门海岸风景线。站在日光岩上眺望岛内,连片的红色屋顶坐落在浓浓的碧绿之中,远处海面碧波荡漾,相互印映,十分和谐。</p><p class="ql-block"> 厦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条件优越,四季变化颇有规律,夏季有台风和雷雨调剂,给暑天带来凉意,冬天有东北季风,冷而不寒。 因是大家都熟悉的景区,我就不在此赘叙,大家看照片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鼓浪屿胡里山炮台</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厦门邮轮中心码头的人行步道</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风光</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八)海沧大桥</p> <p class="ql-block">(九)世茂海峡大厦</p> <p class="ql-block">  漳州,是我们此行的第二个重要目的地,锁定的游览目标当然是福建土楼。因行走在客家人聚居区,我们就不得不聊聊客家文化。客家人:“是指原来古代中原因为战乱和饥荒等灾难迁徙到南方的汉族人”。是古越残存者与秦以来中原汉人相互混合而形成的共同体,主要聚居地在闽西、粤东、赣南等地区,畲族、峒族、汉族互通婚姻所形成。</p><p class="ql-block"> 客家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族群,一个民系,他们忠贞爱国。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与古汉语特别像,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南靖土楼”也称福建土楼,以客家人建造居住为主,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游览一次颇不容易,驾车要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几十公里,尽管道路状况良好,但坡陡弯急,加之又有雾霾,所以开车要十分小心。我与朋友对话,编了四句顺口溜,“千里奔波为土楼,山高路遥雾锁途。志坚拨得阴霾散,不达目的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了云水谣古镇,这个地方因景色优美而被多个电影,电视剧摄制组选为拍摄地,电影《云水谣》就是在此拍摄的。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和贵楼”的高大矩形身影,多层结构,奇特而新颖,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楼内的商业氛围与古朴的土楼格格不入。通往怀远楼的古镇小道由鹅卵石铺就,道宽不足三尺,岁月的沧桑,游人的踩踏,使这条鹅卵石小路斑驳而光亮,小路沿着溪流通向镇内,溪旁的大榕树树干粗壮,七、八人都和抱不过来,枝叶繁茂,浓浓的树荫宛如华盖遮天盖地,溪水在树荫下欢快地流淌,桥旁的水车不知疲倦的转动着。……</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一切,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卵石古道,曲径通幽,漫步其上,浓荫遮蔽,远处土楼胜景,近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悠然自得。倘若你坐在溪边的老榕树下,听流水潺潺,沐乡风徐徐,欣赏着古镇的宁静,一种亲近乡土,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如果交通更便捷一些,这的确是个休闲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走出云水谣,我们又驱车来到田螺坑,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土楼建筑群。福建土楼产生于宋代,清朝时期逐渐成熟,最早起于兵营,后为民间民居建筑借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它大致分布在南靖县的书洋、梅林、奎洋三个乡镇,其中以书洋最为集中,现存保存完好的土楼98座,占比达到了全县土楼40%以上。</p><p class="ql-block"> 土楼土墙黛瓦,一般高3至5层,楼下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为起居室,一般可住200至700人。房屋分配讲究对应,一楼分给你,由下至上整个单元就全是你的,供用楼梯上下。</p><p class="ql-block"> 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糯米、红糖、竹片加水夯实而成,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的能力。对于战乱防御能力尤强,其大门上包裹有厚厚的铁板可防枪弹,门上有水道以防火烧,门后有门杠糟可防暴力撞击。</p><p class="ql-block"> 而田螺坑的四菜一汤更具代表性,它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成,因酷似酒桌上的菜盘被游人形象的称为“四菜一汤”。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被国际上著名建筑学家称为“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各具特色”。这是人间建筑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古村落内崎岖的小道深入到田螺坑景区内,仔细体验拍照,几乎游览逗留了一个下午,此行终于了结了我的一个夙愿,再见,土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南靖土楼</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  从漳州离开就奔向潮汕,体验一下潮汕饮食文化和潮汕风情。潮州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著名的广济桥、牌坊街都在潮州。</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休息的酒店离牌坊街不过数百米,喝完早茶,我们就来到了牌坊街,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中心,街的两旁为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格的骑楼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侨乡风格。牌坊街的骑楼店铺主要围绕着潮州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产品经营。</p><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景观,传说可上溯到唐宋时期,牌坊初为木建,明时改为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功德、节义、科第突出成就者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所以,牌坊也是尊重贤达,彰扬乡贤及功成名就者的纪念性标志,这也是牌坊的留存意义。</p><p class="ql-block"> 潮州城历史上人文荟萃,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地,达官显贵多集于此。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因此被人们称为牌坊城;太平路上有牌坊39座因此被称为牌坊街,尽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潮州市政府2006年以后修复的牌坊街,但鳞次栉比的高大牌坊气势非凡,给人以古色古香的坊街亭韵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潮州城的地形与武汉极为相似,一江隔两岸,韩江之水穿城而过。……。牌坊街的中间折转正对广济城楼,相距不到100米,城门宽大、幽深,与广济桥一街之隔,城楼之下有一不知名寺庙。……</p><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位列古广济城七座城楼之首。穿过城楼就是古广济桥,所以它具有襟江控岳,护邑镇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广济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其建筑特色为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飞檐,均嵌篮琉璃勾头滴水;雕梁画栋,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站在城墙之上,观眼前:城门楼高耸,游人熙攘,眺远处:广济桥静卧,山峦如黛,放眼韩江,波光粼粼,彩虹之畔,舟船点点。好一幅和祥画卷。</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和我在前面所介绍的洛阳桥同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该桥由宋代创建,初为浮桥,由86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历史上因诸多损毁,屡毁屡建,逐渐改为两端石桥,中间为浮桥,方便船舶航运。最后成型于明宣德十年,更名为“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该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绝无仅有。浮桥每日下午五时开启,供船舶航运,早上浮桥恢复供游人游览。该桥的最大特点有点像苗人的风雨桥,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兼作经营铺店,经多次改建后,现有各型亭阁三十间。“一里长桥一里市”就是指的广济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  潮州给我的印象不错,有机会可以再来,汕头就不准备去了,只想到南澳岛上看看。因为福建的平潭岛,汕头的南澳岛是目前国内开发的热点,值得走走。</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有南澳岛及周边37个岛屿组成,其主岛面积为111.44平方公里。南澳岛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为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粤闽咽喉”之称。</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全岛,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气温只有21.5度,它是南海中的一片绿洲,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品种多达1600余种。</p><p class="ql-block"> 南澳大桥是我们走过的第四座大型跨海大桥,全长11.08千米,2009年元月动工兴建,2015年的元旦通车,历时6年,整个造价12.3亿。其大桥结构为矮塔斜拉桥。</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现在是一个生态旅游岛,岛上风景宜人,海滨沙滩尤为美丽,岛上的环岛公路不错,柏油铺就,路面平整且干净。公路随地势起伏,一会海边悬崖,一会儿浴场沙滩,风景优美的地方还设有观景台,其实,驾车环岛漫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徐徐海风拂面,令车上我们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岛的一边风平浪静,海面养殖场各色浮筒色彩斑斓,在海面铺成了一幅幅巨大的油画。另一边则惊涛拍岸,桀骜不驯的海浪拍打着海岸礁石,发出阵阵轰鸣;远远望去,白浪翻滚,卷起千堆雪。路旁的海滨浴场空无一人,我们停车驻足,脚踏细柔的白沙,产生着一种亲水的冲动,到海水中打个滚,让记忆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在岛上吃罢中餐,我们就来到了岛上的北回归线广场,远远就看见北回归线纪念标识矗立在海岸边, 这样的北回归线标志,几年前我在台湾不知是花莲还是嘉义拍照过,留过影。</p><p class="ql-block"> 北回归线是指太阳光线能够直接照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这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五省区。据我所知,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纪念标志,那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首座北回归线标志,而现在我国有将近十座北回归线纪念标志。驶出南澳岛,下一站我们将去往梅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澳岛</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  梅州都是小景点,千佛塔、叶帅故居、雁南飞茶园、桥溪古韵,不用一天可全部游览完毕。</p><p class="ql-block"> 千佛塔很近,它就座落在梅县东郊大东岩山顶,这是一座铸铁塔,它铸于南汉大宝八年,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铁塔通高4.2米,共分七层,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每面铸有大小佛象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整座塔因佛像造型精美、人物栩栩如生而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塔</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  叶帅的故居是老帅叶剑英的童年故居,现址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是一栋泥砖农舍,属粤东客家围屋,整座围屋共计十五间房屋。四野田园青翠,远处青山含黛,环境不错。叶帅纪念馆位于故居左侧,门楼高大、广场开阔,门楼上镶嵌着杨尚昆题写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的烫金大字,馆内展示着叶帅的生平照片与文物,现为梅州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叶帅故居</p> <p class="ql-block">桥溪古韵位于雁南飞景区内,是一个古村落,原称叩头溪,该村落四面环山,方圆约一公里,村落内有明清时期兴建的十六座客家民居,建筑保存完好,大器、古朴。民居白墙黛瓦,翠绿簇拥,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在山间的晨雾中,若隐若现。村内;小桥、溪水、古树民居,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客家田园风光,这个地方可以一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桥溪古韵</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雁南飞茶田</p>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我们赶到瑞金,在瑞金歇息。准备明天游览叶坪和沙洲坝,来一次红色旅游,重温八十年前在此地发生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到瑞金和井冈山,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种情结,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理解不了,我就想来看看红军当年的出发地,红色政权的诞生地。在我国的现代史上,瑞金被称为红色政权的摇篮,嘉兴南湖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南昌和井冈山则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在叶坪景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前的叶坪,一个政权的雏形在这里已跃然成形。政府机构分门别类一应俱全,社会治理模式已经形成,带来的问题就是人员增多,而长征就是军事转移,战略退却。这么庞杂的机构如何搬家?我边游览,边思索,其工作量之大,动员人力之多可想而知?长途行军如何走得动?跟得上?电视剧《长征》里所展现的刚开始红军一天仅走二三十里路就不难理解了。由此可见,长征之初红军是如何的艰难,军队、机关、后勤、家属,拖儿带女。在强敌压境的现实中,丢弃辎重,精兵简政成了必然政策。我能够想像当年的状况应是极为残酷的,场景是悲壮的,许多亲人甚至告别即永诀。那种情景现在想来都令人心颤不已。现在的平静生活来之不易,向先辈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坪景区</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 要注意这张照片,当年的毛泽东就住在叶坪这棵大树下的房屋里,他经常在树下看书、与人交谈,国民党飞机轰炸的时候毛泽东正在屋内,这个炸弹挂在树上没炸,如果这颗炸弹爆炸,恐怕中国的历史要改写。</p><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沙洲坝红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想念毛主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  赣州,旧时称赣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也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同时也是万里长征的起点,有着“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等美誉。赣州有两个地方可看,一个是古城墙,一个是古浮桥。赣州的古城墙是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古城墙。它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现存的古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城墙高约七米,从东门到西门长约3.6公里,垛墙、炮台、马道、城门、城楼均保存完好。而北京的八达岭、水关等长城均为“明长城”。在中国,现保存完好的有五大古城墙,分别是山西平遥古城,陕西西安古城,湖北荆州古城,辽宁兴城古城,再者就是眼前所看到的赣州古城。因赣州古城是宋代所建,所以它也成为了国内古城墙中的孤品。除了辽宁兴城古城外,其余四个我有幸全游览过。</p><p class="ql-block"> 景区没什么游人,这种游览氛围我十分喜欢。徜徉漫步城墙之上,远处的浮桥就在眼前,横亘在贡江之上,古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两岸,100多只小舟等距排列,以缆绳相接,铺上木板。浮桥为两岸居民提供了跨江出行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古浮桥(建春桥)始建于宋乾道年间,现有800多年历史,宋代的赣州经济十分发达,在当时全国200多个州府之中,列位前30位,文化也达到了历史的鼎盛状态,完全有能力修建这座浮桥。现在浮桥失去其存在价值,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应该保留下来供人游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赣州风光</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  经国先生于1939年三月来到赣南,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安司令,1945年离开赣南,前后长达六年,也是他在大陆大展才华的六年。</p><p class="ql-block"> 这座小屋位于章江古城墙下,是经国先生在1940年时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房屋,面积约170平米,鱼鳞板墙,板瓦屋面。经国先生及夫人蒋方良女士及儿子蒋孝文女儿蒋孝章在这里生活过,在此接待过张治中,白崇禧,雷洁琼,苏联顾问,美国代表等各方人物。现故居内,有经国先生在赣南的主要事迹陈列、家庭生活照片,庭院内有一株他于1941年亲手种下的白玉兰树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国旧居</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此次行程的第15天,明天游览的井岗山是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武汉和江西相距并不远,早就想来看看井冈山,看看这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创立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看看黄洋界哨口的险要地势,看看茅坪的八角楼。</p><p class="ql-block"> 1927年十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后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会议室,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我们首先到达茨坪,茨坪是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井冈山景区游客的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一共有五条小路通往山中,亦称“五大哨口 ”,它们分别是黄洋界哨口,八面山哨口,双马石哨口,朱砂冲哨口,桐木岭哨口黄洋界哨口最为险峻 。</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位于茨坪西北17公里,山顶海拔1343米,峰峦叠嶂,雄伟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如同大海白茫茫一望无际。亦称“汪洋界”。1928年的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尚存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朱德及红军战士挑粮的小路就在哨口之下,“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黄洋界上炮声隆”,里面的炮其实就是一门刚刚修理完成的迫击炮,总共三发炮弹,其中两发哑火,仅仅打出了一发,但就是这一发,摧毁了敌军的指挥部。敌军以为红军大部队回援,猖狂撤逃,红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而“八角楼”是指在茅坪村谢氏慎公祠的后面有一座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的房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著名文章,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思想。……</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这几个景区,雇回到市内酒店已近傍晚,今天我们有一条决策十分正确,花钱雇了当地的一个导游,驾自己的车在景区内游玩,这样就不用排队等车,不走弯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否则一天还真游览不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井冈山风光</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六)井冈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七)井冈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八)黄洋界</p> <p class="ql-block">(九)黄洋界</p> <p class="ql-block">(十)茅坪八角楼,小学课文“八角楼的灯光”就是描写毛泽东在这里生活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十一)</p> <p class="ql-block">(十二)  </p><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将驾车返汉,这次行程4300余公里,跨越赣、浙、闽、粤四省,历时17天。虽辛苦但同时也感觉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