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溪

堂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五一劳动节,一家人又一次来到了双溪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 这辈子似乎与“溪”结下了不解之缘。里汾溪、前汾溪、双溪、代溪……,出生、求学、工作、爱情……。溪,串成了我生命中抹不去的记忆。岁月如溪,如溪岁月。青春易逝,时光易老。那些最美的芳华,永远停留在记忆的岁月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双溪古镇——一个你来了便不想走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 漫步于双溪古镇的街上,我关闭思绪,任清风吹拂,贪婪地欣赏着古镇的风貌。正值五一节,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风声、人声,叫卖声、喇叭声……,把个古镇的街道闹得沸沸扬扬。屏南有双溪,千年如古画。老街古巷,古建筑、古民居、古街道,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完好无损,即使在岁月的侵扰下依旧亮丽,古街两旁黄褐色的木板,透出一丝沧桑,却更显岁月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108炒面馆,你在哪里?我寻觅着、回味着……。面馆的门紧锁着,睹物思情,往日的美好又一幕幕地出现了。散步、晚上、两个人、一碗面、一个故事。面馆的老板50多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把小店铺收拾得特别干净。每次炒面总是炒108下,炒的面也特别香、特别有味道、特别好吃,整个乡镇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便给面馆起名“108下炒面馆。”由于经常来面馆吃面,老板便特别熟悉,对我们也格外友好,炒的面也特别好吃。而今想起,物是人非,面香依旧。那是一个诉说爱情故事的地方、那是一个见证幸福故事的地方……。一碗面、一世情、一生爱、一辈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  双溪薛家自古是书香门第,祖上专为后人办私塾学堂。薛家共有文武举人四个,贡生秀才无数,建国后所出专家学者不计其数。薛家私塾修缮后,布置成给过往旅客体验式驻留的机会,以沐浴薛府厚重文化。而现在,薛府的开放更是有了可以让旅客在薛府驻留一段时光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 沉浸在薛府书香门第、优良家风的厚重文化中,坐在“三有书屋”里,我随手翻阅着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唯一的作品《飘》,“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我掩卷沉思,生怕那种美好从我的身边滑过……。薛家行善积德、广施仁爱、贤明通达的大爱精神,值得后世敬仰和代代传承。犹至当下这一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优良家风、这种大爱精神更有其现实意义。教育,只有坚持教书与育人两条腿同时走,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人生才能走得快、走得远、走得好,我们民族的明天才会更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双溪的小吃是出了名的,鸳鸯面、泥鳅米汤、芋头面、蛋茶、光饼等小吃大多以米、豆、瓜、果等农作物制成,用料简单、烹饪技术传统,历经千百年的锤炼与沉淀,其味万千,其形各异,汇聚了民间百姓的聪明才智,浓缩了当地民俗风情。我驻足葱肉饼小摊前,食客已是络绎不绝,我挤进小摊 “抢”了五块,贪婪地吃着,知道自己吃相不雅,却十分过瘾,再喝几口自己最爱的红茶,摸着肚皮,便觉幸福满满。有人说: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便是幸福。有个自己喜欢的小吃,不是更幸福吗?小吃、古街、小巷、青石古道……,织成了古镇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双溪古镇——一个你来了便不想走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屏南二中——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 走进屏南二中的校园,眼前的一幕幕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30年,弹指一挥间。时光如白驹过隙,记忆仿佛就在昨日。30年前的那年九月,天空高远,秋水,长天,杏树,落叶,虽才九月,却已有几分凉意。初为人师,我被分配到离家30多公里之外的二中任教。创办于1928年的屏南二中,校园虽不大,但因创办历史悠久,加上创校人徐式圭系我家乡人,便平添了几分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三尺讲台,开启了我懵懂的教育之旅。教室、操场、围棋成了我二中生活的主轴,唱歌、跳舞、啤酒平添了我生活的精彩,朋友、爱情、婚姻给了我生活的力量。一心齐、同心楼、风屿楼汇就了我生命的记忆,操场边的银杏树、教室前的小石路、后门山的竹林里留下了太多的欢声笑语。那楼、那人、那路、那山、那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九年时光,在这里度过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30年了,我时时会想起那段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每每在梦中依稀出现。那份情感和记忆将永驻我的心中,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如溪的岁月,成了我记忆里一笔宝贵的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旱天雷,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一个很经典的传说。八位年轻人、八碗大酒、八个故事······,那是一伙不经世事的年轻人的故事,那是一帮懵懂无知的年轻人的故事,那也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故事。而今,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思往事,情如织。“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唯愿兄弟,一切安好!屏南二中——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  时光如水,岁月如诗。回味如风的往事,穿插着那些蔓延到心海的记忆,我将这种美好搁浅在如溪的岁月中。一路行来,多少风景值得留恋,多少回忆值得珍藏,多少美好值得回味。生命</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中,总有那么几个人会驻留在你的心灵深处,我倍加珍惜;而大多的人都己随风而去,不必介怀。</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岁月如溪,一去不复返;如溪岁月,留下一路欢歌。人生短暂,生活不应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2021年5月3日于双溪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