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如痴如醉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共读第二天,老师们的阅读渐入佳境,精神头更甚,如痴如醉。一大早共读群里热闹非凡,周娟老师共享精美的读书思维导图、会务组老师安排好一天的营养菜谱、郝院长以一篇“早安新网师”为大家烹饪精神早餐:</p> <p class="ql-block"> 郝老师通过昨天的共读思考:为什么许多共读讨论质量不高,流于泛谈?他总结到主要原因是没有分清“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共读的目的首先是理解“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佐藤学三重对话中的“与书籍对话”。但是如果缺乏严谨的学术思维,就会导致把书籍作为一个话题,而实质分享的是“自己的观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内心浮躁,缺乏沉浸书籍反复啃读的习惯,对于经典作品,指望读一次就读明白,是不切实际的。二是缺乏结构化的能力,不能从整体上领会文章的观点和框架,容易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三是习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背景同化文本概念,而不是从上下文语境中理解概念,尤其是对于翻译过来的作品,更要注重领会概念背后所指的“月亮”,而不是聚焦于“指月之手”。</p> <p class="ql-block"> 鉴于此,郝老师贴心制定了共读发言的三种模板:</p><p class="ql-block">1.与书籍对话:刚才共读的内容,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作者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证……,我有以下几点还不理解……</p><p class="ql-block">2.与他人对话:某某某的发言主要观点是……,有几点作补充(有几点不太认同)……</p><p class="ql-block">3.与自己对话:作者的观点是……,过去我对此问题的理解是……,今天共读后,有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p> 走出壁垒,豁然开朗 <p class="ql-block"> 今日从第二章“来自地狱的学生”读起。学生恐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无知,我们需要关注学生恐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恐惧?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性不够,教师只有认清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学生的恐惧。但如果埋怨学生成为普遍现象时,就不止是老师的问题,第一,老师埋怨的是对的,第二,教育的专业性不够,自认为专业性够。</p> <p class="ql-block"> 共读进入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悖论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也是一面用来查看的透镜,我们从中可以更多的了解作为优质教学之资源的自我。老师们热烈探讨悖论和对立统一的区别,六大悖论创设教学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悖论。郝老师以里尔克的回信作为总结:“要容忍心中一切尚未解开疑团的问题,还要设法去喜爱问题本身,现在不要急于谋求你不可能得到的现成答案,因为你涉世未深,还没有相关的亲身体验,关键是要体验生活中的一切,现在就去体验你提出的问题,此后假以时日,一件件的若有所悟,说不定有朝一日,不知不觉的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 共读渐入佳境,同时也进入本书的关键环节,勤奋好学的老师们既恐惧跟不上又希望有收获,中午饭后利用午休的时间提前预习。</p>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午休过后,下午共读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为伟大事物,帕尔默认为理想型的共同体:求真共同体。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市场模式各有其弊端,治疗模式的亲近性与狭窄性,公民模式可以共享资源,但是强调民主的权威,市场模式的评价系统以消费者的标准为标准,不利于寻找真理。</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参加共读的老师们有新网师讲师、组长,叙事获奖教师,更不乏各大学校的优秀校长们,还有像郝院长这样深造读博学无止境的大师,优秀者芸芸,却那么谦卑,也有像我这样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两天的共读生活,我偶尔豁然开朗,常常云里雾里,但整个人是兴奋的,激动的,心驰神往的,我多想把这本书再好好多读几遍,这种感觉那么奇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