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红色教育~西柏坡

漫雪🎀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红色旅行,用这样的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同时,也是党史教育的一次实践课。</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这个平山县百十来户的普通小山村,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p> <p class="ql-block">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始终保持一种“赶考”的精神状态。执政党的一切思想、决策和行为,都在接受人民和历史的严格“考试”,这种“考试”,存在于执政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西柏坡不仅仅是“新中国”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共产党人(两个务必)的旗帜。这里也是新中国颁布土地大法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等五位伟人庄严的雕塑铜像。再眺望柏坡岭的青松翠柏,环视四周,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水库,往水库西面仰望过去,是云霄连绵的太行山脉。实际上西柏坡是在群山怀抱之中,易守难攻,进可直插华北平原,退可坚守太行群山,其山地的险要令人会想到从井冈山、遵义、延安到西柏坡这一黎明的曙光——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序厅是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大型铜雕,下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整个展览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p> <p class="ql-block">  参加土地会议的人员名单。</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这是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检查过去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今后时期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中心议题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p> <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p> <p class="ql-block">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p> <p class="ql-block">  这是领导人进京所乘坐的汽车中的一辆。</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