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日记(5):哈密—罗布泊—哈密

也夫

<h3><b>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b></h3><div> <br><h5> 昨晚通知今天上午10:00出发,但10:30才启动。今天要进入罗布泊核心区,是此行中重要的一天。<br> 出城后便驶入328省道,经过熟悉的南湖乡,继续向南进入茫茫沙海戈壁中,路边出现巨大沙丘,有人攀爬。</h5></div> <h5> 下午1:00,从328省道转入235省道。</h5><h5> 235省道是直穿罗布泊中心地带的公路,全长600公里,北起哈密,南部与G315交汇。沿途几乎全为戈壁、荒丘、沙漠,极其荒凉,是众多探险爱好者穿越罗布泊的首选之路。</h5> <h5> 沿着235省道向罗布泊腹地进发,天空乌云密布,土地平旷,一望无际,很少有起伏。继续前行,很少车辆,景色依旧单调,电线杆伴随公路延伸到路的尽头。 哈罗铁路在侧,有火车驶过。235省道或与之并行,或与之交汇,最后哈罗铁路消失在苍茫的天地间。</h5> <h5> 前行不久,因修路交通堵塞,狭窄的公路上大型货车排起长队。凭借越野车性能从路旁超过,尽管如此操作有点儿野蛮,但极大地节省了时间。</h5> <h5> 罗布泊,终于踏足其中,苍凉的风景引起共鸣,有一种亲近感。前两天我们一直游荡在广义的罗布泊范围,属于罗布泊边缘地带,今天正式进入,有点小兴奋! </h5><h5> 罗布泊形状宛若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尔,《山海经》称之为“幼泽”。1972年7月23日美国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Landsat1,发现位于中国西部的“大耳朵”,它长约60千米,宽30千米。</h5> <h5><i><u>卫星图像截图</u></i></h5> <h5> 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进入过罗布泊,上个世纪初斯文赫定也曾踏足罗布泊,并唤醒沉睡千年的古城“楼兰”,1964年新中国在此成功试爆第一枚原子弹,1980年“楼兰美女”干尸在此出土。1980年生物化学家彭加木在此失踪,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因脱水而亡。</h5><h5> 学者认为,罗布泊最早的先民出现在5000年前,当时就有欧罗巴人徙到绿洲遍布,胡杨成林的罗布泊。4000年罗布泊人掌握了灌溉、冶炼、纺织技术并进入青铜时代。东西方血缘和文明结合造就罗布泊远古文明,小河墓地、古墓沟等是其中的代表。</h5><h5> 但,罗布泊先民的故事在3500年前戛然而止,直到公元前100年左右西域小国楼兰再度出现。《史记》记载张骞的话:“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说明当时罗布泊的气候、环境条件适合人居。楼兰城控制了罗布泊水源,成为东西方通衢要道。之后,汉朝将匈奴驱除到天山以外,设置西域长史府。楼兰也借机扩大地盘,收并且末、米兰、若羌、精绝(尼雅)等地。</h5> <h5> 2000 年前的汉代,罗布泊河水丰沛,时而发生湖水漫溢上涨,乃至泛滥成灾。楼兰文献记载罗布泊“广裹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水大波深必汛”,说明当时气候湿润,湖水广阔。但,罗布泊最终消亡了,罗布泊人也离开了。气候变了,地质地貌也变了。公元六世纪,楼兰销声匿迹,唐玄奘途径此地看到的是繁华尽散的楼兰荒丘,感慨万端,写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外敌入侵、丝路改道、瘟疫疾病是其中的原因,但更主要原因应该是自然环境恶化。<br></h5> <h5> 下午2:00,抵达罗布泊野生骆驼保护区,没有风景,公路界桩和保护区招牌成为打卡标的。保护区处于荒漠干旱区,涵盖了嘎顺戈壁、罗布泊、若羌和阿尔金山部分区域。保护区主要的任务是保护荒漠草场,在打井建设蓄水池的基础上播种怪柳、骆驼刺、芦苇等为区内野生骆驼和生物提供食物和水源。现在,保护区内除了野骆驼外,还发现有塔里木兔、野马、丛林猫等。</h5> <h5> 下午4:30进入罗布泊核心区,从卫星地图上看,距离罗布泊镇已经不远。再往前是军事管控区,已深入到罗布泊腹地。在靠近黑山梁附近停车吃饭,眼前有发育初期的丹霞地貌。</h5> <h5> 据说,从去年开始军事管控升级,不允许拍照更不许飞无人机。领队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最后决定就此返回到非军事管控区,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h5> <h5> 罗布泊有很多未知区域,种种原因导致这些区域并不被人熟知。作为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罗布泊极具旅游和探险价值。丰富的地形地貌涵盖瀚海戈壁、雅丹峰丛、丹霞发育等等多种形态,只要慢慢寻找和体会,一定会发现非常壮丽的图景。</h5><h5> 回程中,出现路边一片丹霞地貌。在无人机的视角下,有一片丹霞山体,一条干涸河道,红色、白色、浅黄色大地肌理铺陈开去,色彩丰富,脉络清晰。我想,如果罗布泊将来开发旅游,这片奇幻的大地一定会成为著名打卡地。</h5> <h5> 回京后,在卫星地图上查到位置,我们航拍区域仅是这片地貌极小部分。再往东,有一片更为壮观的丹霞地貌,遗憾与之擦肩而过。</h5> <h5> 日近黄昏,在罗布泊的游历尚未尽兴,毕竟今天只在235省道上徜徉,并没有深入到戈壁中。鉴于此,领队带着我们离开公路,在一片怪石林立的荒漠中停车拍照。</h5> <h5> 日落前,停车在公路旁,拍到了此行罕见的绮丽晚霞。大地上有血脉,河流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叫“大地血脉”。在罗布泊河流故道比比皆是,留下肌理纷杂的树状纹理。从空中俯瞰,这种纹理更加梦幻。</h5> <h5></h5><h5> 大约晚上十点钟,驶出省道235,在国道238南湖服务区晚餐。大盘鸡味道不错,“五大海道成员”聚在一起喝小酒。<br> 回到酒店已过次日凌晨1:00,给各种设备充电、整理照片,接近3:00才上床睡觉。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