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绍兴自由行之一

蔡保康

<p class="ql-block">退休十多年来,游览过不少地方,但就在苏州附近、同样享有天堂美誉的杭州,屈指算来已有40多年未去游玩了,趁着目前春光明媚,4月19日我们夫妇俩从苏州出发,用四天时间游览了杭州,顺便用一天时间游览了绍兴市内景点。</p><p class="ql-block">火车到达杭州已是中午时分,去酒店安顿好后,马上带上身份证和一寸免冠彩照,去定安路25号杭州 市民卡城南服务厅,办理杭州通•长者卡。</p> <p class="ql-block">服务厅办卡时间为工作日8点到下午5点,先拿号,等了30多号、半个多小时就拿到了,70岁以上免费办卡,用此卡马上就可免费乘坐绝大部分杭州市内和郊区的公交车,地铁在低峰时段也免费,高峰时段(7:00—8:30,17:00—19:30)半价。</p> <p class="ql-block">拿到长者卡后,马上乘7路公交到岳坟站下,下午的游览线路为:从岳王庙起,经西泠桥、孤山、白堤、六公园,到一公园止。</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岳王庙,这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头门背面上方悬挂着由中国历史学家,著名宋史学家,北大教授邓广铭书写的“气壮山河”匾。</p> <p class="ql-block">正殿外上方中央悬挂着叶剑英书写的“心昭天日”匾。由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而来。</p> <p class="ql-block">正殿内中央塑有岳飞彩色坐像,其上高悬草书“还我河山”匾,为岳飞手迹。</p> <p class="ql-block">两侧墙上由明代莆田人洪珠书写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上挂的“浩气长存”的匾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p> <p class="ql-block">上挂的“碧血丹心”匾由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书写。</p> <p class="ql-block">正殿后面墙上绘有巨幅壁画,由中央美院吴永良等教授绘制,把岳飞戎马一生浓缩在这八幅画中。</p><p class="ql-block">1勤学苦练。</p> <p class="ql-block">2岳母刺字。</p> <p class="ql-block">3收复建康。</p> <p class="ql-block">4还我河山。</p> <p class="ql-block">5联结河朔。</p> <p class="ql-block">6郾城大捷。</p> <p class="ql-block">7被迫班师。</p> <p class="ql-block">8风波冤狱。</p> <p class="ql-block">正殿右侧便是岳飞墓园,墓道两侧有石兽和石俑,正中便是岳飞墓,左侧是岳云墓。</p> <p class="ql-block">岳飞的墓碑上刻有“宋岳鄂王墓”,岳云的墓碑上刻有“宋继忠侯岳云墓”。</p> <p class="ql-block">墓的前方有四个陷害岳飞的铁铸人像,均无上衣,袒胸露乳,反剪双手,低头面墓而跪。这是秦桧和妻子王氏。</p> <p class="ql-block">这里张俊和万俟卨。</p> <p class="ql-block">墓园前面两侧是碑廊,有岳飞的诗词、奏札等手迹,以及历代名人凭吊的题咏等。</p> <p class="ql-block">岳庙游览毕,沿西湖向东步行,看到了武松墓,此武松莫非就是打虎英雄武二郎?因《水浒传》中写道武松最后在六和塔出家终老,葬于杭州。</p><p class="ql-block">但历史上杭州地方志显示,宋代杭州有一名为武松的提辖,因刺杀杭州知府蔡京之子蔡鋆,死于狱中。武松墓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再往东走就是杭州三座情人桥之一的西泠桥。杭州有三座情人桥:断桥是《白蛇传》中许仙白娘子借伞的地方,长桥是梁山伯祝英台十八相送的地方,但以上都是虚构的传说,唯有西泠桥的青楼女子苏小小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p> <p class="ql-block">桥的北堍就是慕才亭。苏小小,南齐时(479—502)钱塘名伎,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十五岁时父母谢世,变卖家产后与乳母流落钱塘西泠桥畔,一次乘车出游,遇到南齐宰相的儿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吟诗一首:“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泠)松柏下”。后苏小小遇见一位模样酷似阮郁叫鲍仁的青年,因盘缠不够无法进京赶考,于是主动提供钱财让其赶往考场,苏小小第二年春天就因病而逝,而曾受苏小小银两帮助的鲍仁已是金榜提名,出任滑州(镇江)刺史,赴任时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历代“题咏殆遍”,为其所撰之名篇佳作不可胜数,“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传为湖山佳话,20世纪60年代墓毁,2004年恢复,新亭的六根石柱的四面刻满了怀念这位佳人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亭中的苏小小墓。</p> <p class="ql-block">向南走过西泠桥,在桥的西南堍拍摄的西泠桥和慕才亭。</p> <p class="ql-block">在西泠桥的东南堍拍摄到的北里湖和宝石山上的保俶塔。</p> <p class="ql-block">沿孤山路走了约50米,就看到秋瑾墓,鉴湖女侠秋瑾烈士在绍兴就义后,因其生前有“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的遗愿,秋瑾墓在70年间迁移了10次,终于在1981年9月如烈士之愿重新迁回至西冷桥畔。</p> <p class="ql-block">墓基高2米,上端汉白玉石雕秋瑾烈士像高2.7米,墓座正面嵌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烈士的题字“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到了俞曲园纪念馆。纪念馆正在整修,不让进去参观。从楼前的说明牌知:此乃清末著名学者俞樾的住宅俞楼,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罢官后,主持苏州紫阳书院,同治七年任杭州诂经精舍山长,擅长古文字学,著述颇丰,为一代朴学大师,其弟子有吴大徴、章太炎、吴昌硕等。此楼为弟子及友人清光绪四年集资兴建。</p><p class="ql-block">俞樾在苏州生活多年,曾去苏州马医科他的住宅——曲院瞻仰过;其86岁为寒山寺书写的绝笔《枫桥夜泊》碑更是家喻户晓;又因其主持过紫阳书院,我俩曾为苏州高中学生是否可尊称其为先校长?</p> <p class="ql-block">往山坡上走,看到了六一泉亭,这里原是宋代高僧惠勤讲经处,苏东坡通判杭州时,经欧阳修介绍,与惠勤相识于孤山,结为诗友,18年后,苏东坡再来杭州任知州时,欧阳修、惠勤已谢世,东坡不胜感慨,适有泉出讲台下,为纪念故友,取欧阳修的号,名泉为“六一泉”,此亭是上世纪60年代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潘天寿先生像。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院院长。其代表作23.3平尺的《鹰石山花图》在嘉德拍卖会上以2.43亿元成交。其纪念馆在西子湖畔的南山路景云村一号。</p> <p class="ql-block">继续延孤山路往白堤方向走,就来到西泠印社。门口的石碑说明其身价:右为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为2009年西泠印社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逆光拍摄西泠印社这个圆形门背面的剪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东侧墙上有关于西泠印社的图文介绍:该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西冷印社内的建筑:柏堂。</p> <p class="ql-block">石坊。</p> <p class="ql-block">宝印山房中的各色印章,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再沿孤山路往前走,来到杭城名菜馆楼外楼。据说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的诗中得到启发而取“楼外楼”。另一种说法是因菜馆建在俞曲园先生的俞楼东侧,店主请俞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的外侧,就借用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楼外楼”吧。两种说法都为菜馆增添了文化情趣。</p> <p class="ql-block">西湖岸边还有楼外楼菜馆的大船,是供应船餐的吧,不在供应时间,大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看到西湖边上的光华复旦牌坊。</p> <p class="ql-block">欣赏一下西湖美景,右边突兀在夕照山上的是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远处矗立在吳山之巅的是城隍阁。</p> <p class="ql-block">牌坊对面就是中山公园大门。这里原来是清代行宫御花园的一部分,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原行宫的一部分改建为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正对公园大门的石壁上刻有“孤山”两个笔力雄健的彤红大字,相传是宋人手迹。</p> <p class="ql-block">随西边台阶而上,看到了建于1933年的万菊亭,是为纪念第一个在杭州举办菊展的种菊名家张又莱先生而建。</p> <p class="ql-block">东边台阶拾级而下,可见一处由亭阁假山、水池曲桥组成的精美庭园,庭园中央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p> <p class="ql-block">亭柱上由民国时期甘肃临洮才子黄文中所作的一副楹联十分引人注目: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此联巧用叠字,顺诵倒读均成联。据说有12种读法,举几个例:</p><p class="ql-block">将行书草书分开读: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p><p class="ql-block">将叠字拆开读: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p><p class="ql-block">跳读:水处明,山处秀;晴时好,雨时奇。</p><p class="ql-block">停顿读:水水明,山山秀,处处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p> <p class="ql-block">亭前的贮月泉中有一座小假山,上面的植物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再向白堤方向走,就到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分馆,这天未入内,三天以后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来到孤山路与白堤交界处,看到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十景——平湖秋月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御书的“平湖秋月”碑。</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走向承香堂平湖秋月茶楼的曲桥上。</p> <p class="ql-block">承香堂平湖秋月茶楼。</p> <p class="ql-block">茶楼西面的月波亭。</p> <p class="ql-block">走完孤山路,来到白堤。白堤原名白沙堤,旧时以白沙铺地故称白堤。不要以为是因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主持修筑才称白堤的。</p> <p class="ql-block">白堤上的锦带桥。</p> <p class="ql-block">在白堤上看北里湖和远处宝石山上的保俶塔。</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租借游船的地方,北里湖中游船挺多。</p> <p class="ql-block">来到白堤的尽头断桥处。《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借伞定情、断桥相会都发生于此,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第二座爱情桥。</p> <p class="ql-block">白堤与北山街交汇处的三个亭子:御碑亭、成天思藻亭和云水光中水榭。</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十景——断桥残雪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御书的“断桥残雪”碑。</p> <p class="ql-block">在北山街上白堤西侧拍摄的白堤。</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西湖美景。</p> <p class="ql-block">豪华的西湖游船。</p> <p class="ql-block">来到风波亭。风波亭原是南宋杭州大理寺(最高审判机关)狱中的亭子。南宋高宗赵构暗旨秦桧夫妇,诬陷岳飞造反,以“莫须有”罪名将一代名将岳飞及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风波亭杀害。</p> <p class="ql-block">沿湖滨公园向南走去,看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塑像。塑像的底座上镌刻着“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p> <p class="ql-block">再向南走就看到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西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碑。</p> <p class="ql-block">再往南走就到达六公园。这里矗立着由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即现在的中央美院)留法回国任教的程曼叔和青年教师叶庆文共同完成的《志愿军》雕像,成为杭州城的标志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向南走到四公园,看到“</span>淞沪战役国军八十八师阵亡将士”纪念碑。原碑建于1934年,1937年杭州沦陷,被日寇推倒扔入西湖中,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原址重立,1964年再次被拆,2003年由中国美院沈文強教授重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松鼠喂食点,游客们在用食物投喂松鼠,松鼠一点都不怕人,松鼠喜欢倒挂在树上吃游人投喂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湖滨向南来到一公园,这里地上刻有“浙江省城(杭州)图”。这幅地图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绘制的杭州地图,2002年在花岗岩石材上按1:400比例制成这份历史地图,供游人寻访杭州城市古迹时参考。</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亭湾骑射处。乾隆先后六次沿大运河南巡,每次都在这里检阅滿兵骑射,而乾隆则在比较安全的四面临水,一路通岸的“较射亭”中观看,现该亭称“集贤亭”,该亭位置正好处于西湖的一个湾处,故称“亭湾骑射”。</p> <p class="ql-block">乾隆阅兵后题写的御碑:《问武》</p><p class="ql-block">旭丽惠风轻,广场试阅兵。</p><p class="ql-block">百年偃虽可,一日备须明。</p><p class="ql-block">气励熊罴旅,勇轩组练晶。</p><p class="ql-block">诘戒伊古训,讵敢诩升平。</p> <p class="ql-block">在御碑附近有个晚香亭。</p> <p class="ql-block">在晚节流香碑旁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这时恰逢日落,西湖宝石山日落。</p> <p class="ql-block">西湖集贤亭日落。夕阳无限好啊!拍了两张日落照片后,即乘公交返酒店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