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学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关键课程。一直以来,教师教起来都感到这门功课无从下手,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乏味。杨市镇中心小学彭浩波校长以三年级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为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p> <p class="ql-block">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这堂课彭校长对教材进行了再次设计,根据家乡杨家滩的地方资源,创造性的生成了新的教材内容。</p> <p class="ql-block"> 课前,彭校长通过手语歌《感恩的心》,与学生进行互动,既用“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教会了学生学会爱,进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请到我的家乡来》。</p> <p class="ql-block"> 板块一: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个明确定位。</p> <p class="ql-block">1、猜一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学生根据图中提示,猜一猜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教师用搜集的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趁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2、找一找:我的家乡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学生依次从中国地图—湖南地图—涟源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行政区域。</p> <p class="ql-block"> 板块二:让学生在当小导游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感知家乡的美。</p> <p class="ql-block">1、视频展示“千年古镇”杨家滩的美景、名胜、文化、美食,激起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2、教师扮演导游示范介绍自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3、成立合作小组,学生自己当小导游,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4、 有了前面吸引人的情境和老师示范的铺垫,孩子们自然有许多可表达的东西,都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田震《胜梅桥》的歌声中结束了愉快的学习,更多的爱上了家乡杨家滩。</p>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学校教导处肖佑兰主任的主持下,所有听课老师都参加了评课,大家就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但大家一致认为听完这堂课受益匪浅:跟着彭校长和孩子们,不但领略了杨家滩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美食美味,对家乡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学会了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p> <p class="ql-block">编辑:梁伦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