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言:童话是儿童艺术的世界,想象的圣地,逐梦的天国,更是成长的摇篮。在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里,往往寓寄着丰富的思想意义,要让孩子真正领会,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出于对下一代的关心,笔者将精选一些现行的幼儿园童话童谣读本,并对其略加阅读提示,以便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指导孩子阅读时真正读出它的深长的意味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话《小河边》原文</p><p class="ql-block"> 一只小青蛙,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p><p class="ql-block"> 一只小鸭子,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p><p class="ql-block"> 一只大鸟龟,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p><p class="ql-block"> 一只大河马,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p><p class="ql-block"> 呀!怎么什么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咦?</p><p class="ql-block"> 嘻!</p><p class="ql-block"> 哈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河边》,用童话寓寄手法,通过几种动物跳水的情景描写,教育孩子们面对艰难险阻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文本一节描写一种动物,由小到大,句式相似,对主题不断强化和渲染,这是一“妙”。第二“妙”妙在它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几种不同动物的跳水活动,并由此展开儿童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因其跳水而“陡生羡慕”——因其不见踪影而“顿生疑惑”——因其又在水中露头而“又感诧异”——因其浮于水面而“解惑生喜”,虽然只有短短几节文字,却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第三,本文“妙”用笔含蓄,如“咦”“嘻”“哈哈”,仅用一两个字的语言描写,便反映出观看者由生疑到释疑的心理起落变化的过程,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第四,本文前几节通过正面描写四种动物的跳水活动,而侧面反映的却是儿童观察的心理活动,正面侧面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对《小河边》的简要分析,下面我来说说孩子在阅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提问:从形体上看,四种动物是按什么顺序出场的?(由小到大)(培养检索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提冋:它们在一一跳水的过程中,在旁边观看的小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羡慕)(培养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第三提问:“呀,怎么什么都没有了?”这位观看动物跳水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疑问?这些动物去了哪里?(因为它们一下子不见了)(都跳在水里面了藏了起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第四提问:“咦”“嘻”“哈哈”是对这位孩子的什么描写?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声音描写)(疑惑不解,惊奇,兴奋)(培养判断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 第五,“咦”“嘻”“哈哈”后面是作者留下的一个艺术空白,在阅读时要补充说明,以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咦,小青蛙出现了!嘻,小鸭子出现了!哈哈哈,它们全都出现了!)</p><p class="ql-block"> 第六,这篇课文采用的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阅读时,孩子们并不清楚“小河”的寓意,再加上作者的不断渲染,说不准孩子们会有样儿学样儿,来一个“我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岂不坏事!因此,阅读时一定要有下面的提示语:“小青蛙、小鸭子、大乌龟、大河马都是跳水游泳的健将,等我们长大了,有了这个本领,才可以向它们学习。而且要清楚,这个“小河”不只是指“河”,它主要指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跳下水”指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克服这些困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