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茆

桑日

<p class="ql-block">自报名参加市作协白茆采风活动,便做了一点功课,在网上了解了白茆镇的基本情况。白茆镇原属无为市管辖,2014年4月1日,因区划调整将白茆镇划归鸠江区管辖。辖区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约7万亩,人口约9万人。境内因一洲盛产芦苇,白茅一片,故称“白茆洲”。白茆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319省道、塔江路、江汤路贯穿全镇,芜湖市长江二桥穿境而过。白茆镇长江岸线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长江岸线35公里,起码有10公里的长江岸线,能建多座深水码头,能造万吨级船舶。现有一座万吨级长江深水码头。白茆镇还是著名的“六洲暴动”发源地,新四军七师诞生地,等等。</p><p class="ql-block">四月九日,采风团一行,实地参观了几个点:白茆现代农业示范区、套北美丽乡村、渡江战役16烈士墓、六洲暴动旧址及胡竺冰故居。参观途中,坐在车上跑了一大圈,顺便把白茆大部分田野风光饱览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便捷的交通、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优良的长江万吨码头、发达的农业、红色的印迹等等都是值得骄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更有白茆的人民,他们继承了先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开拓进取,100多年来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是起决定的因素。今天,白茆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强镇富民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提出了利用红色资源、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境内胡家瓦屋是“六洲暴动”的旧址。1930年12月7日子夜,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200余人在司令员刘静波、政委任慧群、政治部主任张凯帆的领导下强攻六洲自卫团据点,六洲暴动爆发。由于敌众我寡,暴动部队被迫撤出战斗。“六洲暴动”是无为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无为的统治秩序,扩大了中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的抗敌协会和抗敌后援会在这里成立。皖南事变发生后,胡家瓦屋成为突围人员在江北的一个联络点和集结地。一九四一年五月一日,新四军七师和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诞生。这里的胡家瓦屋还是革命烈士胡竺冰的故居。胡竺冰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白茆洲冒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国早期革命人士,长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帮助,被称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和“鲁迅式的战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里还是渡江战役的战场,是“渡江战役第一船‘’的始发地。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解放军第二十七军79师235团从白茆洲沟渠中拖出隐蔽的船,依次排开,翻坝入江,强渡长江,其中 235 团 1营3连2排5 班第一个登上南岸。当地老百姓踊跃支前,担任船工直接参与渡江的也不在少数。当地群众还收葬了16位渡江牺牲的烈士,并立碑纪念。红色的基因深深根植于这块土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自清光绪年间第一批来此拓荒种植的先民,他们是白茆的第一代英雄。以后英雄的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革命理想,涌现出了一大批不畏牺牲,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有敢于反抗反动统治的六洲暴动的烈士;有奔赴国难、投身抗战的新四军战士;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解放军勇士;有渡江战役的支前民工。有渡江十六烈士,有渡江第一船的英雄。建国以后,有各条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他们虽没有了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但同样需要艰苦的努力、艰辛的付出,更有无畏的担当。这些英雄有一个共同的出身就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所以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