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8号,我们巩义市民俗研究会,受邀来到夹津口镇韵沟村,对韩氏家族宗祠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感到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看到的是 韩氏宗祠大门,既神圣又庄严,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祠 外面还保留着古朴的窑洞,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土。</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祠院内,两棵柏树枝繁叶茂,“泽世绵长”石刻匾额更加典雅壮观,象征着韩氏家族的人丁兴旺和福寿绵长。</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祠门头两边的卧龙和门口的石狮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对韩氏后人的做人做事都看在眼里。</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一行,在韵沟韩氏宗祠受到了韵沟韩氏宗亲代表、韩氏理事会全体理事的热烈欢迎。授牌仪式有理事会秘书长韩红立主持。</p> <p class="ql-block">苏会长对韩氏理事会和韩氏家族的文化传承、造福乡邻表示肯定, 对家庭 家族与国家关系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苏会长说 : 一个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一个家族,是有诸多个家庭组织起来的。而一个国家,它则是有成千上万个家族紧密结合所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家庭、家族是国家的最小组织结构,更是国家稳定发展,长治久安的基石。</p><p class="ql-block">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p><p class="ql-block">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p><p class="ql-block">在家与国的关系方面,习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曾经不断告诫人们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要传承、保护和发扬。</p><p class="ql-block">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对社会的重要性。如:</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p><p class="ql-block">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等等。</p><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虽然说的是“小家”,但他着眼的确是“大家”、“国家”。</p><p class="ql-block"> 因此看来,我们的家族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今天在这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学习,真是机会难得。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把我们的事情办好,对韵沟村韩氏新民风模范家族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p><p class="ql-block"> 一个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一个家族,是有诸多个家庭组织起来的。而一个国家,它则是有成千上万个家族紧密结合所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家庭、家族是国家的最小组织结构,更是国家稳定发展,长治久安的基石。</p><p class="ql-block">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p><p class="ql-block">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苏会长代表研究会为韵沟韩氏理事会授“新农村示范家族”光荣牌。</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祠,院子不大,东院墙上的这幅匾额上记载着韵沟韩氏家族的来源,以便后人记住自己的宗亲。</p> <p class="ql-block">韵沟韩氏家族,绵延生息300余年,为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教育子孙后裔爱党爱国,尊祖敬宗,孝老爱幼,制定韵沟韩氏家训,以传承家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韩氏宗祠里还悬挂着来自四面八方各个仰慕者和后裔的赠匾和锦旗。</p><p class="ql-block">这幅是来自河南新密韩氏后羿赠送匾额</p> <p class="ql-block">韩沟村韩氏宗亲赠送匾额</p> <p class="ql-block">亲朋好友赠送匾额</p> <p class="ql-block">韵沟村村支两委赠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嵩岳孝亲团赠送匾额</p> <p class="ql-block">最后,苏会长又为韩氏理事会成员赠送《民俗古今》杂志数本。希望他们的家族文化也能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韩氏家族,勤勤恳恳,巩义窑白瓷文化经过深入发掘,也在韩氏后人的努力下实现恢复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韩氏家族韩书通先生致富不忘家乡人,多年来无私奉献,修水治路,扶危济贫,捐助了贫困学生上大学,逢年过节,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造福利,十几年不间断,造福一方百姓。</p> <p class="ql-block">韩氏理事会会长韩听会和民俗研究会会长苏红军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走出韩氏宗祠大门,展现眼前的是充满乡村气息和农耕文化的广场文化墙。</p><p class="ql-block">犁、耙、牛套、纺花车附件、老秤、石磨、盘腌菜的瓷罐、传承下来的砖雕…………一副古朴景象豁然呈现面前。</p> <p class="ql-block">最后,民俗研究会成员和韩氏家族理事会成员在韩氏宗祠门前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