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167efb">吴堡石城俯瞰黄河</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对岸是山西柳林</font></h5> <h1> 陕西榆林市吴堡是个只有6个镇、六七万人的小县,看上去似乎没有必要单独立县,属于旁边的绥德就挺好。可不知为什么,陕西<font color="#167efb">“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font>,都不愿意挨着黄河,都不愿意与“老西儿”为邻,宁愿各自划出一块佳县和一块吴堡县,代表自己去与黄河与山西打交道。<br> 吴堡县不仅小,而且乏善可陈,只能拿所在的位置说事,称其<font color="#167efb">“扼秦晋之交通要冲,为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font>吴堡的名人有一个,就是写了《创业史》的柳青;名胜也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去的石城。<br> 吴堡石城是全中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的<font color="#167efb">“华夏第一石城”</font>,因而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br> 石城位于县城宋家川镇东面的吴山之颠,从沿黄公路过去,只有2.5公里。吴册海拔793米,相对高度150米左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有通行道路下到河边,北为咽喉狭道连接后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在陕北有<font color="#167efb">“铜吴堡,铁葭州(今佳县),生铁铸的绥德州”</font>之说。<br> 吴堡石城始建时间至今无定论。据史载,北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睿破北汉吴堡塞,<font color="#167efb">“斩首七百余级,获牛羊千计,俘寨主侯遇以献”</font>。可见那时吴堡石城就已颇具规模。金大正三年(1226),该城由寨升为县城,直至1936年民国县政府撤离,石城作为县治所在达710年,从无间断。<br> 石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实测城周长1125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还不到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石城设有东门闻涛,西门明溪,南门重巽,北门望泽,准确地说明了小城四面的景色形势。石城麻雀虽小,但作为县治,也是五脏俱全,城内有东西南北大街和十余条小巷,店铺数十处;县衙、捕署、监狱、常平仓、商业街、官邸、名宦故宅等,一样不少;还有娘娘庙、城隍庙、衙神庙、祖师庙、龙王庙、关帝庙、文庙、七神庙、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土地祠、节孝祠、南坛、北坛、先农坛等诸多“精神信仰设施”。再加上兴文书院、女校等教育机构。总共那么大点地方,这些建筑和设施占去了一多半,恐怕就没有多少老百姓的普通民宅了。看来,石城主要是吴堡县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早就实现了“首府功能”分立。<br> 石城建筑只有县衙大堂、二堂、城门楼、文庙、文昌阁、魁星阁等为砖木结构,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石砌窑洞式建筑。可以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头城。我们在中国山区见过许多石头村寨,可很少见过石头城。南京虽有“石头城”之名,指的主要是石头的城墙,城里建筑并不以石头为主。国外的城镇原先倒多半都是“石头城”——石头建筑的宫殿城堡。只是人家一开始就是石头建筑的升级版,而我们则始终让石头停留在原始状态,盖房子宁愿去深山伐大木,黄土烧砖瓦。<br> 吴堡石城位于黄河西岸的突出山头之上,是难得的眺望黄河湾之地,可惜离临县碛口大同碛有点远,不能望其白浪汹涌之势。对面是山西柳林县之地,河边三交镇党家寨村旁边一个叫鏊则圪垯的地方,是刘志丹殉难处,现在建有纪念亭和塑像,虽然是在山顶,这边也是看不到的。刘志丹1936年4月14日在那里牺牲,只差一步就回到陕北家乡了。<br> 吴堡石城位于黄河西岸的突出山头之上,从对岸看过来自然是的极其显眼的目标。自1938年2月28日侵占山西后,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一步,显然是黄河保卫或者《保卫黄河》的伟大成果。但山西的日军不断在对岸隔河炮击石城,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城内大部分建筑被毁,城墙也遭到严重破坏。石头城,说是坚固其实并不坚固。古城自1936年县治迁出后成了古村,古村此时又大部成了古墟。但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古城自明清以来的格局和印记反而被保留下来,也被一一辨认出来,尽管大多已是败瓦頹墙。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毁坏最严重的,其实是人类自己。<br> 现在,原住村民几乎全部都被迁往山下,古村腾空,由国家投资500万元,交陕西普宁工程结构特种技术公司负责进行保护修缮。但看上去人们不慌不忙,工程进展很慢。我说村民“几乎”全部被迁,是因为还有一处例外。那是目前村里最好最完整的院落和房屋,主人姓刘,据说是位老八路,坐在轮椅上。女儿也留下照顾父亲,就是不搬,成了唯一的“钉子户”。在整体搬迁之前,村里还有40余处明清时代所建窑洞和民居保存比较完整,住着三四十户村民。每年过年的时候,很多原住村民都会回到旧居,在自家老屋门前贴上春联,以志不忘。灰黑的破屋配上鲜红的新春联,映着春天里不多的粉花绿树,成为石城一景。想到他们多年与废墟为邻,成天生活在逝去的年代里,觉得十分诡异也十分有起,不知他们在这里会是什么感觉,这里会造就他们什么样的心态。我们去的时候,石城里只有我和老伴还有司机三个“游客”,其余就是几个干活的工人和几个大概是来怀旧的原住老村民。我把全村走了个遍,将所有留有印记的建筑都拍了下来。可临走的时候,却发现相机的存储卡没有装好,一张照片也没有,只好再重走重拍一遍,等于将这些石头屋舍和石头废墟再看一遍,算是对得起它们了。<br></h1> <h5><font color="#167efb">县令官邸,由清乾隆年间知县倪祥麟所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县衙署,明洪武初年知县范平仲初建,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多次增修。原建筑规模较大,三堂共有房间、窑洞三四十间。衙外一面是禁狱,一面是衙神庙。整个建筑群砖木结构均毁于日军炮火,唯留有石砌窑洞五孔一院</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韩文黉任吴堡县令,守己廉洁,为民兴利,深得百姓爱戴。嘉靖四十年,在县衙前立“三事箴”石碑以自勉,曰:勤箴、慎箴、清箴</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衙神庙,供奉萧何、曹参神位,原有南门外石塔寺移来的大钟一口,重2000斤。这就是“吴堡八景”之一的“古寺晚钟”。后遗失,下落不明</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王思故居:明洪武初,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王思所建第宅,系典型的窑洞式四合院。王思是吴堡人,学识渊博,视政清明有政声。晚年致仕后于家乡修此宅院。原前院大门有匾曰“秀声天府”(四川官府赠),后院大门有匾曰“恩放槐堂“(石城王氏族人赠)。两匾现俱损毁。现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居然留下了一条80多年前的标语</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贞节牌坊,相传是为寡妇李氏所立,李氏13岁嫁给已病入膏肓的王重阳。不久丈夫病故,李氏一直守节至90余岁老死,县令立此牌坊以表彰</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清廉牌楼,市民为清雍正年间在任5年、廉洁爱民的詹绍德立</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节义祠,雍正七年建,道光十七年知县吴纯重修,奉祀历代烈女贞女</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1924年初,石城创建吴堡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入校女生全部免收学费并供应纸张。1934年因经费短缺停办</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兴文书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张履程创办,道光元年(1821)知县陈元杰续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高等学堂。吴堡许多革命志士均出自该校。最早的中共县委也在此</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刘猛,南宋抗金名将。因受排挤,任地方官。驱蝗有功,据说死后成了专管治虫的仙王</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李灼,明末清初人,先后任兴平教谕和榆林府教授</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文庙,初建于元代,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现只存正殿及前院部分残墙</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商业街遗址,当年有门面数十间,为方圆百里繁华街市</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西门(城楼已毁)</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西门城外</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瓮城门</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北门(城楼已毁)</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涝池遗址</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娘娘庙</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城隍庙,明洪武八年(1375)由知县范平仲始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其它石头建筑</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村里最好的院落住房</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成了钉子户</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主人姓刘</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是位老八路</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现吴堡石城由陕西普宁工程结构特种技术公司负责进行保护修缮二期工程</font></h5> <h1> 最后顺便说一下吴堡的“堡”字,这个“堡”字有三种读音,第一种读[pù],通常用于小的地名,相当于“驿站”,比如北京的马家堡、十里堡,而在陕北,这个意义上的“堡”都写成“铺”,如著名的绥德三十里铺;第二种读[bǔ],通常是指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通常比“铺”大,因此我们熟知的陕北瓦窑堡(会议)、山西(奇袭)阳明堡,河北怀安县县城柴沟堡,乃至我们现在所说的吴堡县,都应该读[bǔ]。但是“堡子”也常用来泛指村子。比如我搞四清的延庆,通常都某某堡子,其实就是某某村了,其实是引申意义上的堡[bǔ]。第三种读音是[bǎo],堡垒的堡。外国凡带berg或burg,因为本身就是堡垒的意思,所以都读作[bǎo],这地方多去了,光我去过就有圣彼得堡、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爱丁堡、约翰内斯堡、卢森堡、萨尔茨堡等等。中国地名如果也是指堡垒,那也读[bǎo],出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土木堡(之变),一个是新疆塔什库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公主堡(遗址),我都去过。这样一来,河北、山西很多带“堡”的地名(如柴沟堡附近的渡口堡、西洋河堡、李新屯堡等)究竟是[bǔ]还是[pù]甚至读[bǎo],就很难说了,只好名从主人了。</h1> <h5><font color="#167efb">出城东行</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过军渡黄河桥</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就进入山西了</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