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清明假期,读完了余华的新书《文城》。近一个月过去了,今天回顾四月所做的事,哪些是意义与价值?于是,又想起了《文城》中的人物,他们严肃认真如磐石一样地活,潦草轻松如草芥一样地死,人间与他人,都是地狱。人生,可能就是这样。我们还在寻找、等待、犹豫不决、怀抱希望,结果瞬间被戛然而止,哪有期待的圆满?圆满,也一直不在路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城》,豆瓣评分7.8,批评声超过赞美声。我感觉,虽然我们不会再有像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时的惊心动魄与郁结难平,但至少,也能看到一个成熟优秀的作家的游刃有余,而不是江郎才尽。何况,也许年轻时的我们思想单薄身体脆弱,所以才会因为读那两部而重伤不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这本书的突出印象有四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余华的文字变温柔了,而生活并没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整本书,余华的文字风格依然冷静,保持着冷眼旁观的视角,但不再尖刻不再过分残忍。小说很多“鲜血淋漓”的场面,描写时,余华的笔也不再是让人胆寒的手术刀了。比如写村民们扎竹排逃跑时很多人沉入江里死去的场景,再比如写土匪杀害林祥福的时候。刀还是刀,不太利也不会钝,钝了会更疼不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让你在悲伤中发笑的画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很少有人能把痛苦写得如此幽默,也不完全是黑色。余华始终可以。比如对人票被切掉一只耳朵做什么事都保持不了平衡的描写。作者写那几个人票因为被割的耳朵左右不同,走路有向左歪的也有向右歪的,于是他们手拉着手,终于力力相抵,不歪地向前走去了。还有那句:“仇仇仇人相相见,分分外眼眼眼红。”</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不用言说的深情,一诺千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代人将深情视为笑话,自以为活得洒脱无挂碍是一种能力,殊不知这轻飘飘的生活是日后回想起来时,深感遗憾的缺失,是密度极低地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部小说中,无需言语的确认、无需确认的承诺、无需承诺的侠义到处都是。最感动我的不是林祥福与陈永良的友情,不是林祥福对小美的寻找,而是田大对林祥福的守护,躺在棺材里也要接你回故乡的一生的守护。</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阿强与小美的“疑似爱情”与林祥福与小美的“类似爱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余华用第二部分写了小美的故事,解开了一部分的悬念。他想表达的肯定不是关于爱情,那样就太浅薄了。想表达的,也许是各自身上的责任感?各自的十字架与救赎方式?各自的命运?说不清!看完,我只觉得:永远不要主动去摆脱你应担负的责任,因为只能越来越沉重。人能轻松前行的唯一方式,是接受,尽力做到后,放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美在被冻死前的最后一刻,为林福祥祈祷,做出下辈子给他作牛作马的承诺,让读者终于原谅了她。余华也原谅了她,让她被抬回了城隍阁,并变成了一具冰清玉洁的美人。但林福祥原谅小美了吗?如果也原谅了,为什么要有生前小美跪在咫尺时的错过,和死后两人躺在咫尺的相逢,也只在片刻?</span></h1><h1><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读过一部小说,要能记住几个感动了你的细节。一个月前读这部小说时记下不少,如今还能一下子想起来的有三处:一处是林福祥第一次走进陈永良家,陈主动给了他一碗热粥,林便悄悄地将递出去的一块银元增加到了两块;另一处是顾益民拄着拐杖蹒跚地送别林福祥的棺材板车,身影在阳光里越来越小;还有一处是林百家在女子学院一直给陈耀武写信,寄给私塾的王先生转交,王先生将信放在衣柜里。三年过去了,陈耀武没再出现,王先生抱怨他的衣服快没有地方放了。思念和感恩有多少呢?一衣柜罢了!</span></h1><h1><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说值得回味和讨论的地方太多了,一部值得讨论的作品总不会是差的;一位可以变换语言风格、坚持写小人物不值一提的人生的作家更不可能是不优秀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部小说读完,你可能不至于再郁结其中了,但仍然是,心底一片冰凉。</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