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新宇:13天跑4场全马的小体会

杭新宇I凡人修身

<p class="ql-block">  2021年四月份,一共跑了四场全程马拉松。4月11日陕西杨凌农科城马拉松,4月17~18日背靠背跑了西安马拉松和郑开(郑州-开封)马拉松,4月24日跑了成都双遗马拉松。</p><p class="ql-block">其实在一年前这时候,我对一个月跑两场马拉松都没有信心,这还要多谢中国创客总部建军大哥的鼓励,才突破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短短的一生我们都将失去,所以不妨大胆一些。</b></p><p class="ql-block">回想一下,去年11月-12月初,也是在大约一个月多点的时间(35天)里跑了4个马拉松,但每一场之间时间分隔的开一些(2020年11月8号跑西安马拉松,11月22号跑杭州马拉松,11月29日成都马拉松,12月13号广州马拉松)。相对于去年,今年四月份的这四场全程,是在十三天内完成的,而且期间还安排了出差,并没有整段时间放松休息,这对自己目前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状态,是个极大的挑战,也确实从中得到了一些深切的感受和小的教训。复盘一下这四场马拉松,对以后健康无伤运动做个小结和提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一场:杨凌马拉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4月11日的杨凌马拉松,是我今年春节疫情后的第二场全马,第一场是2月21日“烟台环渤海马拉松测线赛”,在这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并没有拉过长距离,基本都是15公里以内的训练,所以这次的目标主要是做LSD训练,拉拉有氧耐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场比赛,是和建军总等四位马拉松圈里的大神(小白总,大巍总和花甲大叔旭东总)一起跑的,他们几位都是前一天(4月10号)刚跑完厦门马拉松,背靠背来跑杨凌马拉松的。也是有了他们几位的鼓励,才有了17~18号我的首次背靠背马拉松挑战。每次受到鼓励有所收获和突破时,我都不由得想到:“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几位都是健康管理、自我挑战、事业蓬勃的良师益友,以后要多多亲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当天,天气不错,有点小毛毛雨,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宜,这是一个很容易出成绩的天气。等换上参赛服带上号码布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和建军总的号码竟然连着。22227和22228,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啊,所以当下决定,今天一定一起跑到终点。</p><p class="ql-block"> 前5公里,我和建军、大巍总三人一起跑,因为比赛没有分枪起跑,后边分区的跑者、还有半马和欢乐跑(想要成绩和较缺乏经验的选手)都在往前冲,跑道比较拥挤,我们三人按照大概6分多的节奏跑,大约5公里时,赛道不再拥挤,卞铁人(大巍总是铁人三项赛的底子)体力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背靠背第二个马拉松,但速度和节奏仍然保持非常好,在我们的目光中,一骑绝尘而去,比赛结束,也PB了他自己的背靠背记录。</p><p class="ql-block">5公里后,我和建军总调整了一下节奏,以更为舒适的速度和节奏往前跑,我的心率一直保持在145左右,这是我LSD训练中很好的心率了。边跑边聊,15公里补了第一支能量胶,感觉没跑一会就到了20公里,进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区,校园里同学们的热情和优美的风景都那么沁人心脾,步子也不由的轻快起来,这段校园里的赛道,是杨凌马拉松最为出彩的部分,我人来疯的性格又忍不住显露出来了,一会倒着跑,一会跳着跑,哈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跑出校园没多久,一段长坡赫然出现在眼前,刚刚在校园里的欣喜,也随着看不到头的上坡而消散。爬坡永远是业余马拉松选手头疼的事情,好在这段路两边的风景不错,道路两边的柳树非常繁盛,风吹拂柳,人也慢慢的平静下来,逐渐进入一种跑者最舒服的沉浸状态,脑中杂念全无,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这种状态下,不知觉中,就到了30公里左右,这时突然感觉一直疲倦袭来,一看时间,已经快4个小时了,这基本是我平常的最长跑步时间,(全马大约在4小左右完成)。 赶紧补了今天的第二个胶,一粒盐丸,但仍然感觉左胸口有点闷,不会是心脏出了问题吧?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3公里左右,手机语音提示“已经打破了自己最长跑步时间”,但状况还是没有完全缓解,感觉心区还是有些不舒服,多亏建军总在边上给我分析:这是身体记忆的有氧耐力极限了,跑步强度和跑步时长同样是个挑战。</p><p class="ql-block">心理的障碍没有了,再加上慢走了200米调整,经过一个补给站喝了一罐没听过名字的“类红牛”功能饮料后,症状稍微缓解,又接着跑起来。这时候地图也提示已经开始往终点折返了。最后500米,我和建军总一起提速冲向终点,以5小时3分的时间安全完成比赛。</p><p class="ql-block">在终点,我们的好朋友闫彦同学还细心的提着补给迎接我们,她报名只报了半马,所以结束的较早,一番拍照合影后,领完参赛包,三个人愉快的坐着一个三蹦子离开赛场。</p><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杨凌马拉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有氧耐力的更进一步认知。以后在玩长距离越野和铁人三项赛时,这个认知可能会让我少走不少误区。平常训练,要更加关注低心率有氧耐力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二场:西安马拉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4月17日的西安马拉松,是我第二年参加西安本地的马拉松,因为就住在南门外,每年的起跑点离住的地方直线距离也就300米。但前几年还没有跑长距离的能力和想法,所以第一届到第三届都在眼前错过了,尤其今年还给连续五年参加西马的选手颁发了终身号,这让人更是有些遗憾。卞(大巍)铁人就是其中一位终身号选手,这次他也来跑西马,跑完后还要背靠背参加千岛湖铁人三项赛,真是铁人啊,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早上在家轻松吃完早饭,收拾停当,离开赛还有半小时,才慢悠悠走向起点,住的近就是这么任性。</p><p class="ql-block">今年赛道分区,非常巧合,与去年起跑等待区的位置一模一样。身边的不少跑友,全国各地的口音都有,此起彼伏,这也可能是前几届西马口碑好的缘故吧,观众热情,补给也不错,完赛奖牌设计感也很好…。但没想到,今年的西马,在跑完后,口碑有些下滑,观众依旧热情,但赛道补给和组织方在赛后的一些操作上,被跑友吐槽不少。</p><p class="ql-block">今天状态不错,又有主场优势,心理暗暗的想跑个PB成绩出来,但又考虑到明天背靠背还要跑郑开马拉松,想起之前建军总的嘱咐:背靠背跑两个马拉松时,第一个不要跑太快,要有所保留。心里有点小纠结,算了,还是上了赛道看情况而定吧。</p><p class="ql-block">起跑,按照自己节奏,前5公里比自己平时的巡航速度慢10几秒,大约在5分40秒左右,先让身体逐渐热起来。 这时身边总有一些呼吸沉重、脚步沉重的跑者疯狂的向前冲,看到这些跑者,我不由的想笑:这不就是自己以前跑马拉松的样子吗?“前半程放飞自我,后半程撞墙到跛”。 等后来跑的多了,和经验丰富的跑者交流学习多了就知道,跑马拉松开跑时,不要轻易跟随别人的脚步,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状态都不一样,我个人目前的感受是,开始5公里左右,用比自己最舒服的速度慢上15-30秒配速跑,先让身体逐渐热起来,从糖代谢慢慢转化为糖与脂肪共同代谢阶段。然后在途中,尽量能保持巡航状态,半程后如果觉得状态不错,可以适当提速10秒左右, 到最后3-5公里,能保持最好,如果体力跟不上,就用提高步频的方式,小步幅,快步频,保证速度不要掉。</p><p class="ql-block">这次西马,我基本按照这个策略进行,如果不是后面出了点小状况,应该有希望PB。</p><p class="ql-block">10公里左右,我已经超过400兔子至少几百米,但可能是天气原因,有点闹肚子,上了次厕所,等回到赛道时,又被400兔子反超了, 这中间大概耽误了10分钟。</p><p class="ql-block">另外,在26公里左右,不知道空中飘的柳絮还是杨絮,换气时不小心吸进嗓子眼里了,一直咳嗽,差点吐了,走了几百米才调整过来。这里又耽误了一些时间。</p><p class="ql-block">因为对西安的道路太熟了,之前也详细看过赛道路线,所以,大概还有多少距离,心里很清楚,所以跑的总体也比较轻松,除了爬最后几个立交桥大坡外,心率一直保持在150-160之间。实际上即便到了35公里后,体力还是比较充足的,进行了小幅度提速,最后的8公里也是整个过程中平均配速最高的,大约5分15秒左右。但心里还是想到第二天的郑开马拉松,并没有尽全力冲刺。所以也没能PB赛道成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马给我的最大感受是:</p><p class="ql-block">对赛道的熟悉程度,是非常影响比赛成绩的。尤其是心理因素。虽然赛道上都有公里数的标识,但赛道的坡度,距离感如果在心理有具体的印象,跑起来一定会更自如和放松。佛卢纶丝-查德维克是第一位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当她挑战卡塔林纳海峡时,因为大雾看不清陆地,在距离终点海岸不足半英里时放弃,这时候她已经游了15小时55分。</p><p class="ql-block">在进行一次马拉松比赛时,最好能坚定自己的目标,尽量不要纠结,又想跑出PB成绩,又想到后面的事情,这样左右摇摆,更容易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演变成突发状况,既没有完成目标,又影响后续事情。这次西马就是典型的例子:原本有能力有机会PB的,但因为思前想后,跑的不够坚决,没有PB,又影响了后来郑开的发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三场:郑开马拉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8日郑开马拉松是四月份这四场马拉松里跑的最辛苦的一场。也是体验最不好的一场。</p><p class="ql-block">原本4月18日,我是报了江苏盐城马拉松的,而郑开马拉松是从3月28日改期到今天的。因为考虑到西安到郑州高铁相对方便,背靠背跑,休息时间相对多点,所以放弃了盐城来跑郑开。但跑完后,发现郑开马拉松的组织和赛道体验感是比较一般的。而盐城马拉松据说口碑爆棚。这也让人有些许遗憾。</p><p class="ql-block">说说郑开马拉松的体验:</p><p class="ql-block">4月17日跑完西马,晚上到了郑州已经19:30多了,打车到达领物点,离结束领物大约一个多小时,这时候场地已经感觉在撤了,领东西也不需要提供任何资料(之前说的核算报告和历史成绩)了,直接身份证一刷就给参赛包,可是包里的东西又不全,还用的是2020年的包,衣服也只剩下xxxl以上的号了。5分钟领完装备,这是我最快的领物体验。后面朋友陪着吃了点东西,抓紧回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比赛安排在上午8:30,起点设在城际快速道上,所以其他车辆不能直接过来,需要先到集合点,然后乘坐摆渡车。因为生物钟的原因,还是起早了,到了起点后,发现才7点多点,离开赛还有1个半小时,这是我参加马拉松开跑最晚的赛事了,也是因为这样,后面的跑步时段都在太阳完全出来情况下进行的,完赛后,发现整个脖子还两个肩膀都严重晒伤了,今天还在蜕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点过后,不少参赛者开始往前面挤,居然还有位没有带号牌的中年女性混进来了,被工作人员发现后,要带离时,开始大吵大闹。</p><p class="ql-block">这些花絮过完,8:30,终于开跑了,有太多选手从身边呼啸而过。又偶遇西安跑圈的大神 春老, 他今年72岁了,也是背靠背跑西马和郑开,有绝对实力。</p><p class="ql-block">按照计划,我准备跟上400兔子,但一开始起跑,我发现心率就到180以上,以为是心率带没带好,以前出过这种问题,只要拿着手机,心率表读数就会飙升。但调整了一下发现心率仍然下不来,而体感又不是特别明显,于是还是坚持慢跑了一会。但心率表突然就报警提示,心率超过185,到190了,赶紧降低速度,心率也随之降低到175左右。随后走了几步,心率表数据进一步降到158左右,这时判断应该不是心率表问题,而是心率确实快了。 再加上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超过我,连半马选手和欢乐跑选手都在超,心态有点绷不住了。但越是绷不住,心率就越是一跑就飙升。5公里,第一个补给点,补给的水和纸杯不够,造成哄抢,补给点乱糟糟的都是人,我赶紧绕到路边上,慢慢通过。</p><p class="ql-block">开始的10公里,基本上都在跑跑走走的情况下进行的。跑一段,发现心率飙到180以上,赶紧就降速,或者干脆改成快走,并作深呼吸。等心率降到170以下,又开始跑。</p><p class="ql-block">因为赛道是在郑州和开封之间的大直道上(城际快速道),基本上没有太多观众加油助威,所以跑起来也比较索然无味,这也许是为什么国际上的双标赛事都要求赛道有一定数量的折返吧。 </p><p class="ql-block">10公里后,阳光更强了,气温也快速上升,每到一个补给点,都给身上浇水,但衣服湿了以后,大腿根开始磨了,因为出来时,只抹了一点凡士林,被水都冲的差不多了,两个大腿根火辣辣的疼。问了所有经过的医疗点和补给点,还有医疗跑者,都没有凡士林,这点实在不能理解。这也是对郑开马拉松体验最不好的一点。</p><p class="ql-block">等捱过20公里,半程和欢乐跑跑者分流后,赛道终于宽敞了一些,补给点也相对有秩序了,心情有所改善,在补充了第三次能量胶和盐丸后,状态似乎有所恢复。20-25公里是整个赛程里,配速最快的一段,基本达到了平常的巡航速度,5分25秒左右。但这个状态持续时间不长,半小时后,26公里左右,心率又开始频繁飙升,心率表滴滴报警。大腿内侧疼痛感更强了。无奈,只能再次回到跑跑走走的状态,这样持续了10公里,也是最煎熬的10公里。随时要看着心率表,告诉自己不能完全停下来,如果停下来,估计就要弃赛了。身上的补给都吃完了,但心率还是不稳定,此时已经4小时了,又到了有氧耐力的生理极限点。左胸口有点闷,两个肩膀有些沉,摆不起来。大腿跟因为小步幅快步频,摩擦的更加频繁。跑崩了…</p><p class="ql-block">终于,熬到了35公里,补给点的桔子、草莓、西瓜等,给我带来了一些能量,慢走着吃了些水果,又吃了个赛事准备的能量较,体能状态自我感觉稍微好转一些。于是开始保持深度呼吸,四步一呼,四步一吸,并试图找回平时训练的节奏。还好,节奏找回来了,最后的6公里多,一直都跑动中,没有停下来走,配速也基本能保持在6分以内了。当穿过开封大梁门时,胜利就在眼前了。</p><p class="ql-block">最后200米,冲刺,通过终点。电子屏显示4小时48分。第一个背靠背马拉松安全完赛,西马+郑开共523分钟,希望以后有机会PB。</p><p class="ql-block">郑开马拉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p><p class="ql-block">背靠背对于跑马年龄不够长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挑战,不要轻易尝试。如果要尝试,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对赛道的选择,自己的补给,防护(防晒,防磨凡士林)等都要做到位。且,这种挑战不能经常搞,偶尔为之即可。且最好前后不要再安排其他比赛。像我这样在13天里完成四个全马,安排是不太合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四场:成都双遗马拉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class="ql-block">4月24号的成都双遗马拉松,在国内是比较知名的赛事,而且今年会有直通几个大赛的名额,所以早早就报名了,心中也有些许期待。并且提前两天就到了都江堰,打算把上周末背靠背马拉松的疲惫感调整一下。</p><p class="ql-block">其实都江堰以前来过好多次,大概十年前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分管西南西北业务,所以成都是常住地之一,甚至在青城山办了年票,每逢周末就会去爬山。还记得青城山后山,有几位道士师傅住在那里,他们自己酿的酒味道很独特,每次爬山到那里,恰好中饭时间,都会叨扰几位师傅,讨些酒菜、米饭来吃,临走时会塞给他们些钱。开始他们还是坚决不收的,一来二去,慢慢也就成了默契。十几年没去了,不知几位师傅还是否在山上,有机会再去看看。不过,这次马拉松后,没能成行,以后找机会吧。</p><p class="ql-block">22号下午领装备的时候,发现凤凰体育场里来的跑者不是很多,而且参加活动的赞助商数量和规模也比较小,感觉今年双遗的赛事规模缩减了。</p><p class="ql-block">领完装备,在酒店不远的地方找了家正规按摩店,连续做了两天腿部按摩和推拿。男技师是从重庆富侨店出来自己干的,手法很好,就是有点太重,按的我这个酸爽,惨叫连连。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赛前不应该大力度做按摩,虽然按完后很舒服,但在24号比赛时,觉得大腿肌肉有些松弛过度,紧张度不够。而到了赛道最后阶段,又有点抽筋感。</p><p class="ql-block">24号早上开赛时间从原本7:30调整到7:00,因为部分路段封路,要坐摆渡车过去,所以5点就起了。因为前一天发生些事情,心情不是很好,前一天晚上竟然失眠了,晚上1点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不到5点就醒了。</p><p class="ql-block">比赛分区分枪开始,这次我分在A区,号码是A1001,让我也得瑟了好一会。A区是7:00发枪,后面分区每隔15分钟发枪起跑,所以赛道非常畅通,不像其他一些比赛,统一发枪时赛道拥挤不堪。</p><p class="ql-block">因为畅通,所以开跑就超过了4:00兔子,咬着3:30兔子的尾巴。但跑了大概2公里后,发现节奏有点快,一看数据,发现兔子跑快了,配速已经到5分以内了,这兔子也不靠谱啊,自己跑嗨了,于是赶紧降速按照自己节奏跑,心率也降到150以内。</p><p class="ql-block">6公里左右,跑进都江堰公园,因为前一天去看过这里的线路,飞沙堰部分有一段铺设了简易桥通道,当时就担心大量跑者经过时容易发生变形。我跑上通道时,脚底下不平,绊了一下,差点摔倒,还好平时核心力量训练有效果,往前冲了几步,还是调整过来了,周围几位同行的跑者也吓了一跳。算是一个小插曲。以后在经过这种临时铺设的桥体是,一定要小步幅通过,不能心急。</p><p class="ql-block">在鱼嘴折返后,7公里多,感觉状态非常不错,身体已经热起来了,心率和呼吸也都非常平稳,于是决定提速,开始以5:10秒以内的配速前进,一直到20公里处,基本都以这个配速巡航。过了半马,补充了能量和盐丸,感觉左胯、左膝盖和左脚外侧有点酸胀,可能还是因为之前连续三个马拉松,没有完全恢复。在医疗点喷了药品,似乎也没有太多作用,但整体状态还好,经过23公里补给点时调整了一下,摒除心中乱七八糟的思绪,不再思考任何事情,专注在呼吸和步频上,后面5公里速度保持在5分20秒左右。</p><p class="ql-block">印象中,过了一条河,快到28公里时,发现一直在慢慢爬坡,只是肉眼不太容易判断,但整体是朝青城山的方向。而且可能是因为山区道路为了排水顺畅的原因,赛道明显中间高,两侧低。这就造成跑步时,双腿受力不均,左腿总是不能伸展充分,而右腿小腿受力较多,而左胯处出现更加明显的酸胀感。这样的道路大概有5公里,在这时,明显感觉右侧大腿和左小腿有抽筋的预兆,发僵。在经过医疗点时,让志愿者给双腿喷了大量的云南白药喷雾,估计一瓶都喷完了,然后尝试在路中间跑,但因为有的地方中间有隔离桩,又只能调整到路边跑。就这样反复调整,耗费了不少体力。直到这时,时间还只过了2小时50分左右,心理暗喜,按照以往的比赛经验,我的最后8公里,往往是全程中最快的,今天应该铁定能PB了。但梦想在一个折返后,随之被彻底打破。</p><p class="ql-block">34公里处,明显的坡道出现在眼前,而且好像这个坡还挺长,持续20度左右的坡度,路仍然是中间高,两边低,腿一脚高一脚低,身边很多选手都开始选择步行了。有个四川口音的老哥边走边说:“不追喽不追喽,330兔子跑远喽,4小时完赛就行哈”。 我好像也被传染了。呵呵。跑完才知道,从34公里开始,一直到40公里,全是爬坡的山路。据说,今年的赛道还是调整过的,往年的坡度更大更多。</p><p class="ql-block">又挣扎了两公里,身上的能量胶全吃完了,腿还是没力气,右大腿抽筋感原来越明显,心率也到175以上了,速度已经掉到6:30秒了。于是开始走了200米左右,36公里补给点,吃了颗盐丸和香蕉,抽筋感觉稍微缓解一点。接下来三公里选择跑到路边的木板行人道上,这个地方是平的,而且缓冲感也不错,速度又能提起来一些,但仍然只能到6分配速左右。后来回想,这段五六公里的爬坡,实际上体力已经耗的七七八八了,全凭意志力在撑着,脑子里繁杂的思绪又一股脑涌来,心情低落,体力低靡,当时真想一屁股坐在路边,弃赛算了。但这时赛道旁的一些游人的加油声,给了我一丝力量。尤其是一个两三岁孩子举着双手,用稚嫩的声音喊着:蜀黍加油!加油!时,我咬牙拖着腿小步冲上最后一公里的大坡。</p><p class="ql-block">到达40公里,时间也到了3小时43分,这是最后一个折返点,也是赛道最高点,后面的2.2公里全是下坡,深吸一口气,把肩膀抖动放松一下,开始下坡。</p><p class="ql-block">下坡的路上,原本应该在我身后不远的400兔子,竟然一个也找不到了,难道他们也跑崩了?看着路对面像我刚才一样挣扎爬坡的跑者们,我冲他们竖起大拇指,大声喊着:加油啊,坚持住,马上到折返了!!!</p><p class="ql-block">最后2.195公里下坡,腿是僵的,很难打弯,只能小步幅下行,坡度有点大,每步下去,膝盖和左胯都有反应。终于看到拱门了,鼓起最后的力气,冲刺,最后一公里,配速又提到了5分30秒以内。 双遗马拉松,安全完赛。3小时57分,和上周的西马几乎同样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遗马拉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p><p class="ql-block">1.像马拉松一样,很多生命中的故事原来以为是肯定的,但往往到了最后几公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重视当下,把握当下,并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无常。</p><p class="ql-block">2.马拉松和人生中一些阶段的场景很像,结果往往是预想的,但没结束前都是未知的,或者是在我们的认知边界以外。而人们对于认知边界外的事情,要么交给信仰,要么交给信念,要么归于虚无。有的人说自己信佛,皈依。但在具体生活和事情上,往往又超级现实,没有任何的愿景。有的人说自己有信念,但往往又因为一点小事,短期内就轻易改变。 到了最后,往往只能归于虚无。 也许,虚无也就是无常。能以坦然之心,接受无常,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结: </p><p class="ql-block">1.马拉松对大多数业余跑者来说,还是极限运动,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一定不能轻视。在这13天里,每一场我都非常重视心率的变化,一旦高出185的阈值,马上采取慢走或停下来休息的措施,避免发生意外。这是一个跑者最基本的态度。对自己负责人,也是对家人朋友负责任。</p><p class="ql-block">2.背靠背偶尔挑战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经常搞。不能把健康运动的初心给搞丢了。</p><p class="ql-block">3.以后每月原则上不超过两场长距离。如遇特殊情况,之间至少要拉开5天以上,让身体有恢复期。</p><p class="ql-block">4.对赛道提前熟悉,必要的补给要带够,尤其是凡士林。</p><p class="ql-block">5.有机会还是和朋友约着一起跑,总是跑一个人的马拉松,太无趣。</p>